第323節(2 / 3)

“那是因為後來者忘記了先輩們當初創立東林黨的初衷。忘記了君子為政,應有益於民,即使有損於國,也須權民為重,則宜從民。更將我東林黨人最引以為傲的東林精神拋諸腦後。反而去鑽營後宮,為了一家之天下,不惜得罪天下之人。”王夫之一針見血地說道。

而他的話語無疑是引起了沈、陳二人的共鳴。不錯,他二人以及大多數的東林黨人正是出於仰慕東林精神才會投身東林黨的。東林黨不同於傳統的齊、楚、浙、宣、昆諸黨。早期的東林黨人既沒有勛戚宦官做後台,也不像楚黨、浙黨等擁有地方勢力的支持。東林黨人來自帝國的各個角落。他們大多是一些下級官員、諸生、或是被罷免的在野之臣。沒有血緣同鄉的關係,沒有縱橫捭闔利祿相脅。維繫這個組織的便是王夫之口中的東林精神。一種“濟世救民”的遠大抱負。因此在許多時候加入東林黨並不意味著能飛黃騰達。往往得到的是來自各方麵的殘酷迫害。

“是啊。東林精神想必這些年不少人都已經忘了吧。遙想當年李三才等東林黨人為民請命上奏《請停礦稅疏》不惜譴責萬歷帝。天啟朝冤獄大興,吾等東林黨人也是本著“撐住乾坤”的精神行了堅決的鬥爭。由此才博得了江南百姓的支持。可這次他們竟然冒天下之大不惟,去抄沒銀行交易所。忘記了當初以民為本的初衷,一心鑽營於名利場。也難怪咱們現在會成為眾矢之的啊。”陳子龍便感觸頗深的說道。一旁的沈廷揚也跟著點頭附和起來。

王夫之見兩人神色黯然,當下便語氣堅定的說道:“兩位也不必如此頹喪。東林成立至今所經浩劫數不甚數。而支持我東林黨走過數十年風雨的,正是‘東林精神’!若沒有東林精神的支持東林的先輩們如何能不計生死地清議朝政,評擊朝中的小人閹黨?若沒有東林精神的號召天下士子又如何會奉東林為清流?沒有東林精神就沒有東林黨!因此吾等要象先輩一般堅持東林精神,謹記吾黨‘重民命’的傳統。這樣東林黨才能挺過這次的劫數。”

第二十七章:受禪壇與憲誥

就在王霖生同東林黨人會麵的同一時刻,在南京城內孫露也在自己的首相府邸接見了陳子壯與黃宗羲。與他三人第一次會麵的情況不同,由於孫露如今身份的變化,使得這次會麵的氣氛拘謹了不少。雖然孫露依舊尊稱陳子壯為老師。但陳子壯卻不敢再直呼孫露的字,而是同其他人一樣尊稱其為“大人”。當然用不了多久後這稱謂還會被改為“陛下”。至於此刻的黃宗羲更是一改當年的桀驁不遜,眼神中充滿著對孫露的崇拜與敬仰。

毫無疑問黃宗羲是一個充滿激情的人。就算是六年的仕途生涯亦沒有磨去他身上的那種書生意氣。一想到一個新的王朝馬上就要誕生了,在新主的帶領下中華大地將迎來一係列翻天覆地的變化。而自己更是能象歷代的開國良臣那般締造一個不朽的盛世。一種難以言喻的自豪與激動,頓時就溢滿了黃宗羲的心田。此刻的他巴不得孫露即可就登極稱帝。想到這兒,他的臉上頓時就泛起了激動的紅暈道:“首相大人,如今顯德帝已然登基。我等群臣隻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奏表獻上,再讓顯德帝降下禪國詔,大人即可受詔即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