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節(2 / 3)

於是依照著中華朝有關行政、司法、軍務的一係列設定,弘武皇帝孫露在登極的當天便簽署了新內閣以及司法院的名單。分別由史可法任內務尚書、陳邦彥任財政尚書、朱舜水任文教尚書、李啟新任外務尚書、陳子龍任樞秘尚書、範例任警務尚書、羅勝任工商尚書、沈廷揚任農林尚書、方以智任工務尚書、蕭雲任軍務尚書、張煌言任陸軍尚書、陳奇策任海軍尚書。以此組成弘武內閣由陳邦彥出任內閣尚書。另由沈猶龍出任司法院左督禦史;湯來賀出任司法院右督禦史兼大理寺卿。

毫無疑問在這份內閣與司法院大臣的名單當中復興黨占據了三分之二以上的席位。至於在司法院與內閣十二部下屬的中高層官員中復興黨所占的比例更是遠遠超出了這個比例。當然這本就是眾人意料之中的事。就像是由陳邦彥出任內閣首相一樣,乃是眾望所歸的結果。至於史可法、朱舜水的留任則是更多的是出於對舊內閣的一種象徵性的尊重。而陳子龍、沈廷揚兩位東林黨係的大臣依舊被留在內閣倒是讓眾人稍稍吃了一驚。可這都沒有黃宗羲的落選讓人覺得驚愕。

作為內閣少壯派的代表人物,黃宗羲不但是陳邦彥的左膀右臂,陳子壯的得意門生,更是弘武帝孫露的心腹寵臣。就連這次極其重要的《弘武憲誥》也都是由他負責編撰的。因此之前人們便已然將他視做了未來新內閣的寵兒。然而讓所有人都大跌眼鏡的是,這一次內閣尚書的名單中竟壓根兒沒有提黃宗羲的名字。這不僅讓局外人覺得不可思議,難以理解。就連黃宗羲本人對此事也抱有很大的想法。因此此刻的他雖身處皇宮陪著君王下棋,卻遠沒有先前報告《弘武憲誥》時那麼興致高昂了。

黃宗羲的這點小小心理活動自然是逃不過孫露那雙慧眼的。卻見她一邊揣摩著棋子兒,一邊悠然地開口道:“黃大人今日的興致不高嘛。還是在想內閣尚書的事嗎?”

“回陛下,臣資歷尚淺不敢有此非分之想。”黃宗羲趕忙低下了頭回應道。其實心高氣傲的他對那件事還是挺在意的。可是事實已是如此。自認能力見識不輸於別人的黃宗羲隻好往資歷那方麵去想。畢竟以他的年紀和資歷出任內閣侍郎也算是難得。

“黃卿家不必太過謙遜。對於卿家的才學與能力朕向來是頗為欣賞的。卿家這幾年的功績也是朝野上下有目共睹的。”孫露說到這兒停頓了一下,抬頭望著黃宗羲道:“卿家還年輕,日後有的是機會。”

“陛下所言甚是,臣定當牢記於心。”不敢正視孫露的黃宗羲恭敬地回道。

“黃卿家能有這份胸懷就好。”孫露點了點頭,繼而又微笑著說道:“算起來,黃卿家進入內閣也有六年了吧。屈指算來也算是有些資歷了。但有些東西光在中央辦事是學不全的,得要走出去才能有大收穫哦。”

“陛下的意思是?”黃宗羲疑惑的問道。他隱約覺得孫露似乎有將他外放的打算。

果然,還未等黃宗羲問完,孫露緊接著便自顧自的說道:“朕的意思其實很簡單。如今朕雖已將國都選在了南京。可北京城終究是做了中原百年的國都。而朕也希望能將北京作為陪都繼續保留,以此來帶動華北、遼薊等地的發展。因此朕現在需要有一個既有能力又可靠的人坐鎮北京督師冀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