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您,您該不會是想讓臣去吧?!”不敢相信自己耳朵的黃宗羲驚愕地問道。他當然知道北京城的重要地位。事實上,之前內閣大臣們便已經就國都設立的問題討論多次了。其中就有一部分大臣建議孫露遷都北京。理由是北京地處龍興之地,是能聚集龍氣的地方。至於南京雖然也是龍盤虎踞之地,但畢竟是偏南了一些。且定都南京的朝代大多不怎麼興盛。此外定都北京還能加強對北方地區的控製。當然隨之邇來的風險也不小。北方的遊牧民族一旦翻越長城便能長驅直入至北京城下。從土木堡事變,到後來滿清的多次入口之戰,都使明朝的京師始終籠罩在戰爭的陰影下。此外在經歷了數十年的戰亂後北京城以及北方大部分地區已然是殘垣斷壁,一片荒涼。因此也有不少大臣反對遷都北京。內閣眾大臣在權橫了一番利弊後,覺得南京政局穩定且已然成為了帝國的金融中心、政治中心。最後還是決定將國都定在了南京。
但此刻聽孫露這麼一說,黃宗羲覺得皇帝心中還是更偏向於北京的。當然正如許多大臣所提議的那樣,目前定都北京還有許多不成熟之處。但先將其定為陪都,再為日後的遷都做準備也未嘗不可。如如若真是這樣那外放北京可就是意義不凡了。毫無疑問坐鎮北京的可比留在南京擁有更多施展才華的機會。一想到這些黃宗羲一下子便將內閣尚書的事拋在了腦後,忍不住心癢癢起陪都府尹來。不過他雖然很希望得到這個職位,卻又怕孫露不允他。於是便隻好眼巴巴地看著棋盤傻笑了。④本④作④品④由④思④兔④在④線④閱④讀④網④友④整④理④上④傳④
眼見著黃宗羲一副躍躍欲試的模樣,孫露不由爽朗地一笑道:“那是當然。這個陪都府尹的位置除了黃卿家,朕還真想不出第二個人選來呢。”
第三十七章:揚帆
當黃宗羲躍躍欲試於去北方大展拳腳之時,作為“皇夫”的楊紹清亦在為即將到來的遠行做著忙碌的準備。雖然楊氏宗族與內閣最終同意了他去歐洲的請求。然而關於使團在具體出發的時間上卻又再次出現了分歧。由於這個時代的海船航行主要依靠風力,夏季偏南的季風不利於船舶由大陸南下。隻有在冬季偏北季風的指引下船隻才能順利達到南洋諸島。時值五月,正是北季風期的末期,也是船隊南下南洋的最後期限。一旦進入七月,那太平西岸便將進入南季風期。不但船隊難以遠行南下,更可能碰上危險的颱風或熱帶風暴。因此楊紹清希望能在六月之前起程南下,這樣到達馬六甲時正好可以趕上南季風期。藉著南半球的副熱帶高壓吹出之東南信風,船隊便能輕而易舉地穿越馬六甲海峽進入印度洋。如果錯過這次機會,那就得再等上個大半年才能出發。
然而,楊開泰等人則認為在五月起程太過倉促。楊紹清這個皇夫出行怎麼都得排場十足。之前的籌備絕不能草草了事。別說是等上半年了,就算再等上個三年五載也是正常的。對此楊紹清卻顯得頗不以為然。在他看來如此鋪張的遠行更本沒必要,德裡古斯神甫等人之前的籌備已經十分充足了。他去歐洲是想去了解當地文化風俗,以及同那裡的學者進行交流的。而不是開著艦隊去那歐洲耀武揚威,展現天朝聖德的。這麼做無疑會給他的歐洲之行帶來不少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