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清平調(一)(1 / 3)

李蓁領著劉弗陵在住處雲陽宮內賞花,劉弗陵偷偷摘了一朵玉蘭花,吵著要李蓁閉眼不許看。

李蓁拗不過他,卻也想為難他,明知他想替自己戴花在發髻上,卻故意隻是閉了眼不蹲下身。

等了半晌,劉弗陵道:“母妃。”

李蓁睜眼,眼前的路麵上用無數玉蘭花花瓣擺成了一朵更大的玉蘭花!

李蓁驚訝地看著地上的玉蘭花,問道:“陵兒,這是……”

“兒臣本想給母妃戴一朵玉蘭花,可兒臣尚且不夠高,所以想著不若給母妃別樣的花。母妃可喜歡?”

劉弗陵已經束發,雖僅有八歲,麵容略顯稚氣,說話也依舊奶聲奶氣,卻已經像個有氣度的男人了。

李蓁一麵歡喜劉弗陵的的聰慧,一麵感動於他的孝心。蹲下身抱住劉弗陵,道:“陵兒,往後你便日日陪著母妃,可好?”

“好。可兒臣不必像兄長一般封王去封地麼?”

李蓁遲疑,半晌才說:“你想去麼?”

“不想。”劉弗陵誠實地搖頭,“兒臣想待在長安,未央宮比哪裏都好。宣室殿裏的東西都很好,兒臣很喜歡。”

李蓁駭得一跳,捂住了劉弗陵的嘴,“不許胡說!宣室殿是隻有皇帝才可去的地方。陵兒可不許胡說。”頓了頓,李蓁問,“陵兒,你告訴母妃,你想去宣室殿麼?”

劉弗陵有些迷糊,問道:“母妃希望陵兒去麼?”

李蓁正要說話,踏風道:“主子,良妃娘娘來了。”說罷煙箬快步走來。

“長安來消息了。”煙箬遞過來一卷絹條。

李蓁朝劉弗陵笑,“你還不去找澹兒姊姊麼?”

“阿姊來了?”劉弗陵大喜。

煙箬一笑,搖頭說:“她方才被本宮罵了去,這會兒隻怕在殿內哭鼻子呢!你去罷,不怕她給你罵了去的話!”

劉弗陵轉轉眼珠,笑說:“兒臣去了!兒臣告退。”說著扯著於安低聲吩咐,“於安,你會做風箏麼?我們先去找幾個小宦官來做風箏。”

“我的小祖宗,做風箏做什麼?”於安問。

“哎呀你別問了!快走,我們做好了風箏再去找阿姊,她一定不會生氣了!”

李蓁笑,提醒道:“陵兒,澹兒如今已十六了,可不再喜歡放風箏了。”

劉弗陵不信,看向煙箬,見煙箬也點頭,立即沮喪地嘟著嘴。那蹙眉的表情像極了劉徹,李蓁看著看著竟看癡了。

“母妃,兒臣想向你討一樣東西。”

李蓁看著劉弗陵不語。劉弗陵伸手,李蓁彎下腰去,劉弗陵拿走了一支如意華勝,搖了搖,扭頭就跑。

於安嚇得忙追,“我的小祖宗!慢些!慢些!留神腳下!留神!”

李蓁默默看著劉弗陵跑遠,一直不說話。

煙箬湊過來輕笑,“怎麼?還能心疼你兒子送我女兒一支華勝不成?”

“煙箬,你喜歡陵兒麼?”

煙箬笑說:“喜歡。這小子當真是聰明的緊,一點就透,有時無師自通,倒真是像你,也像陛下了。”

像我?

李蓁看著煙箬,收起了神色,嚴肅的說:“他方才告訴我他想住在宣室殿。”

煙箬聞言,神色一凜。

半晌,煙箬扯出個笑,“有個消息告訴你。倒真是……巧了。”頓了頓,“霍光來了消息,陛下前日命人送了一幅畫給霍光。”

“什麼?”

“霍光沒有將畫留著,但他說我隻需告訴你一句話,你便知曉畫了什麼。”

李蓁靜靜等著,安靜地都快聽到自己的心跳聲。

“周公背成王朝見大臣。”

李蓁瞪著眼睛看著煙箬,煙箬隻是平平淡淡地點了點頭,說道:“你一直琢磨著如何讓昌邑王即位,隻怕陛下另有打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