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和同事間不必要的爭論(2 / 2)

(3)盡量讓自己傾聽。

每次對方提出一個不同的觀點,不能隻聽一點就開始發作。要讓別人有說話的機會,一是尊重對方,二是讓自己更多地了解對方的觀點,好判斷此觀點是否可取,努力建立了解的橋梁,使雙方都完全知道對方的意思,不要弄巧成拙,否則的話,隻會增加彼此溝通的障礙和困難,加深雙方的誤解。

(4)審慎地對待別人的意見。

在聽完對方的話後,首先想的就是去找你同意的意見,看是否有相同之處。如果對方提出的觀點是正確的,應放棄自己的觀點,而考慮采取他們的意見。一味地堅持己見,隻會使自己處於尷尬境地。因為照此下去,你隻會做錯。而到那時,給你提意見的人會對你說:“早已給你說了,還那麼固執,知道誰是對的了吧!”這時,自己怎麼下台?所以為避免出現這種情況,最好是給對方一點時間,把問題考慮清楚,而不要訴諸於爭論。建議當天稍後或第二天再交換意見。這使雙方都有時間,把所有事實都考慮進去,才可能找出最好的方案。這時就應進行一下反思:

別人的意見,可不可能是對的?還是部分是對的?他們的立場或理由有沒有道理?自己的反應到底在減輕問題或隻不是過在減輕挫折感而已?

自己的反應會使對方遠離我還是親近我?自己的觀點會不會提高別人對我的評價?如果自己不提出意見,別人的意見是否會加給自己?這是不是最後的一次機會?自己撤回意見是不是會令整個計劃失敗?多問一下自己也許會找到解決的辦法。

(5)真誠對待對方。

如果對方的觀點是正確的,就應該積極地采納,並主動指出自己觀點的不足和錯誤的地方。這樣做了,有助於解除反對者的武裝,減少他們的防衛,同時也緩和了氣氛。同時要明白,對方既然表達了不同的意見,表明他對這件事情與你一樣的關心。因而不要把他們當作防衛的對象,不能因為提出了不同的意見就把他們當作“敵人”。反而應該感謝他們的關心和幫助,這樣,本來也許是反對你的人也會變成你的朋友。

(6)為反對者關心你的事情而真誠地感謝他們。

任何肯花時間表達不同意見的人,必然和你一樣對同一件事情感到關心。把他們當作要幫助你的人,或許就可以把你的反對者轉變為你的朋友。

(7)延緩采取行動,讓雙方都有時間把問題考慮清楚。

建議當天稍後或第二天再舉行會議,這樣所有的事實才可能都考慮到了。在準備舉行下一次會議的時候,要問問自己:“反對者的意見,可不可能是對的?還是有部分是對的?他們的立場或理由是不是有道理?

我的反應到底在減輕問題或隻不過是在減輕一些挫折感而已?我的反應會使我的反對者遠離我還是親近我?我的反應會不會提高別人對我的評價?我將會勝利還是失敗?如果我勝利了,我將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

如果我不說話,不同的意見就會消失嗎?這個難題會不會是我的一次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