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節(3 / 3)

重情之人,情便是最大的弱處。

他不欲爭,可少了許多戲看呢。

官家隨意接過兵部呈上來的請功表,掃了一眼。眾多大將之後,他忽地瞄到一個名字,遂問:“此招討副使徐守中,立的甚功,為何區區招討副使,在請功表上能位列諸大將軍之後?”

張都督上前一步,稟道:“徐副招討使膽略過人,當值戰事膠著之時,自薦潛伏入敵營,以為內應。招撫匪軍關隘處之水寨上下三百餘人,戧匪首,開寨門。此回大勝,徐副招討使功不可沒。”

官家聞聽,大喜,直道今又得虎將一員。╩思╩兔╩網╩

張都督垂首,頗為尷尬。

左右仆射互掃了一眼對方,神態各異。

左仆射欲言,右仆射趕上前一步,道:“稟官家,此徐副招討使即紹興三年被貶之左武大夫,合肥防禦使。當年徐副招討使年輕氣盛。不知體恤朝廷之安養生息政策,擅自出兵,險些壞了官家大事。故此被貶為庶民。不想他年歲漸長,一副忠肝義膽不變,甘從校尉之職,累積微功,上至招討副使。及至此役。又立大功。實乃忠心報國者也!”

左仆射挑眉一笑:“右相可謂舉賢不避親啊!”

官家甚奇,問之。

右仆射畢恭畢敬,將徐守中之過往一一道來。自然,與他家的姻親關係,亦詳細交代清楚。

官家輕叩龍案,頷首道:“徐節度使一門,果忠良也!文武之道,皆有良臣。——前回替三郎擋了刀箭的徐守平,可與徐家有甚幹係?”

右仆射聞聽。垂淚道:“是徐副招討使之胞弟!”

官家黯然,遂另兵部速遞請功書,追封徐守平為內殿承製。徐守中忠心可表,轉三官,升至武功郎。另有賞賜若幹,均例慣行。

其餘將士按立功大小。逐一封賞。

上下百官行禮,高呼聖恩浩蕩。

若依娘子來說,諸位看官。聖恩果然浩蕩,最會玩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把戲了。本朝尤其如此,火候尚把握不當,兔子還沒死呢,急巴巴的就殺狗了。後來的嶽大元帥冤死獄中,皆謂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是佞臣所為嗎,不是嗎,是嗎?

嗟,一百多年後。崖山海戰,浮屍十萬。全了忠義,亡了國。忠臣佞臣。天子百姓,皆灰飛煙滅。

這天下,很公平。

說開了,回來,回到清平。

近兩月不曾下雨,赤日炎炎,焦金流石。院子裏的甬路兩側,走過去,裙裾帶起一片塵土。灑掃的婢女用手澆了水在廊上,掃帚輕輕地拖過,恐灰塵揚起,汙了家什。

臨安的消息並未能給徐府帶來些許喜意。老夫人領了眾人,在徐家祖宗麵前慎重告了,已表徐家後代,忠義承繼。

之後,高九郎再次踏上清平地界,拜了兩位夫人,言及過往,悔意甚濃。歸還借款,另附上地契一張,乃回頭溝後二三十裏林地,盡歸徐府所有。

徐夫人叫人收了借款,地契則堅辭不受。

高九郎無奈,經二郎引路,往七郎墳前祭拜。

往昔故友,言辭切切,猶如在耳。如今一掊土,掩風流,生死殊途兩茫茫。

高九郎眼睛微紅,斟了七郎最愛的豐樂樓眉壽,一杯灑在墳頭上,一杯祭在墓碑前,一杯澆在心上頭。

七郎之真摯,遠非己能所及。熱血錚骨麵前,俗人愈俗,如塵如埃。

權也,利也,皆歸虛無。百年過去,青山猶翠,大河長流。

高九郎朝七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