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說你有資格就是有!張清堯,朕警告你,以後再不許在朕麵前說要離開皇宮,否則休怪朕遷怒他人!熄燭!”

作者有話要說:

☆、第八章

元狩元年,相比較為平靜的後宮,前朝態勢卻是相當地激烈。年中,淮南王劉安,其弟衡山王劉賜不滿分封令密謀謀反,被皇帝以雷廷之勢平叛,曆時兩個月,列侯以下受牽連而死的有數萬人,淮南王衡山王雙雙被逼自刎,淮南王公主劉陵亦不堪忍受刑責自盡於廷尉獄中。自此漢朝君權達到前所未有的統一。

平亂之事衛青居功至偉,皇帝卻沒什麼嘉獎更未提及其功勞,甚至因為衛青上書說殺人太多,不該誅連過廣有傷天和而被訓斥一頓。

衛青淡然受之,霍去病卻替舅舅抱不平,嘟噥著皇上處事不公,為什麼功勞也沒有的人更改年號,對有功之人卻不獎反責,偏心太過雲雲,被衛青當著長公主的麵狠狠訓了一頓,要他知尊卑重禮儀,不可妄議尊長。氣得霍去病跑到皇後宮裏,對著姨母委屈不已。沒想到衛子夫這回也板了臉:“去病,看來你也真該多讀讀書收收性子了,別一天到晚就知道舞刀弄槍地,再驕縱下去,將來真闖了禍可怎麼辦?殺人太多終究不是好事,你舅舅宅心仁厚,你該多學學他才是。”

霍去病氣呼呼地:“對敵人仁慈就是對自己殘忍,叛亂之人就該統統殺死以儆效尤!就像對匈奴,你不殺得他沒了回天之力,來年春天水草豐美之時,他們又要卷土重來,之前將士們付出的鮮血就白流了!”

氣得衛子夫說不出話來。這些話傳到皇帝耳朵裏,卻是龍心大悅,皇帝特地跑到椒房殿撫著霍去病腦袋大讚“所言深得朕心”,背轉身對皇後言道:“你們姐弟,都是婦人之仁!還不如去病一個孩子有魄力!”

單獨把霍去病叫了去,問道:“那麼依你看,朕該如何賞賜大將軍?”

霍去病嘿嘿傻笑:“其實舅舅一心為國,賞不賞的,以他淡泊的心性根本沒放在心上,也就是我這個做外甥的小家子氣罷了,皇上姨父不會怪罪去病言出無狀吧?”

“敢說真話,何罪之有!朕過幾天自會賞賜,回去等旨意吧。”

正當衛子夫生著悶氣之際,一道聖旨讓她喜極而泣:奉天之運,著立皇後衛子夫所出皇長子劉據為皇太子,以石慶為太子太傅,莊青翟為太子少傅。

自此,衛氏顯赫一時,朝中再無可與之比肩的勢力。京城中有歌謠說:生男無喜,生女無怨,獨不見衛子夫霸天下。

立太子聖旨一下,後宮之爭立時平息,霍去病的不平之氣也全部化為烏有,連偶爾遇到張清堯時臉色也好了很多。衛子夫心緒大暢,對霍去病的傲氣睜眼閉眼,而衛青則更加謹言慎行,出風頭的事能躲則躲,有功勞能讓則讓,在士大夫中人緣甚佳,卻又常常閉門不出,連摯友公孫弘家裏都絕了足。

內已安,外更要攘,皇帝允許年初的時候許了張騫回一趟老家,等他回來,便又派他率領著浩蕩使團再次出使西域,並允許他攜妻前往,至於他五六歲的兒子,則帶入宮中與太子劉據一起讀書學習,並允許住入長信宮由張清堯教養,待張騫回朝再歸府,以免幼子孤苦。張騫感恩不盡。另外,霍去病的弟弟霍光聰明伶俐,也被皇帝特許侍讀太子,並一同入宮中撫養。

選了良辰吉日,張騫出使那天,皇帝親率衛青等重臣將使團送出長安西城門。這是張清堯自被救後第一次得以出宮。張騫臨別拉著他的手,語聲哽咽:“哥,就算皇上不放你自由,你也要想個辦法回長白山一趟,我們體質特殊,重傷的借口已經瞞不過去,長老們說族長一職向來不用親自出世輔佐,你在宮裏住了大半年,早已流言四起,族裏有些人已經蠢蠢欲動恐怕想要對你不利,你要心裏有數。總之,弟弟我隻想你日子能過得好一點。”

張清堯沉默半晌:“我知道了。孩子,我會護著的,你自己珍重。”

“你也是。”

回程的路上,皇帝命他與自己並轡,張清堯卻總是有意無意地落後一個馬身,與衛青並頭跟在後麵。

皇帝顯然心情不錯,半路改道去了附近的上林苑,又一起射獵一番,痛快地大汗淋漓,便拖了張清堯一起泡在南苑湖中消暑。

綠蔭掩印下的湖水清涼舒爽,又有心儀之人相陪,皇帝洗得愜意,命張清堯轉過身去。張清堯隻當他又起□,無奈地做好了光天化日之下受辱的準備,沒想到皇帝竟拿了布巾為他擦起背來,一驚之後卻也未曾推辭。

“美人兒,沒想到你馬騎得不錯,還能馬上射獵,朕以後每次出城狩獵都帶上你好不好?”

“嗯。”

“累了還是興致不高?還是擔心張騫?放心吧,這回比上回肯定安全得多。”

沉默一會,皇帝忍不住扔了布巾,抱住他漂亮的身體輕吻:“你身上這麼多的傷疤竟然一點痕跡也沒有了,美得如謫仙下凡,又這麼柔若無骨,真是天生尤物。教朕如何不喜歡!清堯,平定淮南衡山之亂,保護眾多重臣,你功不可沒,朕不封賞你,也是保護你少受嫉恨,你明白吧?別老是悶悶不樂地,你有什麼要求盡管提,朕做得到的一定滿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