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一某工廠女電焊工鄒君,偶因疏忽,未戴防護罩,強光刺眼,即發炎疼痛,晚問痛不可忍。急忙速餘治之。為針雙側合穀穴,留針半小時,每十分鍾加強刺激一次。疼痛立時緩解,始得安然入睡。翌晨起床,僅略有不適感,越日自安。
例:二打字員小施之弟,亦為電光刺激而羞明澀痛,目不能睜。急來電詢問解救之法,因其家甚遠,餘一時間不能為之出診。憶及某中醫雜誌曾載熟地敷貼一法,遂去藥店揀得熟地四大片,囑施持之回家依法使用。施讓弟弟仰臥閉目,取熟地兩片分置雙側眼皮上,兩分鍾後取下,另換兩片。兩分鍾後又取下,複更換兩片。四片熟地如此反複交替使用,治療二十分鍾。治畢目痛大減,當即自感兩眼舒適多矣。次日已安然無事。
三、慢性鼻炎之有效良方
《素問·氣厥論》雲:“膽移熱於腦,則辛頞鼻淵,鼻淵者,濁涕下不止也。”鼻炎自急性變為慢性後,常曆久不愈,雖屬小病,治亦非易。餘於二十年前偶得蘇州葉桔泉先生外治方一首,如法製備使用,屢獲良效,其方為:
取新鮮香蔥一把,剪下白頭(可連蔥須,但青蔥管不可用),洗淨拭幹,搗爛取汁,置小瓶內。加入同體積純甘油,搖勻後再加薄荷油一滴,繼續搖勻,即可以滴管吸取適量,滴入鼻中。當立刻感覺清涼舒適,如感覺不明顯,可再加薄荷油一、二滴,但須漸試漸加,過多則氣味強烈,難以耐受。製成後日滴三、四次,每次一、二滴。滴後鼻塞者可以立通,濃涕自化清液而出。若能連用三、四月,多能治愈。餘所治愈之病例中,有一例青年誌願參軍,連續兩年均因鼻炎而未能通過體檢關。至第三年,其母向餘索方,餘即以上方告之。滴一月後再次參加體檢,順利通過鼻檢關,而成為光榮之人民戰士。
四、西瓜巧治牙齦炎
有餘之同性者,年過半百後常患牙齦炎,上下齦腫脹疼痛,此愈彼起,甚至上齦生膿胞如蠶豆大,自以消毒針刺破,膿液時流,不能收口,自服清熱解毒之中成藥,似有小效,但終不愈。外敷消腫斂瘡之劑,腫脹眨甚。如此月餘,天氣漸熱,西瓜上市,頗思啖食。購一大瓜,重十斤許,於晚間獨啖四分之一,食畢即睡。次日晨起,齦腫全消,瘡口愈合,自此安然。至今已年餘,亦來複發。
方藥類
小柴胡湯縱橫談
小柴胡湯乃仲景《傷寒論》中之一首名方,千百年間為炎黃子孫之健康貢獻殊多。此方構成簡潔,用藥平淡無奇,頗有貌不驚人之嫌。然在《傷寒論》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之中,唯有小柴胡湯最為出奇製勝之方。無論組方之善,效驗之宏,應用之廣,其餘諸方未有可與倫比者。今就小柴胡湯本方及其治療傷寒本症之旨略加縱引,於其所涉內外雜症之治者稍稍旁及,聊述拙見,以就正於明者。
一、組方簡易,結構嚴謹
小柴胡湯由柴胡、人參、甘草、半夏、黃芩、生薑、大棗等七味藥物組成,均是普通常用之品。藥雖至簡,而全方之功能,深切於少陽病機。方中參、草、大棗,益氣扶胃,加半夏生薑和胃降逆,合之使陽明充實、氣機暢達,即可扶正以達邪,更可使少陽半表半裏之邪,不易傳裏。亦即《金匱》“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之意。又如柴胡合黃芩以解少陽之邪;柴胡疏少陽之表,黃芩清少陽之裏。使內外俱解、表裏鹹寧。
少陽病既是寒邪襲入半表半裏之間,治法首當達邪外出,柴胡無疑為少陽病和解達邪之主藥,是必不可少者,而尚不能獨擅其功。蓋是時邪在少陽,漸已化熱,加之肝膽內寄相火,其熱更甚。此時少陽經中之熱往往甚於襲入之邪,斯時若非黃芩之力,則不足以除少陽之熱,熱若不除,何和解之雲哉!是故愚以為柴胡、黃芩兩藥同為小柴胡湯之主眼。方雖名曰“小柴胡湯”,而當少陽邪重熱盛之時,無柴胡則不能達其邪,舍黃芩則不能解其熱。黃芩與柴胡相須而用,相得益彰,此乃小柴胡湯之真諦也。或曰:仲景書中有去黃芩加芍藥例及去黃芩加茯苓例,何得謂黃芩亦為此方之主眼?須知前者一因於腹痛,慮黃芩可致脾陽之不振;一因於水氣,恐其得寒則凝。既有陽衰、水寒,則少陽之熱自挫,已不必再投黃芩以解其熱,反慮黃芩之苦寒以妨其病。是病機轉而藥隨之,此乃小柴胡湯之變法,而非正鵠也。
據於上理,雖《傷寒論》原方中柴胡之用量,為他藥之兩倍,而餘臨證時,每用3g或6g,多至9g,常少於他藥。發熱至39℃上下者,方中之柴胡仍用3g(黃芩用9g),依然藥到病除。
蓋小柴胡湯一方,除上述柴芩之功用外,亦不能忽視參草扶元,薑棗輔佐之力,生薑大棗為藥食兼用之品,常不為人所重,而須知生薑之用有三:一者合大棗健胃而致津液,二者助柴胡以散襲人之寒邪,三者合半夏和胃降逆。餘曾遇一少陽證病人,體溫38.2℃,平素體質較差,每多藥食過敏,畏甜辣之味,餘試投小柴胡湯而去薑棗,儀用其餘五味,服一劑,寒熱僅退二分,仍有38℃。考慮再三,次日仍加薑棗煎服,患者服藥時覺喉中熱辣刺痛(數日後始消)。而服藥一帖,寒熱即解。由此可知,薑棗並非可有可無之物,自有其獨特之功用在。
二、善治感冒,適應廣泛
柯韻伯曰:小柴胡湯“為少陽樞機之劑,和解表裏之總方。”(不僅善治少陽經證,以解半表半裏之邪,且善治太陽表證,以祛在表之邪。)本方既為少陽病之主方,理當出於少陽病篇,而《傷寒論》中卻出在太陽中篇,可見本方原可治太陽病,為太陽與少陽統治之方。
古人雲:若無虛,風寒小能獨傷人。外邪之人,必因衛氣不足,肌表失於固密,所以體虛之人(包括老年人在內),更易感冒,而小柴胡湯卻為虛人及老人感受風寒最為的對之方。或曰:人體之虛有陰、陽、氣、血之別,當於解表藥中,或輔益氣,或輔養血,或助陽,或滋陰,分別施治,何以竟用小柴胡湯一方統治?對此劉渡舟教授曾經解釋曰:“因虛人感冒之病因病機,與仲景所揭出的病因病機理無二致,此皆不任發汗,故可用小柴胡湯統治之。方中參草棗補益中焦脾土,令穀氣充沛,以為勝邪之本,合柴芩夏薑,從少陽之樞,以達太陽之氣,逐在外之邪,此為扶正祛邪之妙用也”
關於虛人感冒多屬太陽,而竟用少陽之方,劉教授複解釋曰:“體虛之人,衛外不同,外邪侵襲,可直達腠理。腠理者,少陽之分也。故虛人感冒縱有太陽表症,亦為病之標也;縱無少陽正證或變證,卻總是腠理空疏,邪與正搏,故可借用小柴胡湯,從少陽之樞以達太陽之氣,則太陽表症亦可除矣。”劉渡舟教授之論述,言簡意賅,深切臨床實際,亦可謂先得我心者也,故詳加引述,以餉讀者。由此可知無論經方抑或時方,治療外感疾病諸方中,能廣泛適應,普遍使用者,唯有小柴胡湯而已。
此外,小柴胡湯亦可治療風溫、瘟疫、濕溫等初起證候。如《濟陰綱目》曰:“小柴胡湯治瘟疫、內虛發熱,胸脅痞悶,及在半表半裏,非汗非下之證。”《得效方》謂:“小柴胡湯治挾嵐嶂溪源蒸毒之氣。”《蘇沈良方》則曰:“此藥極解暑毒。”類此之論述,諸書散見極多。是以知小柴胡湯不僅為治療感冒風寒之聖劑,亦是其他外感熱病之良方。
三、“但見一證”,辨治獨特
小柴胡湯之主證,醫書每將《傷寒論》中“寒熱往來,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稱為小柴胡湯之“四大主證”。將“口苦、咽幹、目眩”二三症稱為“提綱證”。然《傷寒論》原文又有“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之文,對於“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曆代名家所注不一,見仁見智各具心得。餘臨證間,以小柴胡湯治愈感冒發熱者不知凡幾,其中不乏小柴胡湯正證。然四大證中,僅“發熱”起伏有時一證為人人所必具,其餘三證及四證悉具者殊不經見,但口苦咽幹證則為絕大多數患者所具有。不過,在以小柴胡湯治愈之病例中,其熱型有典型之“寒熱往來如瘧狀者”亦不多見,多數病例每每出現“熱勢按時起伏”,成一定時間之周期變化。寒熱有規律之周期起伏,似可認為即是“寒熱往來”之一種形式。
本書“小柴胡湯治驗選”治驗病例第二例中,僅見“寒熱往來”及“眼目紅赤”兩症,投以小柴胡湯,得複杯即愈之效。仲景“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之獨特辨治方法,賦予小柴胡湯廣泛之適應力,俾其臨床應用之範圍更為廣闊。
四、不僅外感,內症多倚
小柴胡湯不僅為治外感熱病之要劑,用以施治內傷雜病,同樣功效獨特,非同凡響。《皇漢醫學》曾曰:“凡氣管炎、百日咳、肺結核、肋膜炎、腸窒扶斯、瘧疾、胃腸加答兒、肝髒病、腎髒腎盂炎症、婦人病等悉能治之。”雖已概括十餘種病症,其實小柴胡湯於雜病中之治療範圍正遠不止此。如《蘇沈良方》又雲:“常時上壅痰實,隻依本方食後臥時服,赤白痢尤效,痢藥中無如此之妙……”羅謙甫亦曰:“本方為脾家虛熱、四時瘧疾之聖藥。”而唐容川於《血證論》中更是盛推小柴胡湯治虛勞咳嗽之功。餘運用唐氏經驗曾治一肺結核病人咳嗽、咳血、潮熱、盜汗四大主症俱全,並見消瘦乏力,以小柴胡湯加杏仁、白芍、天冬、百部,咳血、潮熱、盜汗均止,僅咳嗽減而未淨,以川貝、桃仁、丹參、平地木等隨證加減,諸症全消。改擬百合固金湯培本善後(參見本書“小柴胡湯治愈肺癆”篇。)以是知小柴胡湯確為治療癆咳之良劑,唐氏之說洵不誣也。現代醫學界對於小柴胡湯之應用與研究,更加深入廣泛,幾乎遍及內、外、婦、兒、五官、神經等各科領域,應用病症亦日見其多,散見於諸書及期刊報道者,俯拾即是,原文俱在,恕不贅錄。
五、試治癌症,嶄露頭角
據《現代腫瘤學》記載:“我國每年癌症發病人數約160萬。”癌症為嚴重危害人民牛命與健康之惡性疾病。目前尚無必效方法加以控製與治療。於中醫中藥防治癌症之研究中,有人發現小柴胡湯對化學致癌物質有明顯抑製效果,已受到醫學界之高度重視。尤其日本醫家對小柴胡湯治癌效果進行大量探索,成效可喜。如大阪市立大學於動物實驗基礎上,進行臨床實驗研究,結論認為“肝硬變者服用小柴胡湯,可預防潛在的微小肝細胞癌發生,或延遲其發病,是十分有意義的肝癌預防劑。”“惡性腫瘤根治術後,特別是子宮癌,經常施行放射療法,往往容易導致難治性出血性膀胱炎,發病後常無有效藥物治療。而日本《漢方醫學》(1984;3)報告一例,以小柴胡湯治愈。”“日本名醫矢數道明曾以小柴胡湯治療網織細胞增生症,獲得極佳效果。惡性網織細胞增生症是全身廣泛性內皮係統異常增生所致的一種惡性病,有‘亞型白血病’之稱。”(以上內容引自《抗癌良方》。)由上述報道可見,於防癌治癌之中醫藥大軍中,小柴胡湯獨樹一幟,不僅其本身抗癌治癌之作用可資研究,且其與癌症抗衡之機理,有利於開拓抗癌藥物研究之思路。餘曾治一例胰腺癌,初以益氣化滯、活血消瘕、解毒製癌之方治之甚效,症狀消失二年餘。於半年前症見右上腹脹滿疼痛,泛惡欲吐,投諸藥不應,後考慮是膽逆痰擾,以小柴胡湯加利膽疏導之品。竟得全安。複用先前製癌之方。反覺不適,用小柴胡湯加減方,卻頗適意,於是專進此方,已經數月,不見任何症狀,體力、睡眠、飲食均佳。目前仍在治療觀察中。
綜上所述,小柴胡湯不僅是一首名方,亦是一首奇方。此方看似淺近,而內涵極深,若能深入研究,必將有助於祖國醫學之發展,並造福人類。
小柴胡湯治驗選
例一丁老太,1982年退休後,偕夫於家中同營製衣業,房舍簡陋狹小,環境鬱悶。入夏以來,頻頻汗出。至8月下旬,偶患風寒感冒,稍見頭痛、鼻塞、納差、乏力。自服感冒藥,終未解除。延至9月9日,諸症加重。逮及傍晚,驟發寒顫。雖時屬秋令燥熱而複以厚衾,仍寒顫不止。如此二小時許,轉為發熱,身如熱灼火燎,繼則四肢抽搐。家人惶恐,急送醫院。入院後測得體溫40.5℃,診斷意見“發熱待查”,予退熱及抗驚厥處理,並給補液。施治後驚厥解除,體溫下降而未清。嗣後每夜寒熱交作,服解熱藥體溫可以稍退而他症如故。待至13日晚始邀餘診。證見惡寒發熱而先寒後熱;動輒汗出;口中苦甚;兩脅痞脹不舒,常欲以手相揉;頻作嘔惡,發熱至此已四天,前兩日食後即吐去,近兩日連連泛惡不吐;胃納甚差,不思穀食。脈則兩關滑大,兩尺寸俱俯,苔薄微黃而幹。並測得體溫38.2℃。據此證情,乃傷寒少陽病無疑,急書小柴胡湯:
柴胡3g黨參9g薑半夏9g黃芩9g炙草3g生薑一片紅棗3枚
服三帖,諸症悉蠲,寒熱亦淨,知饑納食。繼以兩調氣陰之劑善後。
例二南彙鹽倉鄉周某,於1992年7月病發熱不退,住縣醫院。凡可行之檢查,悉以行之,無法明確診斷;可用之藥俱以用之,發熱終不能清。至1993年1月,病已七閱月,化費達萬餘元,病仍未解。經友人介紹,迎餘為診,詢知發熱多在38~39℃之間,用西藥後可退至38℃以下,然不用則升。有時可自行退淨三、四日,但數日後必定複熱如故。問其症則無以得對,蓋並無明顯之症狀,原有咳嗽宿疾,僅見小咳而已。然診見兩眼球結膜紅腫充血,與發熱一症同起同存。脈則左弦右小,右關細軟,舌淡紅,苔薄白。餘推究此證,病不甚重而纏綿不解,可自行熱退而又複熱如故,此為正氣不足,邪氣亦微,邪正共處,兩兩相安。患者惟一明顯之體征為目紅,尤在涇曰:“少陽受邪而熱壅於經。故耳聾目赤,胸中滿而煩也。”此病初起,應是夏月感寒,邪踞少陽,未得解散而致遷延不愈。為疏小柴胡湯,因略兼咳嗽,稍參肺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