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雲:遠行觸熱逢河,勿洗麵,生烏奸。

《閑覽》雲:目疾切忌浴,令人目盲。白彥良壯歲常患赤目。道人曰:但能不沐頭,則不病此。彥良記之,七十餘更無眼病。

櫛髮

真人曰:髮多櫛,去風明目,不死之道也。又曰:頭髮梳百度。

陶隱居雲:飽則入浴飢則梳,櫛多浴少益心目。故道家晨梳,常以百二十為數。

真人曰:髮宜多櫛,手宜在麵,齒宜數叩,津宜常嚥,氣宜精煉。此五者,所謂子欲不死修崑崙耳。

安樂詩雲:髮是血之餘,一日一次梳,通血脈,散風濕。

《鎖碎錄》雲:亂髮藏臥房壁中,久招不祥。

書雲:髮落飲食中,食之成痕。宋明帝官人腰痛引心,發則氣絕。徐文宿曰:髮痕也。以油灌之,吐物長二尺,頭已成蛇,懸柱上,水瀝盡,惟餘一髮。唐·甄立言為太常丞,有人病心腹滿煩你痊,診曰:誤食髮而然。令餌雄黃,吐一蛇如拇指,無目。燒之有髮氣。若頭尾全,誤食必然。

大小便

書雲:忍尿不便成五淋,膝玲成痺。忍大便成五痔。

書雲:弩小便,足膝玲。呼氣,弩大便,腰疼目澀。

書雲:或飲食,或走馬,或疾走,或為寒熱所迫,令胞轉,臍下痛,胞屈辟,不小便致死。

書雲:大小二事,勿強閉抑忍。又勿失度,或澀或滑,皆傷氣害生,為禍甚速。劉惟簡至乾寧軍,有人獻金花丸,以縮小便,藥把礎臘,服三日,小便極少,至霸州肢體通踵。蓋被閉卻水道,水溢妄行。不遇盧叔,幾為所誤。蓋水泉小#4止者,膀胱不藏也。宜服暖劑以攝水,其可強止之耳!

《鎖碎錄》雲:對三光便溺,及向西北,並損人年壽。

衣著

書雲:春冰未浮,衣欲下厚上薄,養陽收陰,繼世長生。

書雲:春天不可薄衣,傷寒,霍亂,食不消,頭痛。

書雲:大汗能易衣佳,或急洗亦好。

書雲:大汗偏脫衣,得偏風,半身不遂。

書雲:濕衣、汗不可久著,發瘡及風瘍,二腑不利。

書雲:飲酒汗出,脫衣、靴、襪,當風取涼,成腳氣。

書雲:冬時綿衣氈褥之類,急寒急著,急換急脫。

陶隱居雲:綿衣不用頓加添,稍暖又宜時暫脫。

《鎖碎錄》雲:若要安樂,不脫不著,北方語也。若要安樂,頻脫頻著,南方語也。

天時避忌

《內經》雲:陽出則出,陽入則入。無擾筋骨,無見霧露。違此三時,形乃困薄。

《經》雲:大寒、大熱、大風、大霧,勿冒之。天之邪氣,感則害人五臟。

水穀寒熱,感則害人六腑。地之濕氣,感則害人皮肉筋脈。先賢曰:人以一握元氣,豈可與大造化敵。康節有四不出之訓。

書雲:犯大寒而寒至骨髓,主腦逆,頭痛,齒亦痛。

又雲:不遠熱而熱至則頭痛、身熱、肉痛生矣。

真人曰:在家在外,忽逢大風、暴雨、震雷、昏霧,皆是諸龍鬼神經過,宜入室燒香靜坐以避之,過後方出吉,不爾殺人。

書忌雲:朔不可哭,晦不可歌,招凶。

四時調攝

《內經》曰:春三月,此謂發陳,夜外早起,生而勿殺。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又曰:春傷於風,夏必飧泄。

書雲:春夏之交,陰雨卑濕,或引飲過多,令患風濕,自汗,體重,轉側難,小便不利。作他治,必不救,惟五苓散最佳。

《內經》曰:夏三月,此謂蕃秀,夜外早起,使誌無怒,使氣得泄。逆之則傷心,秋為疚瘧,奉收者少。

陶隱居雲:四時惟夏難將息,伏陰在內腹冷滑,補腎湯劑不可無,食物稍冷休哺啜。

書雲:夏之一季,是人蛻神之時,心肝腎衰,化為水,至秋而凝,冬始堅。當不問老少,皆食暖物,則不患霍亂。腹暖,百病不作。

書雲:夏冰止可隱映飲食,不可打碎食之。入腹,冷熱相搏成疾。

書雲:夏至以後迄秋分,須慎肥膩餅霍油酥之屬,此物與酒漿瓜果極理相妨。所以多疾者,為此也。

陶隱居雲:冷枕凍林心勿喜。凡枕冷物,大損人目。

書雲:夏不用露外,令皮膚厚,成癬,或作麵風。

書雲:夏傷暑,秋疚瘧。忽大寒,勿受之,患時病由此。

書雲:暑月,日曬處有石不可便坐。熱生瘡,冷成疝。

書雲:盛熱帶汗當風,不宜過自日中來,勿用冷水沃麵,成目疾。伏熱者,未得飲水,及以冷物迫之,殺人。

書雲:五六月,澤中停水,多有魚鱉精,飲之成痕。

《內經》曰:秋三月,此謂容平,早外早起,使誌安寧。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泄,奉藏者少。

書雲:秋傷於濕,上逆而咳,發為痿厥?又立秋日勿浴令皮膚廳燥,因生白屑。又八月一日後,微火暖足,勿令下冷。

《內經》曰: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溫,毋泄皮膚。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

書雲:冬時,忽大熱,勿受之,患時病由此。

又曰:冬傷於寒,春必病溫。

書雲:冬時,天地閉,血氣藏。作勞,不宜汗出,冷背。

書雲:冬寒,雖近火,不可令火氣聚,不須於火上烘炙。若炙手暖則已,不已損血,令五心熱。手足應於心也。

書雲:大雪中,銑足人不可便以熱湯洗,或隨飲熱酒,足趾隨墮。又觸寒來,寒未解,勿便飲湯食熱物。

《四氣調神論》曰: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故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故《天真論》曰:有賢人者,逆從陰陽,分別四時,將從上古,合同於道,亦可使益壽而有極時也。

旦暮避忌

書雲:早出,含煨生薑少許,辟瘴開胃。又旦起,空腹不宜見屍。臭氣入鼻,舌上白起,口臭。欲見,宜飲少酒。

真人曰:平明欲起時,下林先左腳,一日無災咎,去邪兼辟惡。如能七星步,令人長壽樂。

又清旦常言善事,聞惡事則向所來方,三唾之吉。

又旦勿瞋患,暮無大醉,勿遠行。

《經》曰:平日一人氣生,日中陽氣隆,日西陽氣已虛,氣門乃閉。是故暮而收拒,無擾筋骨,無見霧露。違此三時,形乃困薄。

書雲:夜行,用手掠髮,則精邪不敢近。常啄齒,殺鬼邪。又夜外,二足伸屈不並,無夢泄。

真人雲:夜夢惡,不須說,日一以水麵束噗之。咒曰:成珠玉,吉。

有教入廣者,曰朝不可虛,暮不可實。今氣候不齊,不獨入廣也。

雜忌

惡夢著草木,好夢書雲:過神廟,勿輕入。入必恭謹,不宜恣視,吉。

書雲:忽見光怪變異之物,強抑勿怪,吉。伊川官應多妖,有報日鬼使扇,日他熱故示。又報曰鬼報鼓,日以槌與之。範文正讀書,府學夜有大麵之怪近之,範以筆書其麵,曰:汝麵非常大,難欺範仲淹。二公不以怪處之,而怪自滅,可為法。

書雲:脂油燃燈,人神不安,在血光之下。

書雲:凡刀刃所傷,切勿飲水,令血不止而死。若血不止,急以布蘸熱湯貪之,或冷水浸之,嚼寄生葉止血妙。

《鎖碎錄》雲:簫管掛壁取之,勿便吹,恐有娛蚣。師祖劉復真赴召,早起見店婦仆地,叫號可畏。但見吹火筒在傍,劉知其娛蚣入腹,刺猜血灌之,吐出蜈蚣,可不慎歟。

書雲:凡古井及深穿中,多毒氣,不可輒入,五六月最甚。先下鸚鴨毛試之,若旋轉不下,是有毒,便不可入。又雲:山有孔穴。採寶者,惟三月九月,餘月山閉氣,交死也。

#1風:疑為『虱』之誤。

#2跛:疑為『歧』之誤。

#3不:此下疑脫『歸』字。

#4小:疑為『不』之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