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節 家庭生活禮儀(3 / 3)

六、要照顧同輩的自尊

在家庭中同輩的關心,一個很重要的方麵是照顧他人的自尊。有人以為又不是外人,還談什麼自尊不自尊?他們不明白正因為自家人,正因為有親戚關係,同輩人的自尊就更需要多加關心和照顧。因為這不僅影響同輩人,而且牽扯到長輩之間的關係。俗語說“惡語傷人”,這是在長期社會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教訓,說話和氣不是虛偽,也不是表麵客氣,而是對人的尊重和愛護。傷害他人的自尊心會妨礙彼此的交往,顧及他人的自尊不僅能使彼此的關係融洽,而且能加強別人勇氣和信心,為這個而注意自己的言行不是完全正確而且必要的嗎?

同輩人常有些困難需要依靠兄弟姊妹幫助解決。例如考學校,有些家長也著急,但卻幫不上,常常是年齡相近的兄弟姊妹最能提供有效的幫助。有一位小姑娘高考落榜了,她一時很消沉,但哥哥送來複習資料,姐姐送來習題解答,弟弟妹妹們對她的關心,使她在精神、物質方麵的需求都及時得到滿足。落榜的陰影被衝淡了,學習的熱情很快提高,她自學效果很好,第二年考上理想的學校。家裏兄弟姊妹向她祝賀時,她深情地說:“是你們關心我,給我鼓勵,勝利的歡樂應該屬於咱們家所有的兄弟姊妹們。”

青年人的需要是多種多樣的,有人學習困難需要補課,有人心理障礙嚴重需要開導,有的是同學關係、師生關係緊張需要勸解……在家庭中要關心自己的兄弟姊妹就要留意他們的種種需要,根據自己的能力主動對他們提供幫助。

七、為家庭承擔一份責任

電視台曾講述過一個高中生的故事,其大意基本上是這樣:故事的主人公名叫費偉,母親患了不治之症,在父親寸步不離的守候病床前陪伴了十六個月後,終於還是匆匆而去了。母親的死,給年僅42歲的父親打擊過於沉重了,父親由過去有說有笑的一個人成了極其沉默的人,身體也一天天消瘦。

這一切,兒子費偉的眼睛看得再清楚不過,兒子知道,父親是一位有情有義的丈夫,父親對母親已竭盡了全力。費偉失去了母親,眼看巨大的哀痛正在吞噬著父親的健康,他心急如焚,不能不為父親的命運而擔憂。

母親離去,轉眼又是幾年。一個男子漢操持著殘缺的家,實屬不易。父親雖說有兒子相伴、懂事的兒子也私下勸過父親,再組建一個新家,可父親一再婉拒。但父親的孤獨逃不過費偉的眼睛,在一次日記中,費偉寫了《爸爸需要一位媽媽》,文中把父親疼妻愛子的深厚情意寫得感人至深。教師把這篇打動人心的文章寄到某報社,不久就全文刊登出來。沒料到文章一發表,就先後有許多單身阿姨天涯飛鴻,以表心曲,願意與這樣一位重情義的男子漢結成百年之好。這些阿姨也都非常喜歡費偉這個懂事孝順的好孩子。費偉和父親一起,認認真真地從中選擇了一位下過鄉、插過隊、吃過苦的吳阿姨。父親在費偉的勸說和催促下,終於拿起筆,給吳阿姨回了信。

在父親與吳阿姨的感情日益成熟的時刻,費偉在日記中寫道:“我慶幸父親終於不再孤獨,我深為父親重新獲得幸福而喜悅,我希望自己不會成為父親與吳阿姨之間的多餘,即便有一天真成了多餘,我也會照顧自己了……”

擁有這樣的兒子,是父親最大的幸事。

在現實生活中,要求每個人都能像費偉一樣,為父母分憂解愁,是不客觀的。但最起碼的要求應是不讓父母再為自己操心費力,做到這一點,也並不很容易呢!

一個人小的時候,無知無識、無德無能,隻能被動地承受雙親的愛撫與養育。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隨著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不斷增長著知識、品德和才子,於是我們不再隻是被動地承受。一方麵是新一代的發展與成長,一方麵是父母逐漸衰老,這種施愛與被愛的關係就逐漸地發生了巨大變化。當我們已長得比父母還高出半個頭,當我們的思維已日臻成熟的時候;我們自己也意識到真的長大了。這時,父母反倒成了我們關心幫助的對象。我變成了強者,雙親成了弱者。當父親想去換煤氣時,兒子搶過煤氣罐往肩上一扛,說:“爸,讓我來”。當處在更年期的媽媽,在為一件小事而排解不開時,細心的女兒勸慰說:“媽媽,憑您的寬容與豁達,這點小事又算得了什麼?”到這時,子女的成熟,子女的責任感,已成為父母最大的驕傲和欣慰。費偉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兒子”這一概念的內涵。其實,哪一位父母都會有自己難言的苦衷。讓我們用一雙智慧的眼,去觀察,去發現。原來,我們可以做許多有益於父母,有益於家的事情。讓父母因為有我們的存在,而得到真誠的回報,讓家因我們的努力而得以加固。朋友,讓我們一起來試一試。用自己的愛心,用自己的行動,為幸福的家添磚加瓦,講述了以上的道理,歸納起來孝敬父母長輩主要要做到:

1.問候招呼不可少。每天早上起床後,第一次見到父母時應當請安問候:“爸爸,媽媽,昨晚睡得好嗎?”晚上就寢前,應向父母說聲:“爸爸,晚安!”“媽媽,時間不早了,早點休息吧!”同時應當遵循“出必告,返必麵”的民族傳統,外出時,應和父母打個招呼:“媽媽,我到書店去一趟,您有什麼事要辦嗎?”回來後,也應告之父母。

2.飲食起居掛心上。在日常生活中,子女要盡量多做些家務;用餐時,先請父母入座,替父母盛好飯食;對老人要經常問寒問暖,父母長輩身體不適時,應盡心盡力地照顧他們,必要時給他們做些可口的飯菜;如果是年老體衰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還應經常到他們的房間請安問候、捶肩按背、扶坐扶走、點煙遞茶等。

3.言談舉止有分寸。子女在言行舉止上一定要尊重父母長輩,即使有的父母長輩說話囉嗦嘮叨,也不應當麵頂撞。現在,有的獨生子女自視是家庭的“小皇帝”、“小祖宗”,常把父母長輩的教誨當成“耳邊風”;有的則套用媒體的一些語句,如“媽您就甭搗亂了”回敬父母長輩;有的則當場頂撞辯駁或在行為上不予理睬;等等。這都是極不禮貌、極讓父母長輩傷心的。

4.好學上進是根本。音樂家貝多芬說過:“使你的父親感到榮耀的莫過於你以最大的熱誠繼續你的學業,並努力奮發以期成為一個誠實而傑出的男子漢。”父母長輩對孩子都有一種“成龍”、“成鳳”的期待,因此,子女在學習上應刻苦鑽研,好學上進,爭取較好的學習成績,以使家長放心或少操心,這也是孝敬的一種很好形式。

5.體恤家長應節儉。現在有的青少年,花錢大手大腳,消費水平遠超過家長的經濟能力;有的青少年善於巧立名目向家長要錢,如考多少分要錢,倒垃圾要錢、生日要錢、當班幹部要錢、評上“三好”要錢;等等,結果給許多家長帶來很大的負擔。青少年在學校生活中,應把精力集中在培養能力、發展個性、錘煉意誌、陶冶情操等方麵,而不應將精力和興趣放在比吃穿比花錢上。即便是家庭經濟許可,也不宜隨便揮霍父母辛苦賺來的錢。適度節儉是對父母長輩的體恤,是對父母長輩辛勤勞動的尊重。

6.重要日子表孝心。對父母長輩的生日、結婚紀念日等,子女千萬不要忘記,屆時要根據父母長輩平時的喜好,送點小禮品,並以恰當的方式幫助父母長輩舉行慶賀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