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麼是涉外禮儀
涉外禮儀是涉外交際禮儀的簡稱,是指在對外交往活動中,用以維護自身和本國形象,向交往對象表示尊敬和友好的國際通用的禮節規範。
涉外禮儀,不僅要求人們在對外交往中以禮待人,還要求人們對世界各國的傳統文化、風土人情、民俗禁忌有廣泛的了解。目前我國正進入民族複興的偉大時期,隨著對外開放的不斷擴大,國人與外賓交往的機會越來越多,這就需要我們以通曉異國之禮儀來增進友誼,促進合作。另外,掌握涉外禮儀,也有助於維護自身形象和我國尊嚴,體現我國“禮儀之邦”的美稱。
二、涉外禮儀的特點
(一)現代性。當今科技一日千裏,迅猛發展,使人類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當然我們在涉外交往中也應該跟上時代的步伐,而不能用傳統的繁文縟節來進行。
(二)普遍性與變通性。涉外禮儀本身就包含國際禮節,而國際禮節是世界各民族、各國發展友好關係而形成的通行的交際準則,也就是目前國際間往來所通行的共同禮節,所以涉外禮儀對每個國家、每個民族都適用。但中國有句古話叫“入鄉隨俗”,當身在異國他鄉時,當接待外國友人時,應尊重別國的風俗習慣和文化傳統,而不能置各國自身的特點於不顧,這就需要變通。
(三)真誠性。在對外交往中,隻有從內心對外賓尊重和關懷,才能消除雙方的文化差異和誤解,才能贏得他們的信任和尊重,才能有助於建立和諧的國際關係。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交談得體、與人為善、理解尊重。
三、涉外禮儀原則
(一)維護形象、不卑不亢
在國際交往中,人們普遍對交往對象的個人形象備加關注,並且都十分重視遵照規範、得體的方式塑造、維護自己的個人形象。這是因為個人形象真實地體現著個人的教養和品位、精神風貌與生活態度,也如實地展現了對交往對象的重視程度。另外,必須意識到,自己在外國人眼裏,是代表著自己的國家、民族和所在單位。因此,在外賓麵前,既不能畏懼自卑、低三下四,也不要狂傲自大、放肆囂張,而應當堂堂正正、從容得體。
(二)熱情有度,謙虛適當
人們在參與國際交往、直接同外國人打交道時,不僅待人要熱情而友好,更為重要的是要把握待人熱情友好的具體分寸,否則事與願違,過猶不及。其限度為不影響妨礙對方,不給對方添麻煩,不令對方感到不快,不幹涉對方私生活。
中國人待人接物一般講究含蓄和委婉,但在國際交往中涉及自我評價時,雖不能自吹自擂、自我標榜、一味抬高自己,卻也絕對沒有必要妄自菲薄、自我貶低、自輕自賤,過度地對外國人謙虛客套。如果確有必要,在實事求是的前提下,要敢於並且善於對自己進行正麵的評價和肯定。
(三)尊重理解,信守約定
在涉外交往中,尊重對方,不僅要尊重對方所有的風俗習慣,還要尊重其個人隱私。個人隱私包括收入支出、年齡、戀愛婚姻、健康、家庭地址、個人經曆、信仰政見、所忙何事等。這些問題都應自覺地避免交談與打聽。世界各國的禮儀習俗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差異,在交往中應理解對方,重在“求同存異”,而不能評判是非、鑒定優劣。
在一切正式的國際交往中,都必須認真而嚴格地遵守自己的所有承諾,說話務必算數,許諾一定要兌現,約會必須如約而至。在一切有關時間方麵的正式約定之中,尤其要恪守不怠。
(四)女士優先,以右為尊
在一切社交場合,每一名成年男子,都有義務主動自覺地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尊重、照顧、體諒、關心、保護婦女,並且還要想方設法、盡心竭力地去為婦女排憂解難,以體現男子的紳士風度。倘若因為男士的不慎,而使婦女陷入尷尬、困難的處境,就意味著男士的失職。另外還須注意,男士們應對所有的婦女一視同仁。
按照國際慣例,在並排站立、行走或就座時,為表示禮貌,主人理應居左,而請客人居右;職位、身份較低者應主動居左,而請職位、身份較高者居右。在各種類型的國際交往中,大到政治磋商、商務往來、文化交流,小到私人接觸、社交應酬,隻要參照“以右為尊”,就肯定不會錯。
在涉外交往中,麵對自己一時難以應付、舉棋不定或不知道到底怎樣做才好的情況時,最明智的做法是盡可能避免采取任何行動,免得出醜露怯;若必須采取行動時,最好先觀察其他人的正確做法,然後加以模仿,或是同當時的絕大多數在場者在行動上保持二致。
在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有義務對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自覺地加以愛惜和保護。環保意識屬社會公德範疇,在國際交往中,被用來衡量一個人有無教養、講不講文明的重要標誌。因此,特別要注意不可毀損自然環境、損壞公物、虐待動物、亂堆亂掛私人物品、亂扔亂丟廢棄物品、隨地吐痰、到處隨意吸煙、任意製造噪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