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節 喪事文體(2 / 3)

弟XX上

X月X日

例二

致友人喪妻唁函

XX兄:

久失音問,輒深馳念。頃奉訃告,驚聞嫂夫人仙逝之訊,弟亦不禁悲戚,想兄慘遭遽變,當更難堪矣!然人生於世,總有死亡之日,遲早而已,想兄平日之曠達,對此自會想得更為開闊,當不戚戚於懷也。弟因事未克躬申吊奠,歉也何如!茲附呈莫敬一函,即希察入,是所深感,專此奉慰,敬請。

禮安!

XXX謹啟

X月X日

五、祭文

吊喪祭文通常簡稱祭文,祭文是為祭奠死者而寫的裒悼文章。祭文出現於漢代,那時,人們在祭掃山墳陵墓時,-往往要誦讀“哀策”——這就是早期的祭文。至唐宋,祭文開始興盛,種類也繁多,並出現了不少寫此類文章的大家。爾後人們對這種文體沿用不衰,用它來表達對亡親故友的哀悼之情。祭文的格式可分為四部分:

(一)開頭,人們寫祭文,習慣以“維”字開頭。“維”是助詞,作發語詞用,無其他意義。

(二)以“維”字開頭後,緊接著言明吊祭文時間及吊祭對象,由誰來祭。這是開宗明義,首先要點明的問題。

(三)祭文的內容。主要鋪敘死者生平事跡,藉以懷念,並抒發悲哀沉痛之情。這部分內容要充實、精練,語言簡潔,感情要深沉。

(四)結尾。祭文用“尚饗”一詞作結尾。“尚饗”是臨祭而望亡人歆享之詞。“尚”希望之意;“饗”,設牲醴以品嚐之義。

例一

男喪祭文

公元X年歲次XX,X月X日XX等謹以三牲不腆之儀致祭於

大德望公X老大人之靈前日:嗚呼!天之生人兮,厥賦維同,良之秉分兮,獨厚我公。雍容足式兮,德望何崇,優遊自適兮,攸爾潛宗,悵望不見兮,杳杳音容,隻酒鬥酒兮,儀愧不豐冀,公陟降兮,釜我微哀,伏維

尚饗。

例二

女喪祭文

公元X年歲次XX,X月X日XX等謹以清酌庶饈之儀致祭

大淑德X母X太夫人之靈前曰:夫人之德,百世流芳,夫人之譽,千村頌揚,早為人婦,相夫有光,及為人母,教子有方,待人以慈,內外皆康,持家以儉,巨細鹹藏。豈期大數,遽夢黃粱,幽明永隔,實為可傷。黍叨眷囑,聞噩榜徨。愛具牲禮,奠敬於堂,仰祭靈貺,是格是嚐,伏維。

尚饗

例三

祭父文

公元XX年X月X日,乃吾父安厝之前夕,不孝男,不孝女XX等率全家大小,謹以清酌時饈祭奠於顯考XX府君之靈前而哭曰:嗚呼,痛維吾父,年僅六旬。偶染微恙,一病亡身。嗟餘不孝,禍延嚴君。號天泣血,淚灑沾塵。哭吾父,畢生艱辛。出生微寒,世代清貧。日夜奔忙,勤耕苦耘。艱苦創業,儉樸忠信。處世有道,克己恭人。和睦鄰裏,敬重鄉親。關心他人,勝過至親。養育吾輩,愛護如珍。撫養教育,苦口婆心。教吾書耕,嚴格認真。教吾處世,身體力行。如斯人德,宜壽長生。俾為吾女,定省晨昏。侍奉敬養,頤養天倫。胡天棄我,奪吾父身。魂遊冥府,哭喊不應。瞻望不及,音容莫親。天昏地暗,黯然傷神。哭斷肝腸,情何以伸。養育之恩,吾向何陳。茲當祭奠,聊表孝心。化痛為忠,化悲為誠。化哀為儉,化傷為勤。繼承遺忘,耀祖光宗。先父有靈,佑我兒孫。百業興旺,萬事亨通。財福齊運,家聲永振。先父有覺,來賞來品。嗚呼哀哉!

尚饗。

例四

祭母文

公元XX年X月X日,乃吾母安厝之前夕,不孝男、不孝女XXX等率全家人等,虔具素酒牲醴之奠,致祭於

先慈之靈前,吊之以文曰:天黑地沉,風淒雨冷。生死永訣,黯然傷神。不幸吾母,神赴瑤城。魂迷屺嶺,淚哭無應。憶思吾母,賢淑一生。善良處世,克儉克勤。奉侍翁姑,恭敬孝順。妯娌共處,相愛相親。迨生我輩,苦育成人。籌謀婿娶,萬苦幹辛。職盡內助,居賤食貧。勞勞碌碌,以度長春。具斯淑德,宜壽百旬。菽水承歡,略報深思。胡天不祜,疾患侵身。哀哀兒女,求醫拜診。無奈神竭,參苓無應。哭天喊地,難留母存。南柯一夢,胡天負人。今來祭奠,薄酒微忱。黃錢數束,靈堂一棟,寶馬一匹,箱架兩籠。錦衣數匝,玉食千盅。願母品賞,九泉無凶。佑我兒孫,護我家龕。千秋萬代,人旺業盛。嗚呼哀哉!

尚饗。

例五

清明祭祖文

公元XX年X月X日,孝裔孫XX、XX等敢暗告於列祖列宗之奠靈,曰:昭光流易,已屆分姻,桐花將放,柳絮將綿。追念先德,倍覺愴然。禮應報本,祭祀宜虔。謹具牲醴,列陳粗筵。恭申祭告,佐以短篇。

尚饗。

六、花圈挽帶

花圈,是向死者敬獻的祭奠物品,在當今喪禮活動中最為流行,無論親疏尊卑、男女老少、各行各業,普遍適用。

花圈製作也很簡單,先用竹條或木條紮成圓形框架,再用各種大小顏色的鮮花,或用紙、塑料製成的花朵粘貼而成。花圈正中粘貼或書寫一個大“奠”字或“悼”字。右上方和左下方各貼一條紙帶,這紙帶稱挽帶,右邊寫“沉痛悼念XX同誌”、“XX同誌千古”、“XX同誌永別”、“XX烈士永垂不朽”等語句,從頂格豎寫。左邊一條為落款,寫送花圈的單位、團體或個人XX敬挽。

(一)挽幛

挽幛也稱祭幛、禮幛,是一種表示哀吊的禮品。一般由一幅較大的長方形素色布料做成。題辭一般為四個字,也有一個字的,如“奠”。挽幛多為豎字,也有橫寫的。書寫格式:

豎寫從右向左安排三部分(橫寫則從上到下):

第一部分,麵向幛子右手邊(或頂邊),頂頭主要寫死者姓名加頌詞稱呼。

第二部分,正中間寫祭幛語,字距要一致,如寫挽聯,則兩邊對稱。

第三部分,麵向幛子左手邊(或底邊)頂尾寫送祭幛人姓名加身份稱呼和悼詞,如送祭幛者與死者係親屬同姓,送者可隻署名,不寫姓。

(二)挽男女晚輩

亡侄XX

遂成永訣

叔XX哀挽

XX仁兄千古

痛失知音

友弟XXX哀挽

橫寫的挽幛也叫挽額。挽幛中間部分即題辭部分,如上例中的“痛失知音”、“失我良師”。也可不要而直接寫哀挽人姓名身份。

常用的挽幛題辭如下:

(三)通用挽幛

千古流芳名留後世儉樸家風望雲思親德高望重

永垂千古舍己為人清廉正直德範常在一別千古

鬆柏長青流芳百世德及梓裏功在鄉裏壯誌常存

勤勞一生功業常存忠厚待人碧落黃泉浩氣長存

懿德常存功名不朽品德高尚福壽全歸鞠躬盡瘁

風範永存典型宛在遺愛千秋重如泰山天人同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