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育禮俗
生男育女,對任何一個家庭,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來說都是一件大事,因為隻有生育,才能實現種族的繁衍承繼。因此,在一個新生命誕生前後,人們都會舉行一些儀式以示慶賀。
在我國古代,傳宗接代是婚姻的一大任務,人丁興旺是家族的一大心願。這些都使得人們對生育有一種特殊的敬畏之情。相應也使得人們對受孕、生產以及孩子的取名都非常地講究。
(一)受孕
在古人的心目中,受孕是一種極為莊重嚴肅的事情。人們對受孕時間,乃至男女交媾時間都有某些限製。
婦女受孕是夫妻性生活的結果。而按過去的觀念,受孕忌與日月的特殊現象相撞。民俗認為:日食月食時夫妻交合,生兒則多病;日月晦暗時夫妻交合,生兒則愚癡……至今民間還有在日食或月食之時交合必生六指兒或缺嘴兒的傳說。這些禁忌其實沒有科學依據,純係一種紊亂的直覺聯想,是一種唯心的征兆觀念。
那麼,什麼時候交合容易受孕呢?科學告訴我們,女子大約在兩次月經中間為排卵期。因此在排卵前三天和後一天過性生活,比較容易受孕。什麼時候是懷孕的最佳季節呢?據科學家分析,受孕宜在2月、3月、7月、8月為好。2、3月受孕,整個妊娠過程經曆春、夏、秋三個主要供應季節;7、8月受孕,則胎兒大腦生成期正好在秋收旺季,一方麵這時能為孕婦提供足夠的蔬菜和水果,得到充分的礦物質和各種維生素;另一方麵,這時陽光充足,有適量的陽光照射,對孕婦和胎兒都有益處。冬末、春初是病毒性疾病流行季節,不宜受孕;同時冬季受孕,產期正好是炎天暑熱,容易發生產褥感染和中暑,也不利於產婦休息和嬰兒的護理。
(二)護胎
受孕之後,如何保住胎兒,使胎兒健康成長又成了一件大事。古時候,人們不懂胎兒如何孕育生長,於是想象出一個神靈,即胎神,專管胎兒的生長,因此,人們對胎神又敬又怕。民俗以為胎神會按時刻,有規律地出現於孕婦周圍的固定方位,或者附著於某些物體之上。凡是胎神到了某一位置,人們便應在這一位置小心謹慎做事。動土、搬移、敲打、修理等,都在禁忌之列,以免觸犯胎神,傷及胎兒。
(三)忌嘴
為了生一個健康漂亮的小寶寶,母親和婆婆又會根據民俗,為孕婦列出一個長長的忌食清單。妊娠期的忌嘴禁食有的是長期生活經驗的總結,更多的則是牽強附會,沒有什麼科學依據,隻是反映了人們的優生願望。
(四)禁視
婦女懷孕期間,有很多東西很多事情是不能隨便看的。否則會對母嬰不利。如忌看產婦分娩、忌看蛇、忌參加喪葬等等。人們為保護胎兒健康生長可謂想盡了一切辦法,訂立了繁多的禁忌條目。古人的某些禁忌,在客觀效果上是應該肯定的,但他們對這些禁忌的解釋則是荒誕的,無科學依據的。
(五)分娩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孩子從母體中脫離出來,成為一個新的獨立的生命,這是一個了不起的神聖時刻。但古時醫療水平很低,生產時,母嬰都非常危險,即使胎兒順利降生,也容易夭折。因此,古人對婦女生產也有很多講究。
忌在原住地分娩。產婦生產時,不能在其原來的住房內,而要離開住室,到外麵去生。這是一種很古老的習俗,早在漢代就已流行。這一風俗,現在已經被人們所拋棄。
忌在他人家中分娩。民間認為分娩會帶來汙穢之物,所以嚴禁外人在自己家中分娩,故而有:“寧許人死,不許人生”的說法。
衣胞要妥善處理。小孩的衣胞,也就是胎盤,如何處置,民間也有種種講究。習俗認為衣胞與嬰兒的命運相連,如果被人拿去配藥吃掉,嬰兒就會遭遇不幸。
(六)坐月子
產婦分娩後,就進入了“坐月子”。“坐月子”是北方人的叫法,產婦坐月子的房間叫月房,也有叫“暗房”的。
月房與產房一樣,有種種禁忌。像月房的東西不能外借,怕將產婦的奶“帶走”;正害眼病的人也不能進去,否則眼病會更加嚴重;一般外人要回避,而孕婦更加不能踏入。北方人認為外人,特別是孕婦進月房容易把產婦的奶“帶走”,使新生兒缺奶吃。
產婦“坐月子”期間,為防止產婦與嬰兒受風,也是為避邪驅疫,一定要“塞門閉戶”。產婦頭上要包上鬥巾,要忌生冷,不可洗頭,不可以穿針、縫紉刺繡,不能外出和操持家務。民間諺語說:“生兒好比爬血山,滿月才算過鬼關。”如果保養不好,就會留下病根,一生痛苦。漢族民間重視產婦月裏保養,規定要到嬰兒滿月時才能解除“戒嚴”。
產婦經過長時間的痛苦磨難,必須彌補生產時失血的虧損。要有充足的奶水哺育嬰兒,也必須吃有補養的食物。各地因出產不同、條件各異、民俗習慣有別,產婦所吃的補養食品也就有區別。北京流行小米粥、白煮雞蛋、清燉雞、七星肘子、鯽魚、芝麻鹽、核桃仁、槽糕、缺爐、黑糖,並且講究吃豬肘子、豬蹄、鯽魚下奶。台灣民俗講究吃雞酒、麻油雞、油飯。
二、誕生禮俗
(一)報喜
嬰兒降生,是家庭人丁興旺的表現,是一件大喜事。因此,嬰兒生下來之後,第一項禮儀便是報喜。做父親的要提著一籃煮熟的、染成菜紅色的雞蛋到嶽父家報喜。
(二)取名
嬰兒出生後三天,家長要舉行傳統的慶賀儀式,在這個慶典舉行之前,要求給孩子取個好名字。這在舊時是一件大事,必須慎重。取名還必須考慮到孩子的生肖、五行等,手續繁多。現代父母大多不管這些,但也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一要字音響亮;二要含義深遠;三要饒有特色;四要避免重名。
(三)三朝禮
嬰兒誕生後的第三日,稱為“三朝”,很多民族都把這一天當作人生的大慶之日,親朋好友要上門送禮祝賀。這一天,一般要舉行下列活動。
(四)洗三
嬰兒出生三天後,要把嬰兒洗得幹幹淨淨,這叫做洗三,也叫洗三朝。還要在浴盆中放上喜蛋及金銀飾物等,在洗完之後,取蛋在嬰兒額角擦一擦,認為這可以免瘡癤。用金銀首飾,則是為了給嬰兒壓驚。
(五)開奶
常由一位能說會道的婦女用手指把幾滴黃連水抹在嬰兒嘴上,同時說一些吉利話,諸如:“好乖乖,乖!三朝吃得黃連湯,來日天天吃蜜糖。”
(六)湯餅宴
“三朝”日中午,新生兒的父母要設宴招待前來祝賀的親朋好友,因為大多要在宴席上上一道湯餅,故稱之為“湯餅宴”。
(七)滿月禮
嬰兒出生滿一個月時,產婦也該出月子了。因此,許多地方都要為此進行慶賀。嬰兒的滿月禮,又叫彌月禮。外婆或舅舅常抱著孩子到大街上或鄰居家裏走一走,親友一般也要來祝賀送禮。
滿月時,孩子一般要剃胎發,剃頭儀式隆重而嚴肅。一些地區遞頭時額頂要留“聯明發”,腦後要蓄“撐根長”,眉毛則全部剃光。剃下的胎發必須謹慎處理,有的地區用紅紙包好後放在大門頂上,意謂步步登高;有的則是搓成圓團,用彩線纏好,掛在床頭避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