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
朱文公雲:“作詩須從陶柳門庭中來乃佳。不如是,無以發蕭散衝澹之趣,不免局促塵埃,無由到古人佳處。”
楊龜山雲:“陶淵明詩,所不可及者,衝澹深邃,出於自然。若曾用力學詩,然後知淵明詩非著力之所能及。”
蘇東坡雲:“淵明作詩不多,然其詩質而實綺,臒而實腴。自曹、劉、鮑、謝、李、杜諸人,皆莫及也。”
黃山穀雲:“淵明之詩,所謂不煩繩削而自合者。然巧於斧斤者多疑其拙,窘於檢括者輒病其放。孔子曰:‘寧武子,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淵明之拙與放,豈可與不知者道哉!道人曰:‘如我按指,海印發光。汝暫舉心,塵勞先起。’說者曰:‘若以法眼觀,無俗不真;若以世眼觀,無真不俗。’淵明之詩,要當與一丘一壑者共之。”
陳後山雲:“陶淵明之詩,寫其胸中之妙。無陶之妙而學其詩,終為樂天耳。”
劉後村雲:“陶公如天地間之有醴泉慶雲,是惟無岀,出則為祥瑞。且饒坡公一人和陶可也。”
葉西澗雲:“古今詩學,衝澹閑遠,惟陶淵明為難到。”
飲酒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俗本“見”字多作“望”字。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蔡寬夫詩話》雲:“‘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此其閑遠自得之意,直若超然邈出宇宙之外。俗本多以‘見’為‘望’字,若爾,則便有褰裳濡足之態矣。乃知一字之誤,害理有如此者。”
東坡雲:“此詩景與意會,故可喜也。無識者以‘見’為‘望’。白樂天效淵明詩,有雲:‘時傾一樽酒,坐望終南山。’則流俗之失久矣。惟韋蘇州《答長安丞裴棁》詩雲:‘采菊露未曦,舉頭見秋山。’乃真得淵明詩意。”
《雞肋集》雲:“記在廣陵日見東坡雲:‘陶淵明意不在詩,詩以寄其意耳。“采菊東籬下,悠然望南山”,則既采菊,又望山,意盡於此,無餘蘊矣,非淵明意也。“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則本自采菊,無意望山,適舉首而見之,悠然忘情,趣閑而累遠。此未可於文字精粗間求之。’”
(附)東坡和淵明飲酒
小舟真一葉,下有暗浪喧。夜棹醉中發,不知枕幾偏。天明問前路,已度千銀山。嗟我亦何為,此道常往還。未來即早計,已往複何言。
胡苕溪雲:“東坡謂‘古之詩人,有擬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詩,則自東坡始。”
《冷齋夜話》雲:“東坡在惠州,盡和淵明詩。黃魯直在黔南聞之,作詩雲:‘子瞻謫嶺南,時宰欲殺之。飽吃惠州飯,細和淵明詩。彭澤千載人,子瞻百世師。出處雖不同,風味略相似。’”
山穀雲:“東坡在揚州《和飲酒詩》,隻是如己所作。至惠州《和田園》詩,乃與淵明無異。
(附)荊公效淵明
先生歲晚事田園,魯叟遺書廢討論。問訊桑麻憐已長,按行鬆菊喜猶存。農人調笑追尋壑,稚子歡呼出候門。遙謝載醪袪惑者,吾今欲辨已忘言。
《遁齋閑覽》雲:“王荊公在金陵作詩,多用淵明詩中事,至有四韻詩全使淵明詩者。且言其詩有奇絕不可及之語,如‘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由詩人以來,無此句也。然則淵明趨向不群,詞彩精拔,晉、宋之間,一人而已。”
胡苕溪雲:“荊公所謂四韻全使淵明詩者,即此詩是也。”
黃山穀詩雲:“非無車馬客,心遠境亦靜。”其意亦本淵明詩。
飲酒
清晨聞叩門,倒裳往自開。問子為誰歟,田父有好懷。壺漿遠見候,疑我與時乖。襤縷茅簷下,未足為高棲。“一世皆尚同,願君汩其泥。”深感父老言,稟氣寡所諧。紆轡誠可學,違己詎非迷。且共歡此飲,吾駕不可回。
《韻語陽秋》雲:“賢者豹隱墟落,固當和光同塵,雖舍者爭席奚病,而況於杯酒之間哉?陶淵明、杜子美皆世偉人也。每田父索飲,必使之畢其歡而後去。淵明詩雲:‘清晨聞叩門,倒裳往自開。問子為誰歟,田父有好懷。壺漿遠見候,疑我與時乖。’老杜詩雲:‘田翁逼社日,邀我嚐春酒。叫婦開大瓶,盆中為吾取。’二公皆有位者也,於田父何拒焉?至於田父有雲‘一世皆尚同,願君汩其泥’之說,則姑守陶之介。‘久客惜人情,如何拒鄰叟’,則何妨杜之通乎?”
(附)杜子美遭田父泥飲美嚴中丞
步屧隨春風,村村自花柳。田翁逼社日,邀我嚐春酒。酒酣誇新尹,畜眼未見有。回頭指大男:“渠是弩手。名在飛騎籍,長番歲時久。前日放營農,辛苦救衰朽。差科死則已,誓不舉家走。今年大作社,拾遺能住否?”叫婦開大瓶,盆中為吾取。感此氣揚揚,須知風化首。語多雖雜亂,說尹終在口。朝來偶然出,自卯將及酉。久客惜人情,如何拒鄰叟。高聲索果栗,欲起時被肘。指揮過無禮,未覺村野醜。月出遮我留,仍嗔問升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