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轉型期湖北地區文學批評研究(3)(3 / 3)

有人認為,“實話直說”的含義包括以下三個層麵:首先,是倡導說實話。說實話就是針對以前“好好先生”來講的,也就是說,不能“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也不能故意為了提批評意見而尋章摘句,在雞蛋裏麵挑骨頭。其次是倡導實話實說這是相對於文學批評報喜不報憂,說好話不說壞話而言的,因此,實話實說特指對於真正批評性的意見,應該如實地提出來。如果說前一層含義主要是講批評的內容要實事求是的話,那麼,這一層意思就是講批評的方式也應該實事求是,是什麼就說什麼。第三,我們應該倡導實話直說。這是針對以前的文學批評當麵不說背後說,文章裏不說聊天時說的現象而言的,這裏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批評家為了照顧麵子,有意采取春秋筆法,委婉地說、含蓄地說、點到即止地說。一言以蔽之,實話直說的目的就是增強批評的力度、深度和透明度。還有人認為,實話就是講真話,不一定是好話,也不一定是壞話;直說就是自由地說,自由地表達,主張創作要有自由,評論也應該有自由。還有人將實話解釋成實事求是的話,而直說則是直言不諱地說。正因為如此,“實話直說”才成為擺脫“人情批評”、“廣告批評”、“應景批評”的陰影,回歸學術和科學本身的前提。(曾軍:《“實話直說——關於湖北文學批評的批評”懇談會綜述》,《長江文藝》,2001年第10期。)劉川鄂的完美批評和湖北批評界倡導的“實話直說”的批評態度,共同形成了一股批評標準,那就是從文學經典的高標準完美地對作品提出真誠的見解。毫無疑問,這樣的批評理念在市場經濟日漸深化的今天具有不同尋常的意義。

(三)湖北批評隊伍

湖北地區高校眾多,湖北的文學批評主要有湖北的高校教師。處於高校之外初期關注湖北文學的主要有江嶽和李魯平等人。青年作家劉繼明在創作之餘也留下了評論文字。

湖北文學批評隊伍呈現出令人驚喜的狀況。老一代湖北文學批評家仍然活躍著,陳美蘭、王先霈、塗懷章等著名批評家仍繼續為湖北文學發展鼓號。他們的評論文章既關注湖北文壇,也聚焦全國文學現象;他們既有評論文章也有理論著作,在全國繼續發揮著影響。湖北中年一代評論家人數眾多,影響巨大。於可訓、王又平、昌切、樊星、李俊國、鄒建軍、江嶽等均是全國有影響的批評家。他們都是在文學史研究上造詣很深的專家,他們的文學批評著書,各有特色。於可訓的《中國當代文學概論》是中國第一部個人撰寫的文學史,有許多創建。他主持的《中國現代文學編年史》、《中國當代文學編年史》開創了中國現當代文學史研究的新理念新方法新範式。王又平的《新時期文學轉型中的小說創作潮流》,對近20年中國新近小說創作潮流作出了深刻的透視。昌切的《思痕集》、《世紀橋頭凝思:文化走勢與文學趨向》,思考深刻,見解獨特,文風犀利。樊星的《當代文學與多維文化》、《別了,20世紀》從文化視角切入當下文學。李俊國《中國現代都市小說研究》從文學與現代都市的“關係”角度,以史論結合的方式,探究了中國現代都市小說的審美嬗變與多重意義空間,並對各個時期的現代都市小說做出了客觀的論評。江嶽著有《江嶽文藝美學論》,他的評論文章具有鮮活的理論思想。

在湖北老一代批評家和中年一代批評家仍在活躍的同時,新世紀以來湖北青年批評家迅速崛起,構成了湖北地區批評家三世同堂的景觀。劉川鄂、李建華、葉立文、李魯平、李遇春、魏天真、魏天無、吳道毅、梁豔萍、陽燕、周新民等青年批評家相繼在多個話題上發言。湖北青年批評家思想活躍,均獲得了博士學位。湖北青年批評家首先都是在專業上有建樹。劉川鄂是中國自由主義文學研究係統研究第一人,也是張愛玲研究專家,有多部著作問世,葉立文在先鋒文學領域頗有建樹,出版了《啟蒙視野中的先鋒小說》;邵瀅是京派批評研究者,著有《中國文學批評現代建構之反思:以京派為例》;李遇春主攻十七年文學研究,出版了《權力·主體·話語》,在國家權威刊物上發表論文多篇。魏天無主要從事詩歌研究,著有《新詩現代性追求的矛盾與演進:九十年代詩論研究》。吳道毅在民族文學上收獲豐碩,著有《南方民族作家文學創作論》;梁豔萍《古典詩意赤子情懷:葉大春論》,陽燕著有《李修文論》,周新民主要研究新時期文學,著有《“人”的出場與嬗變》。堅實的專業素養和係統的專業知識訓練,使湖北青年批評家視野開闊,文思敏銳,富有思想和理論創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