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著這條思路,30歲時,鬆下幸之助創造了50年後世界上的許多大公司仍在沿用的經營理念:首先創造優秀員工,然後是製造電器的公司。在西方,這被稱為“以人為本”。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鬆下幸之助有感於當時日本社會的局麵,進一步發展出注重顧客、交貨速度、產品質量、協作精神,以及向員工放權的公司文化。同時,在公司內推行“堤壩式經營”的觀念,在部門之間建立調節機製,保證穩定發展。鬆下公司迅速擺脫戰爭陰影,20世紀50年代末期,已成為受世界矚目的消費類電子產品生產商之一。
40歲之後,鬆下幸之助逐漸成為一個商界領袖,他的領導思想促進了日本現代商業精神的形成。
晚年的鬆下幸之助超越了原有的企業家身份,對公司與社會關係的思考日益深入。56歲,他提出“厚利多銷”之道:透過合理化經營,得到合理公平的利益,再把利益公平分配。他堅信,這才是社會和公司共同繁榮的基礎。這個理論提出10年後,經過深思熟慮的鬆下提出辭去公司董事長的職位,守望公司的成長。
晚年的鬆下幸之助搜索更多的是人應該有的生活態度,他以自己大半生的人生經驗總結出以下幾點。
(1) 人應該具備服務社會和貢獻社會的精神,也就是要創造好的東西,創造有價值的東西,並以社會繁榮和發展作為個人生存的莊嚴使命。如果隻是為了飯碗和個人的榮辱而工作,這種思想極其狹隘。生活和工作的目的解決後,還有需要注意的問題,就是為了同一個目的抱有合作的態度。
(2) 真正有用的人都是對工作十分熱心、盡職,並且有熱情的人。有熱情才有生命力,這樣的人就會受到大眾的歡迎和信賴。相反,有些人的確有知識,但缺乏熱情,對生活對工作抱有冷漠的態度,往往一事無成,他們的知識總處於一種封凍的狀態。這種缺乏熱情的生活,是蒼白的。
(3) “盡人事而聽天命”,鬆下幸之助認為此乃至理名言。他說:“我從9歲開始工作,已經工作59年了,在漫長的歲月裏,曾經遇到各種困難,其中也有兩三年的時間,可以說遇到了大事或者說是難以逾越的障礙,如果那時我不是那樣看待問題而張皇失措,也就不會有今天的我了。
”遇到困難時,我自己從不悲觀,坦然地麵對逆境,無論是身體上的疾病,還是事業上的重大困難,每一次我都承認命當如此,無須多加考慮——這就是‘聽天命’,同時我又盡了最大努力想盡一切辦法去爭取成功——這就是‘盡人事’。這樣做,我就心安理得了。“
鬆下幸之助是一個善於冥思的智者,在他深邃的眼中能讀出獨到的人生智慧。他認為:”人的生存意義不在於掙多少錢,而在於你為你的民族做了多少事。“鬆下幸之助一生追求的是如何為國家做出更大的貢獻,如何幫助更多的人得到幸福……工作的本身如果是對的,是對社會有益的,金錢會自然而來。鬆下幸之助信仰的是這樣的因果哲學:有了高尚的理想,其餘的一切自然會水到渠成。
順著這條思路,30歲時,鬆下幸之助創造了50年後世界上的許多大公司仍在沿用的經營理念:首先創造優秀員工,然後是製造電器的公司。在西方,這被稱為“以人為本”。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鬆下幸之助有感於當時日本社會的局麵,進一步發展出注重顧客、交貨速度、產品質量、協作精神,以及向員工放權的公司文化。同時,在公司內推行“堤壩式經營”的觀念,在部門之間建立調節機製,保證穩定發展。鬆下公司迅速擺脫戰爭陰影,20世紀50年代末期,已成為受世界矚目的消費類電子產品生產商之一。
40歲之後,鬆下幸之助逐漸成為一個商界領袖,他的領導思想促進了日本現代商業精神的形成。
晚年的鬆下幸之助超越了原有的企業家身份,對公司與社會關係的思考日益深入。56歲,他提出“厚利多銷”之道:透過合理化經營,得到合理公平的利益,再把利益公平分配。他堅信,這才是社會和公司共同繁榮的基礎。這個理論提出10年後,經過深思熟慮的鬆下提出辭去公司董事長的職位,守望公司的成長。
晚年的鬆下幸之助搜索更多的是人應該有的生活態度,他以自己大半生的人生經驗總結出以下幾點。
(1) 人應該具備服務社會和貢獻社會的精神,也就是要創造好的東西,創造有價值的東西,並以社會繁榮和發展作為個人生存的莊嚴使命。如果隻是為了飯碗和個人的榮辱而工作,這種思想極其狹隘。生活和工作的目的解決後,還有需要注意的問題,就是為了同一個目的抱有合作的態度。
(2) 真正有用的人都是對工作十分熱心、盡職,並且有熱情的人。有熱情才有生命力,這樣的人就會受到大眾的歡迎和信賴。相反,有些人的確有知識,但缺乏熱情,對生活對工作抱有冷漠的態度,往往一事無成,他們的知識總處於一種封凍的狀態。這種缺乏熱情的生活,是蒼白的。
(3) “盡人事而聽天命”,鬆下幸之助認為此乃至理名言。他說:“我從9歲開始工作,已經工作59年了,在漫長的歲月裏,曾經遇到各種困難,其中也有兩三年的時間,可以說遇到了大事或者說是難以逾越的障礙,如果那時我不是那樣看待問題而張皇失措,也就不會有今天的我了。
”遇到困難時,我自己從不悲觀,坦然地麵對逆境,無論是身體上的疾病,還是事業上的重大困難,每一次我都承認命當如此,無須多加考慮——這就是‘聽天命’,同時我又盡了最大努力想盡一切辦法去爭取成功——這就是‘盡人事’。這樣做,我就心安理得了。“
鬆下幸之助是一個善於冥思的智者,在他深邃的眼中能讀出獨到的人生智慧。他認為:”人的生存意義不在於掙多少錢,而在於你為你的民族做了多少事。“鬆下幸之助一生追求的是如何為國家做出更大的貢獻,如何幫助更多的人得到幸福……工作的本身如果是對的,是對社會有益的,金錢會自然而來。鬆下幸之助信仰的是這樣的因果哲學:有了高尚的理想,其餘的一切自然會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