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李自成稱王(2 / 3)

那時武昌失陷,警耗傳入京師,崇禎帝聞楚王被溺,又大哭了一場,諭知兵部,調兵赴援。兵部尚書任逢龍,飛檄總兵左良玉,率部剿滅義軍。左良玉因河南失陷,正苦無處容身,接到上諭,集總兵方國安、常安國各統部眾分水道陸路,雙方並進。李自成聽得張獻忠襲取武漢,自稱西王,鑄印錄士,和自己幾分庭抗禮起來,便致書於獻忠道:“曹操羅汝才,老回回馬守殷,千裏眼賀一龍,左金玉,袁時中等,都已見誅,現在屈指算來,早晚要砍你的頭顱了。”張獻忠得書,又氣又畏自成勢大,隻得備了金珠數十車,往獻李自成。自成收了金珠,立斬來使。張獻忠大怒,方要起兵和自成拚死,忽報總兵左良玉領兵殺到。獻忠倉卒出戰,被殺得大敗,左良玉飛章告捷,崇禎帝閱奏大喜,下旨加左良玉為右都督,方國安、常安國各擢將軍。

再說洪承疇被滿洲文皇後所賺,投順了清朝,他當時部下的將士,如總兵吳嘉祿、王國安等,隻知道承疇失蹤,是遭敵人的暗算,不曾曉得承疇降清。清軍又乘軍中無主,由武應郡王阿濟格,肅郡王豪格,豫王多鐸,鄭親主齊爾哈朗,貝勒巴布達、巴布海,睿親王多爾袞等,率著勁卒,一陣地掩殺,明兵抱頭四散,無心迎戰。總兵吳嘉祿等陣亡,白遇春、陳福祥兩總兵降清,其餘副將遊擊,多半被擒投誠,二十萬大兵,逃散的一小半,死傷的一半,還有一小半,便投順清軍了。清軍乘勝進兵,宣府日危,大同陷落,關內震駭。幸得清軍並不進迫,隻任意擄掠一會,恐明朝大軍會剿,因此把掠得的輕重餉糈,人民的金銀寶物,裝載了五百多車,綿亙六七十裏,一路唱著凱歌,滿載歸去了。

崇禎所得宣、大兵馬敗耗,及洪承疇失蹤的消息,隻當洪承疇是為國盡忠了,崇禎帝倒很為震悼,當時下諭,賜祭十六壇,並命設立專祠,春秋祭奠。承疇子才誕生六月,以國學記名,封承疇公爵,諡號著禮部擬頒,子孫世襲公爵。又賜承疇家中喪葬金萬兩,派大學士李建泰、尚書方逢年兩人,為承疇主理葬事。又諭令翰林院撰成祭文,崇禎帝親臨吊奠,由大禮官開讀祭文,詞意哀切,一時隨駕大臣,以及親王等,無不為之垂淚。那篇祭文,讀得非常地淒楚悲愴。待到讀罷,崇禎帝忍不住放聲痛哭,把幾年來的鬱憤憂愁,一齊湧上心頭。越哭也就越覺得感傷,文武百官,侍禮下臣,宮監侍衛,個個泣不可仰。尤其是洪承疇的幾個姬妾,都哭得哀痛欲絕。一座經略府中,頓時罩滿了慘霧愁雲,大家正哭到難解難分的當兒,經內侍入白周皇後和懿安皇後(熹宗張後),深怕崇禎帝感傷太過,由周皇後乘著鑾輿,領了田貴妃與袁妃,向崇禎帝再三地慰勸,總算把崇禎帝勸回宮中。那時朝中的大小臣工,見崇禎帝這樣優遇洪承疇,誰不豔羨?都說是異數。誰知過不上幾個月,塞外傳進消息來,謂洪承疇並不曾死節,實已投順清朝了。崇禎帝聽了,不禁懊悔不迭,當即下諭,把賜給洪承疇的爵祿諡號一一褫奪;又命毀去專祠,將承疇的家屬,一齊逮係進牢,家產一例入官。這樣的一來,都下把這些事情當作了笑話講,氣得崇禎帝連話也說不出來,足足嗟歎了三四天,還是恨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