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生活的環境汙染日趨嚴重,尤其是從事某些特殊工種的人群,身體受到汙染損害的幾率更大,日常生活中不少食物可助一臂之力。
1.蔬菜新鮮蔬菜有堿性成分,可使血液呈堿性,溶解沉澱於細胞內的毒素,使之隨尿液排泄掉。
2.海帶海帶含有一種稱做海帶膠質的物質,此種物質可促使侵人人體的放射性物質從腸道排出。
3.豬血豬血的血漿蛋白豐富,血漿蛋白經消化酶分解後,可與進人人體的粉塵、有害金屬微粒發生反應,變成難以溶解的新物質沉澱下來排出體外。
4.綠豆民間素有“綠豆湯解百毒”之說。現代醫學研究證實,綠豆含有幫助排泄體內毒物,加速新陳代謝的物質。
5.黑木耳從事棉、麻、毛紡織業的人員宜食用黑木耳,它可以幫助排出纖維素物質。
吹吹打打也袪病
1.吹笛療法簡便易行,無副作用。對兒童哮喘、咳嗽與支氣管炎引起的障礙性哮喘效果尤佳。每周3次,每次1小時,一療程6~8周,鞏固2~3個療程3吹豎笛可用於治療麵部抽搐綜合症效果亦佳。
2.吹口琴療法通過膈肌的升降,對內腔器官進行按摩,對慢性肝炎、肺結核有效。但要講究衛生,注意消毒,隻供自用。
3.彈琴療法自古即有“彈琴醫躁”,心情浮躁、急躁,可撫琴疏解。確有人彈電子琴治好了偏頭痛。對腦麻痹病人亦有療效。
4.吹口哨美容吹口哨既能消除緊張情緒,也能促進麵部血液循環。
5.木魚養生法敲木魚是最常見的佛樂,對植物神經紊亂、老年癡呆症有程度不同的治療作用。每日10~20分鍾,持之以恒,必有效果。
6.鍾鼓祛病法古代遇瘟疫敲鍾打鼓能驅除病魔的說法,現代科學已經證實,鍾鼓震動頻率與波長能使病媒生物死於非命,並振奮人心,祛病驅邪。
7.大提琴療法因其音色“人性化”,容易感染情緒,對高血壓、神經衰弱、老年憂鬱症均有一定療效。
8.指揮健身法音樂指揮家長壽,與其在指揮中“提氣”及精神興奮、快樂有關。選擇自己理解的音樂作品,模擬指揮,能有效地增進身心健康。
日常生活中的小動作也健身
1.晨起醒時不必立即起床,可先伸個懶腰,舒展身體各部位關節;再閉目叩齒36下,有利於健齒明目。
2.刷牙伴隨刷牙的節奏,將腳後跟抬起、落下,反複運動,既可使腳脖子得到鍛煉,也可防止小腿肚脂肪積聚。
3.梳頭盡可能將胳膊向上抬,既可活動肩部,又有利於身體曲線美;同時,緩慢而有序地梳理頭發,還可按摩頭部穴位,增進腦部的血液循環,使大腦清醒。
4.上下班如果是步行,應直背挺胸,以增強腹肌,挺直脊柱,舒展頸椎,此法尤為適合長期伏案的腦力勞動者。
5.乘車可做握拳運動。將拳頭迅速握緊,再放鬆展平,同時轉動手腕。此法可改善手指血液循環,增強手腕各部位韌帶的靈活性。
6.午休午休對緩解人體疲勞十分有益。午睡要防止受涼,也不宜睡的時間過長。睡前用手掌按摩腹部,有助消化,防治胃腸疾病。
7.看電視應盡可能舒展身體各部位關節,並且要經常改變看電視的姿勢,以解除疲勞、保護視力。但不宜坐得太近,時間也不宜過長。
8.睡覺睡前散步,用熱水泡腳,可促進睡眠;上床後可做提肛運動,用鼻吸氣,輕輕提肛稍停放鬆,緩緩呼氣。
十六要訣
1.發要常梳古人稱櫛發浴頭,能明目祛風,可使落發重生,變硬變黑。
2.麵要常擦古人稱浴麵拭擦神庭,能祛除外感之邪氣,使諸陽上升,血氣不衰,人老而麵紅潤,皺紋減少。
3.目要常運古稱運睛,能去內障外翳,糾正近視、遠視、老年花眼等。
4.耳要常彈古人稱鳴天鼓、掩耳彈枕等。能增強聽覺神經功能,防治耳聾、耳鳴。
5.口要常漱古稱唾液為胎食,又稱金漿玉液,是人身體內不可缺少之寶。唾液是消化液的一部分,有抗癌作用,要隨時咽下,以提神被氣養心,開胃健脾。
6.齒要常叩民間諺語雲:“淸晨叩齒三十多,到老牙齒不會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