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濁要常嗬古人稱為鼓嗬,能消積,去胸膈滿塞,排除濁氣,吸收清氣,加大肺活量。
8.胸要常擴古人稱擴氣,認為經常擴氣能保護心肺,使氣機通暢。
9.腹要常揉古人稱揉臍腹,能增加胃腸運動、消積、順氣。
10.腰要常活古人認為活腰能強腰固腎。
11.穀道常提古人認為提肛能提升陽氣,排除濁氣。
12.肢節常搖古人雲:“常搖肢節百骸,關節日趨靈活”。
13.腿膝常壓俗語說人老先老腿”,經常壓腿按揉膝蓋,常點足三裏,是中醫防老延壽之法。
14.肌膚常摩按摩,古人稱為幹沐浴,認為這種方法適用於全身各部肌膚,能使氣血流暢,肌膚光滑、榮潤。
15.足心常搓古人認為,湧泉為人之海底,常搓湧泉,能固腎暖腰,使諸陽上升,濁氣下降,提神健腦。
16.二便常禁言古人認為便中應閉目禁言,守神入舍,氣不能散。
養生隨著性格來
根據不同性格選擇適合自己的科學養生方法,並通過積極的養護和鍛煉,即能起到怡情養性之效果。
1.安定型安定型性格的人平穩、安然。弱點是身體贏弱,緘默寡言,易患呼吸係統疾病。安定型性格的人養生重在調節起居,慎房事。飲食方麵宜食青菜、番茄、胡蘿卜、豆製品、烏雞等以調脾益肺,滋陰壯陽;忌吸煙,慎飲酒及辛辣食物。可多參加些輕鬆愉快的活動。
2.易變型這種人活躍、反應快,容易接受新鮮事物。弱點是性情浮躁、多變,做事馬虎,常嫉妒,易生是非。養生之道,重在正思慮,靜神誌,應加強自我意識鍛煉和修養,多從事交往、行善的活動。飲食方麵宜用一些牛奶、雞和瘦肉之類含蛋白質較高的動物食品。在膳食中,還需注意適當增加一些維生素B1、B12、C和鐵質等補血物質。並要注意低鹽和降低膳食中的膽固醇含量。
3.靈活型靈活型性格的人開朗豁達,適應性強。弱點是多言耗精,多食傷脾;多動損神;脾胃常失保養,易患消化係統疾病。養生重在凝神靜誌,忌狂飲作樂,無事聊天。飲食方麵應做到“食宜早,宜緩,宜少,宜軟”,側重保養脾胃。保健以太極拳、舞劍為主,要養成既活潑又沉靜的良好習慣。
4.抑鬱型性格抑鬱的人內向,遇事易憂慮、偏激、自卑。情緒抑鬱的人,最易患肝膽疾病。抑鬱型性格的人要重在培養自己開闊、豁達的胸懷,多參加些積極向上、娛樂性較強的活動。飲食方麵,可酌量飲些酒,日常宜食用益肝氣之品。
5.興奮型興奮型性格的人剛急,弱點是膽大心不細,性情暴虐而易失控,常處於緊張狀態。此類性格的人易患心血管疾病。養生應重在涵養性情,培養冷靜、穩重的習性。少參加競爭性的體育活動和觀看頗有刺激性的藝術作品,常聽輕、雅、恬的音樂,並進行一些舒緩的體育鍛煉。飲食方麵忌貪辛辣,忌暴飲暴食、嗜酒,活動以太極拳為宜。
五穀雜糧的科學吃法
首先,應粗細兼備,混合食用,提髙主食的營養價值。有些人終年隻吃大米,也有人終年隻吃麵粉,這樣的吃法都不好。最好是既吃米又吃麵,還要吃些粗雜糧,以獲得全麵營養。比如,米、麵蛋白質中缺乏賴氨酸、色氨酸,將幾種糧食混合食用,就能使生理效能較低的蛋白質在氨基酸上取長補短。這種吃法在營養學上叫“蛋白質互補”。比如,大豆富含賴氨酸,在穀類糧食中補充適量大豆,可大大縮小賴氨酸的不足,提髙糧食蛋白質的營養價值。各種豆類、蕎麥、蓧麥、髙粱、小麥和薯類都是蛋白質互補的好原料。
其次,要提高粗糧的食用品質,調劑口味,最常用的方法是粗糧細做。比如,用粗細糧混合製作金銀花卷、雜合麵條、雜合麵煎餅、雜合麵窩頭、栗子麵饅頭、小米麵饅頭等,還有很多幹稀搭配的科學方法,如油條配豆漿,饅頭、花卷配玉米粥或小豆、小米粥、窩頭、發糕配麵湯或大米粥等。這樣即可增加食欲、提高人體消化率,又可提高蛋白質的營養價值c隨著食品科技的發展,新開發的多種雜糧食品很受消費者歡迎,如蕎麥食品等,都是營養價值高,易消化的優質食品。
五穀雜糧能提髙人體所需的大部分蛋白質,但質量不太好,而肉、蛋、奶副食品含有優質蛋白質,可彌補主食的缺陷。包子、餃子、餛飩、豆沙包等是蛋白質互補的理想吃法,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基礎上應提倡這種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