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抽象繼承。
問:什麼叫“抽象繼承”?
答:就是把先秦諸子的思想,從他們提出這些思想的具體環境和原因中抽離出來,隻繼承其中的合理部分。比如孔子講“仁愛”,是為了維護等級製度。但仁愛本身並不錯,我們就要仁愛,不要等級製度。又比如韓非講“公平”,是為了保證君主獨裁。但公平本身並不錯,我們就要公平,不要君主獨裁。也就是說,我們在繼承先秦諸子這筆寶貴遺產時,必須“洗去”他們身上時代和階級的烙印,隻留下合理的內核和普遍適用的東西。
問:對他們所有的思想,都隻能“抽象繼承”嗎?
答:是的。因為“濤聲依舊,不見當初的夜晚”。
問:什麼意思?
答:先秦諸子提出的問題,比如如何治國,如何做人,至今還在困擾著我們,這就叫“濤聲依舊”。今天的社會,與當時的社會,早就“不可同日而語”,這就叫“不見當初的夜晚”。那麼請問,今天的你我,還能重複“昨天的故事”嗎?
問:不能重複,又怎麼辦?幹脆不上這客船?
答:船還是要上的,隻不過得“蕩起雙漿”。
問:什麼“雙漿”?
答: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
答:抽象繼承。
問:什麼叫“抽象繼承”?
答:就是把先秦諸子的思想,從他們提出這些思想的具體環境和原因中抽離出來,隻繼承其中的合理部分。比如孔子講“仁愛”,是為了維護等級製度。但仁愛本身並不錯,我們就要仁愛,不要等級製度。又比如韓非講“公平”,是為了保證君主獨裁。但公平本身並不錯,我們就要公平,不要君主獨裁。也就是說,我們在繼承先秦諸子這筆寶貴遺產時,必須“洗去”他們身上時代和階級的烙印,隻留下合理的內核和普遍適用的東西。
問:對他們所有的思想,都隻能“抽象繼承”嗎?
答:是的。因為“濤聲依舊,不見當初的夜晚”。
問:什麼意思?
答:先秦諸子提出的問題,比如如何治國,如何做人,至今還在困擾著我們,這就叫“濤聲依舊”。今天的社會,與當時的社會,早就“不可同日而語”,這就叫“不見當初的夜晚”。那麼請問,今天的你我,還能重複“昨天的故事”嗎?
問:不能重複,又怎麼辦?幹脆不上這客船?
答:船還是要上的,隻不過得“蕩起雙漿”。
問:什麼“雙漿”?
答: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