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麵食有哪些種類?
佛家麵食的曆史也非常悠久,其作為佛家佛餐中獨具特色的種類之一,不僅完善了佛家飲食體係,更增添了諸多富有佛法和健康的意義,成為佛家佛餐中重要的一部分。
佛家麵食是在民間麵食的基礎上進行了選擇性的增刪、改進之後逐漸形成的,其種類豐富,發展至今天已經成為了一個龐大的食物體係。佛家麵食的基本品種有餅、糕、餃、棕、麵等,改進的品種有蜜糕、粟糕、糍糕、寬糕等;創新的品種有薄脆、麻團、五福餅、卷煎餅、撥魚、水團、河漏、角子等,並還在各種歡喜日和節日中有春餅、粽子、重陽糕、涅粲兜、如意圓等。
現代佛家麵食的品種空前豐富,並且製作精致,風味獨特,不僅流傳於寺院內部,並且在社會上也享有盛名。其中比較有名的有河北趙州雲門寺雲門餅、浙江天台餃餅筒和天台十景糕、福建南普陀蓮花齋餅、江蘇南京南門外報恩寺軟香糕和揚州大明寺香煎藕餅、四川峨眉山峨秀糕、遼寧阜新喇嘛糕等。除此之外,浙江杭州靈隱寺的齋點也是天下聞名的佛家佛餐,而上海玉禪寺現在已有二百多種素點心和素麵,品種也不再是過去的單一模式,而是發展創新成為多個品種,如素雞麵、什錦麵、辣醬麵、雙菇麵等。
下麵就幾種著名的佛家麵食予以介紹。
(1)天台餃餅筒據傳天台餃餅筒為濟公所創立,其在天台山國清寺修行時見每次餐後都留下許多殘羹剩飯,因此就將其收攏,用麵皮包攏起來以供下餐食用,此舉為眾僧推崇,受到廣泛歡迎,此後便流傳下來,逐漸成為人們在歲末佳節時用於敬神祭祖的祭品。餃餅筒的製作方法簡單而不失考究,餃餅皮為麥粉,上撒紅糖,再放上各種菜料,卷成圓筒,刷油後烤至焦黃即可。
(2)天台十景糕由於原來此種糕上印有天台山上的十景圖案,故得“十景糕”之名,後又稱為“什錦糕”。天台什錦糕的喜慶色彩濃烈,並且品種多樣,有元寶糕、麥果等。元寶糕是捏成“山”字形的粉團蒸製而成,用於嫁娶、做壽、祭敬神明的儀式;麥果是將壓扁的麥粉團放在鍋上烤,待其一側鼓脹起來呈小包即可,隨後切成菱形,用於施喂四方的鬼神。
(3)阜新喇嘛糕其為阜新蒙古族的傳統糕點之一,被列入地方八大美食之一。據傳是由早先的喇嘛所創製。主要原料為麵粉和白砂糖,輔料包括青紅絲、桂花、瓜子仁等,烤製而成,具有色澤潔白、口感鬆軟、味道香甜等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