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臘八粥有哪些品種工藝
由於地區不同,各地盛產、便於收集的糧食和果品也有所不同,因此各地用於製作臘八粥的原材料也不盡相同,帶有明顯的地域特點。
臘八粥具有補益氣血、延年益壽的功效,亦稱作七寶五味粥、五味粥、佛粥等。古人書中列舉了不同的製作材料,《燕京歲時記》中記載是由黃米、白米、江米、小米、棱角米、栗子、紅豇豆、棗泥、桃仁、杏仁、瓜子、花生、鬆子等雜煮而成。《百丈清規》中的記載則是由紅小豆為主料並混合五穀眾味熬製而成的,因此又稱為紅槽粥。大致來說,臘八粥的原料主要是由粳米、小米、玉米、糯米、黃米、高粱米等各色米,和綠豆、豌豆、赤豆、大豆等各種豆以及紅棗、杏仁、百合、蓮心、鬆子、花生、核桃、桂圓、白果等各種果,還有蜜餞、蔬菜等製作而成的。
具體來說,臘八粥的品種豐富多樣,按製作材料來說可有粗細之分,按地域來說可有南北之分,按味道來說則有甜鹹之分,並且每種又各自衍生出多種花樣。如有些地方的臘八粥是用豇豆、木耳、金針菇、豆腐、糯米等製成的,也有用銀杏、紅棗、薑桂、蓮子、花生、鬆子、紅糖、糯米及十餘種幹果混製而成的具有滋補氣血、溫暖手足的臘八粥,這些屬於“細臘八”。而過去老百姓們用粳米、黃豆、豆腐、蠶豆、胡蘿卜、荸薺、青菜等煮成的臘八粥則稱作“粗臘八”。
除此之外,臘八粥還有南北之分。產米較少的北方地區將臘八粥變異為臘八麵,即自己手擀麵條,用各種蔬果製成臊子隔天淋於其上。潼關一帶則加入大量辣椒麵,取“臘”“辣”諧音,而稱其為“臘八湯麵”。陝西、河南等中原地Ⅸ喜歡將珍珠米、薏仁米、黏秫米、臘肉、羊肉等多種食材加入其中,味道多偏辣味;而一些盛產玉米的地區則以玉米取代稻米而製成“臘八麥仁”。
在北方地區,人們通常習慣於食用帶甜味的臘八粥,因此多放紅糖。而在南方,除了有甜味的臘八粥之外,還有用薺菜、木耳、棱角、瓜子、白果、青菜、黃花、火腿、荸薺、栗子、桂皮等合製並加鹽的“鹹臘八粥”;江蘇地區則加入青菜和油做成鹹粥;蘇州的鹹味臘八粥要加入荸薺、核桃仁、芡實、栗子、青菜、茨菰、鬆子仁、紅棗、木耳、金針菇等材料。
另外,宦官貴族、商賈名望等大戶人家的臘八粥製作還非常之考究,不僅材料豐富,除了有紅棗、核桃、杏仁、桂圓、葡萄幹、菱角、紅豆、蓮子、栗子、鬆仁、榛子、白果、青絲紅絲、花生等二十餘種配料之外,還要將果品雕刻成圖案或人、動物的形狀,精美絕倫而栩栩如生。這種臘八粥不僅味道鮮美可口,而且還從感官上帶來了莫大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