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大師偈子
在唐朝的時候,著名的寒山大師看到一個俗家人娶媳婦,這新娘原是他的老祖母轉世,同時再看到坐在筵席上飲酒食肉的來賓,原是過去他家裏的牛馬,而鍋裏的豬羊魚肉,都是他們家的六親眷屬轉生。大師看了,可憐六道凡夫眾生,不明因果,顛倒妄為,不禁悲從心起,號啕大哭,唱出了一個偈子:“六道輪回苦,孫兒娶祖母,牛羊席上坐,六親鍋內煮”
佛教認為殺生和食肉,都是惡業,惡業就會遭惡報,而佛餐者不受惡報。《楞伽經》說得好:“為利殺眾生,因財網諸肉,二俱是惡業,死墮叫地獄,若無教想求,則無三淨肉,彼非無因有,是故不應食。”殺生的罪報,依《華嚴經》說,決定墮落地獄、畜生、餓鬼中,三途受罪完了,轉生為人,還得受二種惡報,一者短命,二者多病。
佛教認為病是因果業報的表現,它們能破壞人的精神,氣身或肉體,這時人就得病了。以佛教觀點看吃肉,殺生引起的病。吃肉可能引起肝硬化,肝癌,可能是貪吃肉或其他生物引起病變。雖然吃肉並非殺生,但精神層次上易累積而成為邪氣和業障造成疾病。佛家認為一些人長年頭痛,如果不是頭部血管病變或血壓過高的生理現象,就有可能是造太多殺業引起的。所以佛家人主張不吃肉不殺生,這樣可以業報為自己積福,同時也可以享受到身體的康健。
暴食奢食無益
一次,一位禪師去旅遊,在餐館用餐時,一個人向他請教:“無是指什麼?”禪師麵前放有一壺水,他一口氣將它喝光,然後對那個人說:“空肚子的時候,什麼東西都好吃。”他還告訴那個人不要遷就自己的嗜欲,因為肚子是沒有太多欲求的,它隻要有“飽”了的感覺就行了,而吃得太多,反而會壞事。
確實如禪師所說的那樣,一天富翁宣布說,他預備了二十個饅頭,能將饅頭全部吃光的,可以得到重賞,一位年輕小夥子聽了以後,大起貪念,就答應吃下這二十個饅頭。當他吃饅頭時,簡直是在殘酷折磨他的肚子,須知:他的肚子頂多不過三個饅頭就可以滿足了。當他好不容易吃到第二十個饅頭時,竟因肚子撐不下而暈倒在地,無法動彈,差點一命無常。
暴飲暴食對身體是非常有害的,更不用說養生了。因而,要想長壽,過健康的生活,就必須摒棄奢糜的浮華,節製飲食,這對健康也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