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放下藥瓶治療這些病可以先不吃藥(二)(3 / 3)

肩周炎的危害

1.製動:肩關節的活動減少,尤其是上肢長期靠在身旁,垂於體側,被認為是肩周炎最主要的誘發因素。製動一般發生在外傷或手術以後。不僅肩部或上臂骨折,外傷後過久地不適當製動也可造成肩周炎,而且有時甚至因為前臂,腕部骨折後應用頸腕吊帶懸吊,或是胸部石膏固定等原因減少了肩關節的活動也可造成肩周炎。

2.肩關節內在病變:肩關節本身變性性疾病,尤其是局部軟組織退行性改變,可由於疼痛限製肩關節運動造成肩周炎。最常見導致肩周炎的軟組織退行性疾病是肌腱炎和腱鞘炎,其次是撞擊綜合征和肩峰下損害。這些疾病可因為進一步造成肌腱、肩袖、滑囊、關節囊的損害、粘連、攣縮等病理改變而導致肩周炎的發生,此外,肩部的損傷有時甚至是微小的損傷,也極有可能成為肩周炎的起因。

3.鄰近部位的疾病:常見的鄰近部位病變為頸椎疾患。有相當多的研究結果表明,有頸椎疾患的病人發生肩周炎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而且肩周炎病人也常伴有同側頸椎側屈和旋轉功能明顯下降的現象,頸椎疾患誘發肩周炎的原因還不太清楚,可能原因是由於脊神經根受刺激後肩臂部疼痛或肌肉痙攣造成的肩部活動減少,或頸椎疾患的神經係統功能失調,特別是自主神經受累所造成,因此,在鑒別診斷或判明是否是由頸椎疾患導致的肩周炎時要慎重。其他鄰近部位的疾病還包括心髒病,肺部結核,膈下疾病等。

借助自然力量輕鬆遠離肩周炎

一、抖空竹療法

抖空竹的動作主要是上肢運動,對肩部的鍛煉比較明顯,有利於疏通肩臂經脈,促進這個部位的氣血運行,進而達到防治肩周炎的功效。抖空竹也是全身的運動,靠四肢的巧妙配合完成的,玩者用上肢做提、拉、抖、盤、拋、接,下肢做走、跳、繞、落、蹬,眼做瞄、追,腰做扭、隨,頭做俯、仰、轉等動作,腰腹部的肌肉、經脈得到了“按摩”。

二、猴子梳頭

雙手交替由前額、頭頂、枕後、耳後,向前、縱向繞頭一圈,類似梳頭動作,每次可15~20次,每天3~5次。

三、喜鵲展翅

站立,上肢自然下垂,雙臂伸直,手心向下緩緩向上用力抬起,到最大限度後停10秒鍾左右,然後回到原處,反複進行。

四、手指爬牆

麵對牆壁,兩足分開與肩同寬。上肢前伸,手指做爬牆運動,由低逐漸增高,使肩臂肌肉有牽拉感,重複10次,堅持練習。

五、老薑兌酒

老生薑300克、60度高粱酒100毫升,先將生薑洗淨搗成泥,炒熱,入白酒調勻,再微炒片刻,敷於紗布上,熱敷肩周疼痛部位,每天晚上敷1次。

六、拔罐療法

拔罐治療肩周炎常選用的穴位有:肩井、肩、肩前、肩貞、天宗等穴位。每次選兩個穴位,交替使用。

七、刮痧療法

刮痧治療肩周炎常選用的經絡有:手臂外側的肺經、大腸經。每周可刮1~2次。

八、光療法

在家可用紅外線燈或白熾燈(鎢絲燈泡)照射肩部不適處。照射距離可依據光的強度調節,一般的距離為30~60厘米,以病人有舒適的熱感為度;照射時間通常以15~30分鍾為宜。

九、水療法

較長時間進行溫水浸浴,可使肌張力減低,疼痛痙攣減輕;水的靜壓作用可改善血液、淋巴液的回流;浮力作用則更適於有運動功能障礙者的鍛煉。浸浴的同時,可緩慢地進行肩臂外展、內收、內旋等功能活動。水療溫度宜在37℃~42℃。每次浸浴20~30分鍾,每日浸浴1次,10次為1個療程。

十、飲食療法

1.蛇肉湯

【原料】烏蛇肉、胡椒、生薑、食鹽各適量。

【做法】燉湯,肉湯同食,每日2次。

【功效】具有補虛、祛風、散寒之效。適用於肩周炎晚期而體虛,風濕阻絡者。

2.白芍桃仁粥

【原料】白芍20克,桃仁15克,粳米60克。

【做法】先將白芍水煎取液,約500毫升;再把桃仁去皮尖,搗爛如泥,加水研汁,去渣;用二味汁液同粳米煮為稀粥,即可食用。

【功效】具有養血化瘀、通絡止痛之效。適用於肩周炎晚期瘀血阻絡者。

第七節 肺炎患者的自然療法

肺炎的主要症狀及原因

肺炎是指終末氣道、肺泡和肺間質的炎症。其症狀主要有發熱、呼吸急促、持久幹咳,可能有單邊胸痛,深呼吸和咳嗽時胸痛,有小量痰或大量痰,可能含有血絲。幼兒患上肺炎,症狀常不明顯,可能有輕微咳嗽或完全沒有咳嗽。應注意及時治療。

多種細菌均可引起肺炎,但絕大多數肺炎是由肺炎鏈球菌引起的,其中以Ⅲ型致病力最強。肺炎鏈球菌為革蘭陽性球菌,有莢膜,其致病力是由於高分子多糖體的莢膜對組織的侵襲作用。肺炎鏈球菌為口腔及鼻咽部的正常寄生菌群,若呼吸道的排菌自淨功能及機體的抵抗力正常時,不引發肺炎。當機體受寒、過度疲勞、醉酒、感冒、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等使呼吸道防禦功能被削弱,細菌侵入肺泡通過變態反應使肺泡壁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強,漿液及纖維素滲出,在富含蛋白的滲出物中細菌迅速繁殖,並通過肺泡間孔或呼吸細支氣管向鄰近肺組織蔓延,波及一個肺段或整個肺葉。大葉間的蔓延係帶菌的滲出液經葉支氣管播散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