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搓臉頰】
從下頜部沿耳前搓至顴骨附近,反之再搓,反複20~30次;再用雙手四指指腹從印堂穴(位於前額,兩眉頭連線的中點)沿眉弓分別抹至雙側太陽穴,手法要輕柔。印堂穴、太陽穴都是經外奇穴,以溫熱法刺激這兩個穴位,可起到明目通竅、醒神的作用,對緩解高血壓引起的頭痛、眩暈等症狀療效較好。
【搓耳垂】
雙手掌輕握雙耳郭,先從前向後搓49次,再由後向前搓49次,以使耳郭皮膚略有潮紅,局部稍有烘熱感為度。每日早、晚各一次,搓後頓有神誌清爽、精力倍增、容光煥發的感覺。若患有某些慢性疾病,在搓耳之後,還應搓相應區域,如高血壓者,用拇指搓耳輪後溝,向下搓時用力稍重,向上搓時用力稍輕;低血壓者,用力搓的程度恰好與高血壓相反。若患腰腿酸痛者,用拇指從上向下搓捏耳舟區域。不過,食指用力稍重,拇指僅扶持而隨食指滑動,如此搓捏49次。若失眠或夜深難眠者,在臨睡前,食指搓壓雙耳三角窩區,每次持續1~3分鍾,有望獲得滿意而香甜的睡眠。
【搓鼻翼】
發生鼻炎的主要原因是鼻黏膜敏感、鼻腔的免疫能力降低。每天早晚用冷水洗鼻有利於增強鼻黏膜的免疫能力,是防治鼻炎不錯的辦法。用冷水洗鼻子的時候,順便揉搓鼻翼可改善鼻黏膜的血液循環,有助緩解鼻塞、打噴嚏等過敏性鼻炎症狀。
【搓腹部】
人體腹部為“五髒六腑之宮城,陰陽氣血之發源”;脾胃為人體後天之本,胃所受納的水穀精微,能維持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脾胃又是人體氣機升降樞紐,隻有升清降濁,方能氣化正常,健康長壽快樂。現代醫學認為,揉腹可增加腹肌和腸平滑肌的血液流量,增加胃腸內壁肌肉張力及淋巴係統功能,使胃腸等髒器的分泌功能活躍,從而加強對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明顯改善大小腸的蠕動功能,可起到排泄作用,防止和消除便秘,對中老年人尤其必要。
【搓後腰】
雙手搓腰有疏通帶脈、強壯腰脊和固精益腎的作用。腰部為“帶脈”(環繞腰部的經脈)所行之所,特別是脊椎兩旁的後腰是腎髒所在位置。腎喜溫惡寒,常按摩能溫煦腎陽、暢達氣血。兩手對搓發熱後,緊按腰眼處,稍停片刻,然後用力向下搓到尾閭部位(長強穴)。每次做50~100遍,早晚各做1次。
【搓腳心】
搓腳心就是推搓湧泉穴,俗話說:“若要老人安,湧泉常溫暖。”湧泉穴位於足底部,在足前部凹陷處,當第2、第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br3處,為全身腧穴的最下部,乃是人體十二經脈腎經的首穴。湧泉穴在人體養生、防病、治病、保健等各個方麵均顯示出它的重要作用,怕冷、腎虛、沒力氣、精神不振的老年朋友尤其適用。據臨床應用觀察,如果每日堅持推搓湧泉穴,可使老人精力旺盛,體質增強,防病能力增強。
【搓臉頰】
從下頜部沿耳前搓至顴骨附近,反之再搓,反複20~30次;再用雙手四指指腹從印堂穴(位於前額,兩眉頭連線的中點)沿眉弓分別抹至雙側太陽穴,手法要輕柔。印堂穴、太陽穴都是經外奇穴,以溫熱法刺激這兩個穴位,可起到明目通竅、醒神的作用,對緩解高血壓引起的頭痛、眩暈等症狀療效較好。
【搓耳垂】
雙手掌輕握雙耳郭,先從前向後搓49次,再由後向前搓49次,以使耳郭皮膚略有潮紅,局部稍有烘熱感為度。每日早、晚各一次,搓後頓有神誌清爽、精力倍增、容光煥發的感覺。若患有某些慢性疾病,在搓耳之後,還應搓相應區域,如高血壓者,用拇指搓耳輪後溝,向下搓時用力稍重,向上搓時用力稍輕;低血壓者,用力搓的程度恰好與高血壓相反。若患腰腿酸痛者,用拇指從上向下搓捏耳舟區域。不過,食指用力稍重,拇指僅扶持而隨食指滑動,如此搓捏49次。若失眠或夜深難眠者,在臨睡前,食指搓壓雙耳三角窩區,每次持續1~3分鍾,有望獲得滿意而香甜的睡眠。
【搓鼻翼】
發生鼻炎的主要原因是鼻黏膜敏感、鼻腔的免疫能力降低。每天早晚用冷水洗鼻有利於增強鼻黏膜的免疫能力,是防治鼻炎不錯的辦法。用冷水洗鼻子的時候,順便揉搓鼻翼可改善鼻黏膜的血液循環,有助緩解鼻塞、打噴嚏等過敏性鼻炎症狀。
【搓腹部】
人體腹部為“五髒六腑之宮城,陰陽氣血之發源”;脾胃為人體後天之本,胃所受納的水穀精微,能維持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脾胃又是人體氣機升降樞紐,隻有升清降濁,方能氣化正常,健康長壽快樂。現代醫學認為,揉腹可增加腹肌和腸平滑肌的血液流量,增加胃腸內壁肌肉張力及淋巴係統功能,使胃腸等髒器的分泌功能活躍,從而加強對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明顯改善大小腸的蠕動功能,可起到排泄作用,防止和消除便秘,對中老年人尤其必要。
【搓後腰】
雙手搓腰有疏通帶脈、強壯腰脊和固精益腎的作用。腰部為“帶脈”(環繞腰部的經脈)所行之所,特別是脊椎兩旁的後腰是腎髒所在位置。腎喜溫惡寒,常按摩能溫煦腎陽、暢達氣血。兩手對搓發熱後,緊按腰眼處,稍停片刻,然後用力向下搓到尾閭部位(長強穴)。每次做50~100遍,早晚各做1次。
【搓腳心】
搓腳心就是推搓湧泉穴,俗話說:“若要老人安,湧泉常溫暖。”湧泉穴位於足底部,在足前部凹陷處,當第2、第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br3處,為全身腧穴的最下部,乃是人體十二經脈腎經的首穴。湧泉穴在人體養生、防病、治病、保健等各個方麵均顯示出它的重要作用,怕冷、腎虛、沒力氣、精神不振的老年朋友尤其適用。據臨床應用觀察,如果每日堅持推搓湧泉穴,可使老人精力旺盛,體質增強,防病能力增強。
四、藥枕療法
合歡花60克,石菖蒲50克,燈芯草30克,白檀香15克,生龍齒50克,葛根60克,靈磁石100克。上藥共研粗末,和入冰片8克(單獨包),裝入50厘米×40厘米的布袋內,縫紉後鋪上枕巾。一般3個月更換一次藥物。(友情提示:為保證使用效果和對證使用,請您使用前最好谘詢有經驗的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