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祛疾延壽兩雙全,自然而然享天年(二)(2 / 3)

此外,清明以後萬物複蘇,自然界陽氣逐漸升發,這個時候蕩秋千,可促進人體陽氣的升發,有助於氣血經脈的正常運行,對機體健康的維護非常有幫助。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蕩秋千前,一定要充分做好準備活動,肩關節、腰髖部都要舒展開。有恐高症、暈船或暈車的人在蕩秋千時要慎重。患有心髒病、高血壓等病症者,也不宜多做蕩秋千運動,以免發生意外。

第九節 放放風箏也養生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青煙。兒童放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這是我國清代著名詩人高鼎所作《村居》中的詩句,詩中描寫了詩人居住在鄉村時見到的春日景象和放學後孩子們放紙鳶(風箏)的情景。如今,無論是城市的廣場公園,還是鄉間的草場村落,經常能看見放風箏的人,放風箏也已成為我國民間百姓喜愛的文娛活動和養生方法。

放風箏能增強體質,疏泄內熱

春天放風箏,對人的身體健康非常有益。傳統中醫認為,放風箏者沐浴和煦的陽光和春風,能疏泄內熱,增強體質,史書《續博物誌》即有“放風箏,張口仰視,可以泄熱”之說。《抱樸子·內篇·別旨》中說:“或伸屈……或俯仰……或行臥,或倚立或躑躅,或徐步,皆導引(肢體運動與呼吸吐納相配合的一種健身治病的道教養生術)也。”而放風箏的過程中包括了“俯仰”、“倚立”、“徐步”、“吟息”等導引動作,所以,放風箏本身就是練習一套保健養生的“功法”。

現代保健醫學的研究也表明,在明媚的春光裏踏青放風箏,可以舒展筋骨,讓身體隨著放飛的風箏而不停地移動,從而活動四肢百骸。放風箏時,要動用手、腕、肘、臂、腰、腿、足等人體各個部位,使全身都能夠得到鍛煉,譬如當風箏上升、傾斜時,就需要奔跑、拉線、左右擺動等肢體活動;同時,由於盡情呼吸著新鮮空氣,吐故納新,能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改善血液循環狀態,從而獲得消除冬日氣血積鬱、祛病健身的功效;此外,放風箏時,雙眼麵對藍天,飛行的風箏千姿百態,可以消除眼肌疲勞,調節和改善視力,預防近視和弱視。

放風箏能健腦緩壓,調節情緒

據報道,近年來國外有些醫院、療養院采用“風箏療法”治療抑鬱症、神經衰弱、過度疲勞、視力減退、健忘失眠等,均收到了良好的療效。放飛風箏時,人的大腦處於高度集中狀態,這樣自然會消除人的內心雜念。仰望風箏的同時也在自然而然地感受著藍天白雲帶來的視覺享受,心胸自然就會感到開闊,壓力也自然會得到釋放。

放風箏也是一項健腦運動,因為放風箏需要手、腳、眼、腦並用,要求人的思維要敏捷。相對於人體其他組織器官,腦組織的功能非常旺盛,代謝率頗高。生理學研究表明,腦組織活動的能量主要靠葡萄糖氧化,而腦組織本身不能貯存糖,全靠血液供給;腦神經細胞對缺氧又特別敏感,其在單位時間內所需的氧氣是人體其他普通細胞的十倍。而在放風箏時,我們能有節奏地呼吸到充足、清新的氧氣,使腦細胞興奮、活躍起來,這對大腦本身就是一種無形的按摩,進而有效地改善大腦的功能狀態,大大提高大腦的工作效率,從而起到健腦提神,益智增慧的作用。

放風箏需注意安全

放風箏雖然是一項有益身體健康的活動,但老年人放風箏,一定要注意安全,防止意外事故發生。主要要做到以下三點:首先要選擇好場地。放風箏要避開交通要道,遠離高壓線路,同時放風箏要選擇平坦的場地,因為在放風箏的過程中,人經常要倒行,而且注意力多集中在空中,需要特別注意防止摔傷;其次要注意防曬保暖。放風箏中要注意風向與太陽的關係,根據天氣變化做好皮膚和身體各器官的保護,尤其要注意防止太陽光反射對眼睛造成的傷害。

春季乍暖還寒,老年人要注意氣候變化和適當的運動量,既要防曬,也要防止因長時間站立導致風寒入侵;最後要注意放風箏時仰頭時間不宜過久。放風箏不得不長時間仰頭,但保持同一個姿勢時間太久,容易造成頸肩部肌肉緊張,疲勞,加重病情。因此,老年人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調節參與運動的時間,運動前還應充分活動頸項部。同時,有椎動脈供血不足者在參與此項運動時,要盡量避免突然轉頭,防止椎動脈供血不足而發生腦血管意外。

第十節 童年遊戲也能健身防病

很多上班族每天麵對著幹不完的工作,常常是隻有招架之功,而無放鬆之閑。雖然去健身房或者旅遊是不錯的放鬆選擇,但是繁忙的工作和生活總是讓白領們沒有空暇。筆者發現,南京寫字樓裏很多白領的健身方法其實很簡單,而且省力省錢省時間,就是玩玩童年遊戲,不信?您隨我來看看:

預防腰椎病來個丟沙包

大家還記得丟沙包吧?要三個人玩,非常訓練敏捷性。中間的人若被沙包打著算白打,直到能用手抓住“打手”扔過來的沙包,才能結束遊戲。

這種遊戲有助於腰部的鍛煉,閃轉騰挪間不知不覺就鍛煉了腰部肌肉。

怕長“蚯蚓腿”試試跳房子

跳房子可謂是最廉價的遊戲,隻要一支粉筆,一塊石頭就可以玩。在地上畫出大大小小的格子,然後按照格子的單雙,一邊前進,一邊把石塊踢到正確的格子裏,出界或者跳錯了格子都算失敗。孔教授指出,這種遊戲有助於鍛煉腳的控製力,能有效預防下肢靜脈曲張,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蚯蚓腿”。

經常握鼠標玩玩翻交

還記得翻交嗎?是兒童熱愛的一種遊戲,名稱不一,有的地方叫翻棉條、翻牛槽、翻桄子、翻繩、翻線、攀撐子。兩人遊戲,隻需三尺左右的線繩一根,一人用兩手撐線圈,通過勾線挑轉,可翻成各種不同的形狀。最常見的有:兩扇門、雞腚眼、十字花、井字、房子、剪子股、麵條、花手絹等。孔教授指出,該遊戲可鍛煉手指的靈活性,對經常握鼠標的職場人士而言是個不錯的保健小遊戲,能有效預防“鼠標手”。

預防肩周炎擲擲紙飛機

玩過紙飛機的讀者朋友都知道,它可能是航空類折紙手工中的最常見形式,航空類折紙手工屬於折紙手工的一個分支。由於它是最容易掌握的一種折紙類型,所以深受初學者乃至高手的喜愛。最簡單的紙飛機折疊方法隻需要6步就可以完成。在投擲紙飛機的過程中,你的肩部肌肉能夠得到充分舒展,進而能有效預防肩周炎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