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此文而言,這樣處理也許會更好:讀此文前,“我”對自己抄同桌作業一事並沒覺得“羞愧”和“後悔”,相反,當媽媽批評“我”時,“我”還和媽媽頂撞。讀了此文後,“我”才覺得自己錯了……這樣寫,才能突出“讀後”的“作用”。
簡單地說,寫好讀後感要記住六個字:引用(概述原文內容)、聯想(聯係自己的實際)、作用(寫清讀後起到的作用)。
六一節的禮物
黑龍江省阿城市回民小學祁鑫鑫
六一節快到了。
爸爸問大剛:“大剛,今年六一節我送你什麼禮物呀?”
大剛想了想說:“我想在六一節那天用您送給我的禮物為班級做一件有益的事情,留個紀念。”
①爸爸問:“你想要什麼樣的禮物,為班級做一件有益的事情呀?”
②大剛摸了摸後腦勺,認真地說:“我們班辦了一個圖書角,有很多同學都把自己的書捐了出來,可是教室裏沒有書架,書擺得那(哪)都是……您就送我一個書架吧,這樣就不會到處亂放了,教室也顯得幹淨了。”爸爸答應了。
③第二天(六一節那天),爸爸買了一個④非常精致的書架送到大剛的班級。老師介紹完事情的經過後,號召大家向大剛學習。大家用熱烈的掌聲向大剛表示感謝。
①畫線部分應該刪去。注意:語言描寫越簡潔越好!
②動作描寫,好。這樣加入人物的動作描寫,比直接寫“大剛說”要好得多;注意:“那”是指示代詞,“哪”是疑問代詞,讀音不同,用法也不一樣,要注意這兩個詞的用法。另外,大剛的話有些囉唆了,畫線部分也不夠通順,應該去掉。
③這裏用“第二天”不妥,應該改為“六一節那天”。前麵交代是“六一節快到了”,而且大剛還說“我想在六一節那天用您送給我的禮物為班級做一件有益的事情,留個紀念”。顯然,大剛與爸爸對話的時間不一定是六一節的前一天,所以,應該去掉畫線部分,加上括號內的文字。
④用“非常精致”來修飾書架,就不如用顏色或大小來描寫一下書架好,因為“描寫”能給讀者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文章也會顯得更真實、更具體。⑤過一段時間,也有很多同學用自己的零花錢買書,為班級做有益的事。⑤結尾要表達“大剛的行動”所起的作用,這樣的思路是正確的,但是,作者沒有表達充分。改成:“在大剛的影響下,許多同學都主動為班級做好事,班級裏先後出現了‘小藥箱’、‘針錢包’、‘文具袋’等,還成立了‘愛心小分隊’呢。現在,班裏的同學人人都爭著做好事。”這樣會更好些。當然,結尾的內容應該與前文的內容相呼應。隻要能起到突出中心、深化主題的作用,就是好的結尾。
就此文而言,這樣處理也許會更好:讀此文前,“我”對自己抄同桌作業一事並沒覺得“羞愧”和“後悔”,相反,當媽媽批評“我”時,“我”還和媽媽頂撞。讀了此文後,“我”才覺得自己錯了……這樣寫,才能突出“讀後”的“作用”。
簡單地說,寫好讀後感要記住六個字:引用(概述原文內容)、聯想(聯係自己的實際)、作用(寫清讀後起到的作用)。
六一節的禮物
黑龍江省阿城市回民小學祁鑫鑫
六一節快到了。
爸爸問大剛:“大剛,今年六一節我送你什麼禮物呀?”
大剛想了想說:“我想在六一節那天用您送給我的禮物為班級做一件有益的事情,留個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