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與村上龍的對談集《Walk and Run》由講談社印行,作為“同時代的美國”係列隨筆發表《疲勞中的恐怖——史蒂芬·金》(載於《海》)。
9月,發表《被誇大的情況——圍繞越南戰爭的作品群》(同上)。
11月,發表《無政府主義——弗蘭西斯同〈地獄啟示錄〉》(同上)。
12月,同廣告詞撰稿人係井重裏合寫的《夢裏相會》,由冬樹社印行;《與朋友永久運動的終結》於《文學界》連載。
是年開始作為編委參與《早稻田文學》的編輯工作,為時一年半。《且聽風吟》由初中下一屆同學大森一樹搬上銀幕。◢思◢兔◢網◢
1982年 33歲
2月,《青心學院大學——麵臨危機的自治與基督教精神》於《朝日周報》連載,作為“同時代的美國”係列隨筆發表《反現代的現代性——約翰·阿賓格的小說》(載於《海》)。
5月,發表《都市小說的形成與發展——昆德拉與昆德拉以後》(同上)。
7月,發表《事先備好的犧牲者的傳說——吉姆·莫裏森/德阿茲》(同上)。
8月,發表《尋羊冒險記》(載於《群像》)和《下午最後的草坪》(載於《寶島》)。
10月,《尋羊冒險記》由講談社印行,該作獲“野間宏文藝新人獎”。
11月,發表《她的土中的小狗》(載於《昂》)。
12月,發表《悉尼的綠色長街》(載於《海》臨時增刊《孩子們的宇宙》)。
1983年 34歲
1月,發表《螢》、《燒倉房》(載於《中央公論》)。
2月,發表《E·T式地看〈E·T〉》(載於《中央公論》)。
4月,發表《作為符號的美國》(載於《群像》),短篇集《去中國的貨船》由中央公論社印行,發表《我打電話的地方》等7篇雷蒙德。短篇譯作(載於《中央公論》),發表《通過“沙灘男孩”長大的我們》(載於《Penthouse》)。
6月,發表《避雨》(載於《IN·pOCKET》)。由此至翌年10月隔月在該刊發表小品。
7月,雷蒙德短篇譯作集《我打電話的地方》由中央公論社印行。
9月,短篇集《袋鼠晴日》由平凡社印行。
10月,發表《遊泳池邊》(載於《IN·pOCKET》)。
11月,發表《關於穿製服的人們》(載於《群像》)。
12月,發表《盲柳與睡美人》(載於《文學界》),同插圖畫家安西水丸合寫的《象工廠的Happy End》,由CBS索尼出版社印行。
是年初次赴海外旅行,在希臘參加雅典馬拉鬆賽。
1984年 35歲
1月,發表《跳舞的小人》(載於《新潮》)。
2月,發表《出租車上的男人》(載於《IN·POCKET》),在《翻譯世界》連載《村上春樹的簡裝書生活》至6月號。
3月,同攝影師稻越功一合寫的《波畫波語》由文藝春秋社印行。
4月,發表《三個德國幻想》載於(《Brutus》)和《現在為了死去的女王》(載於《IN·POCKET》)
6月,發表《獵刀》(載於《IN·POCKET》)。
7月,《螢·燒倉房及其他》短篇集由新潮社印行,《村上朝日堂》由若林出版企畫社印行,發表《迪斯尼·威爾遜與加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