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聖法庭早年有一項傳統,後來也成了新生教會的慣例,如果受審者是名神父,那麼對話將以拉丁文進行。整個陪審團的五名樞機,隻有一人會真正開口提問。問題禮貌而正式,且總是選擇第三人稱措辭。審問完畢後,將有兩份筆錄交給受審者,分別由拉丁文和環網英文記錄。
宗教法官:德索亞神父艦長,他是否成功找到並拘留名為伊妮婭的孩子?
德索亞神父艦長:我的確接觸到了那個孩子,但沒有成功拘留她。
宗教法官:請解釋一下“接觸”在此種背景下表示的具體含義。
德索亞神父艦長:那艘搭載孩子離開海伯利安的飛船,曾兩度被我攔截。一次在帕瓦蒂星係,第二次在複興之矢。
宗教法官:這兩次未能成功羈押孩子的嚐試早已記錄在案,並已正式記入履曆。他是否認為,他飛船上經過特訓的瑞士衛兵不可能在孩子自殺前,及時強行突破,將孩子保護性拘留?
德索亞神父艦長:我當時的確是這麼想的。我覺得風險太大。
宗教法官:據神父艦長所知,負責實際登艙行動的那名瑞士衛兵高級指揮官——格列高利亞斯中士——是否同意取消該行動?
德索亞神父艦長:我不清楚格列高利亞斯中士在登艙行動撤銷之後持什麼意見。此前他堅持要執行。
宗教法官:神父艦長是否知道登艙行動中另外兩名士兵的意見?
德索亞神父艦長:當時他們想去。他們艱苦訓練了很長時間,已經準備就緒。但當時我的意見是,女孩意圖傷害自己,風險太大。
宗教法官:那麼,那艘逃亡飛船在進入複興之矢的大氣層前,他沒有攔截它,也是出自同一原因?
德索亞神父艦長:不。當時女孩說她要在星球上登陸。所有相關人員都認為,讓她這麼做,等她登陸後再把她拘留,似乎要安全得多。
宗教法官:那麼,前述飛船在接近複興之矢上不再運轉的遠距傳送門時,神父艦長卻命令艦隊和空軍的多艘飛船對其開火……此言是否屬實?
德索亞神父艦長:屬實。
宗教法官:那麼,他是否認為,這一命令不會傷及女孩?
德索亞神父艦長:不。我知道有危險,然而,當我意識到女孩的飛船是在朝遠距傳送門前進時,我堅定地相信,如果我們不把飛船擊落,就會讓她再次逃掉。
宗教法官:他是否知道,沿河的遠距傳送門在接近三個世紀的休眠之後,尚能自行激活?
德索亞神父艦長:不知道。隻是突然冒出的直覺,一種預感。
宗教法官:他是否慣於依直覺行事,冒攸關使命成敗的風險——何況該使命還由教皇陛下親自授予最高優先級——是這樣嗎?
德索亞神父艦長:我並非慣於執行教皇陛下親自授予的最高優先級使命。在我的飛船參與的幾次戰役中,我也曾依據自己的見解下達命令,雖然以我的經驗背景和接受的訓練來看,那些見解並不完全符合邏輯。
神聖法庭早年有一項傳統,後來也成了新生教會的慣例,如果受審者是名神父,那麼對話將以拉丁文進行。整個陪審團的五名樞機,隻有一人會真正開口提問。問題禮貌而正式,且總是選擇第三人稱措辭。審問完畢後,將有兩份筆錄交給受審者,分別由拉丁文和環網英文記錄。
宗教法官:德索亞神父艦長,他是否成功找到並拘留名為伊妮婭的孩子?
德索亞神父艦長:我的確接觸到了那個孩子,但沒有成功拘留她。
宗教法官:請解釋一下“接觸”在此種背景下表示的具體含義。
德索亞神父艦長:那艘搭載孩子離開海伯利安的飛船,曾兩度被我攔截。一次在帕瓦蒂星係,第二次在複興之矢。
宗教法官:這兩次未能成功羈押孩子的嚐試早已記錄在案,並已正式記入履曆。他是否認為,他飛船上經過特訓的瑞士衛兵不可能在孩子自殺前,及時強行突破,將孩子保護性拘留?
德索亞神父艦長:我當時的確是這麼想的。我覺得風險太大。
宗教法官:據神父艦長所知,負責實際登艙行動的那名瑞士衛兵高級指揮官——格列高利亞斯中士——是否同意取消該行動?
德索亞神父艦長:我不清楚格列高利亞斯中士在登艙行動撤銷之後持什麼意見。此前他堅持要執行。
宗教法官:神父艦長是否知道登艙行動中另外兩名士兵的意見?
德索亞神父艦長:當時他們想去。他們艱苦訓練了很長時間,已經準備就緒。但當時我的意見是,女孩意圖傷害自己,風險太大。
宗教法官:那麼,那艘逃亡飛船在進入複興之矢的大氣層前,他沒有攔截它,也是出自同一原因?
德索亞神父艦長:不。當時女孩說她要在星球上登陸。所有相關人員都認為,讓她這麼做,等她登陸後再把她拘留,似乎要安全得多。
宗教法官:那麼,前述飛船在接近複興之矢上不再運轉的遠距傳送門時,神父艦長卻命令艦隊和空軍的多艘飛船對其開火……此言是否屬實?
德索亞神父艦長:屬實。
宗教法官:那麼,他是否認為,這一命令不會傷及女孩?
德索亞神父艦長:不。我知道有危險,然而,當我意識到女孩的飛船是在朝遠距傳送門前進時,我堅定地相信,如果我們不把飛船擊落,就會讓她再次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