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不見得是真的不需要(1 / 2)

還有一種情況是消費者不急需,他們便利用拖延購買而進行的一種拒絕。這種情況,表明他是有購買意願的,隻是意願還不是很強烈而已,尚未達到促使他立即采取購買行動的程度。對付這種拒絕的最好辦法是,讓消費者意識到立即購買帶來的利益和延誤購買將會造成的損失。

另外,還有一種情況是,消費者由於沒有足夠的理由說“是”才說“不”的。在顧客尚未認識到商品的方便和好處之前,銷售員如果試圖去達成交易,那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誰也不願意隨隨便便地貿然購買而被人看作是傻瓜。在這種情況下,消費者缺少的是誠心實意的幫助。銷售人員應該幫助消費者認識到產品的價值,發現自己的最大利益,好讓他有充分的理由放心購買。

當然,消費者不購買也可能是他們真正不需要產品。所以銷售員一定要憑借敏銳的觀察力,或通過提出一些問題讓消費者回答,了解他們的需要之所在,以便真正滿足他們的需要。

金錢問題

一般來講金錢的多少將直接影響顧客的購買力,所以碰到自稱沒錢的消費者,理論上講還是有希望的。解決的辦法主要是摸清他的真實想法:是真的沒錢?還是目前錢不夠?還是對產品質量有顧慮?多站在消費者的角度想想,才能多促成一筆生意的成功。

此外,涉及到金錢的,還有一個價格問題。有關資料統計過,國外隻有5%的消費者在選擇產品時候僅僅考慮價格,而有95%的消費者是把產品質量擺在首位的。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產品質量也越來越看重了。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嫌產品貴肯定隻是表麵現象。自古就有“一分錢一分貨”之說,消費者之所以這麼講,肯定是認為產品不值這麼多錢,這個評估僅僅是他心理的評估。如果消費者不能充分認識到產品帶來的價值,他當然有理由認為產品根本不值這個價錢,永遠嫌貴那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所以銷售人員一定要在產品的價值上下工夫,讓消費者對產品的價值有全麵的了解。

時間問題

這是最常見的也是最沒辦法的一種拒絕方法,令銷售人員產生無比的挫折感。三天兩頭聯係,一句無時間就把你打入冷宮。有些銷售員會在這時候選擇放棄,認為消費者無誠意。但反過來想想,已經付出了這麼多,為何就不再多堅持一會兒。顯然,敢於這樣說話的消費者是有一定決定權的人,若一開始就被他的氣勢壓倒,在隨後的工作中將始終會有難以擺脫的心理障礙。應對這樣的消費者,就應該單刀直入,直奔主題而去。如果能在開始的幾分鍾引起他的興趣,就還有希望。當然如果消費者正在忙,或正在鬧市區,接聽電話也不大方便的話,就沒有必要再浪費時間,明智的選擇是留下資料和聯係方式,另約時間。

還有一種情況是消費者不急需,他們便利用拖延購買而進行的一種拒絕。這種情況,表明他是有購買意願的,隻是意願還不是很強烈而已,尚未達到促使他立即采取購買行動的程度。對付這種拒絕的最好辦法是,讓消費者意識到立即購買帶來的利益和延誤購買將會造成的損失。

另外,還有一種情況是,消費者由於沒有足夠的理由說“是”才說“不”的。在顧客尚未認識到商品的方便和好處之前,銷售員如果試圖去達成交易,那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誰也不願意隨隨便便地貿然購買而被人看作是傻瓜。在這種情況下,消費者缺少的是誠心實意的幫助。銷售人員應該幫助消費者認識到產品的價值,發現自己的最大利益,好讓他有充分的理由放心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