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不會在爭論中受益(2 / 3)

我的首要任務不是教帕特裏克·海爾如何與人進行交談,而是訓練他如何克製自己不要講話並且盡量避免口頭上的爭執。

海爾先生現在已經是紐約懷特汽車公司的一名明星推銷員了。他是如何成功的呢?下麵就是引自他的原話:“如果現在我進入一位顧客的辦公室,並且他說道:‘什麼?懷特汽車?它們可不怎麼樣!你白送給我,我都不要。我準備買某某牌汽車。’那麼我就會說:‘某某牌汽車確實不錯。如果你買那種汽車,無疑是明智的選擇。那家公司的產品質量不錯,銷售人員也很稱職優秀。’

“之後他就無話可說了,因為沒有和我爭論下去的必要了。如果他說某某牌的汽車是最好的,那麼我就會說,是的,是這樣,那麼他隻有住嘴不說了。既然我已經同意了他的觀點,那麼他就沒有必要整個下午都說‘某某牌汽車是最好的”。於是,我們就不再談論某某牌汽車,轉而開始跟他談懷特汽車的優勢了。

“若是把這事放在以前,當他說第一句話的時候,我很可能就已經大發脾氣了。我就會對某某牌汽車大加攻擊,那麼造成的結果是,我越是挑某某牌汽車的刺,我的顧客就越會賣力替它辯護,並且他越辯護,就越會堅信並喜愛我的競爭對手的產品。

“現在回想起來,我是如何真正開始推銷的呢?以前,我把許多時間都耗費在與人爭辯、抬杠上了。現在我已經可以緘口莫言了,這很是有效。”

正如睿智的本傑明·富蘭克林過去常說的:“如果你爭強好勝,喜歡與人發生爭執,並且善於反駁他人,那麼有可能你會取得一時的勝利,然而這樣的勝利是毫無意義的,因為你永遠也不會得到對方的好感。”

因此,自己好好想一想。到底哪個才是心中想要的,一次毫無實際意義的、表麵上的勝利,還是一個人的好感?二者是不可兼得的。

《波士頓謄本》曾經刊登了一首意味深長的打油詩:

這裏躺著的是威廉的屍首,

他死去時還固執己見——

他是對的,絕對的正確,

但當他匆匆離去時——

他是死的,正如他是錯的一樣。

當你與人發生爭論時,你可能是對的,絕對的正確。然而,對想要改變一個人的想法而言,那是徒勞的,正如你錯了一樣。

弗雷德裏克·帕森斯是一名所得稅高級顧問,曾經與一名政府稅務稽查員發生爭執,並激烈爭吵了將近一個時辰,原因是因為一項9000美元的賬目發生了問題。帕森斯先生認為這9000美元實際是筆壞賬,永遠也不會收上來,所以不應該征稅。“壞賬?你當我眼瞎!”稽查員諷刺道,“這稅非征不可。”

“這位稽查員非常冷漠,又傲慢又固執,”帕森斯在課堂上講述這段經曆時說道,“講事實、擺道理對他絲毫沒有作用,我們爭論的時間越長,他就越固執。所以最後,我決定轉變話題來避免爭執,並且給他些讚賞。

“我說道:‘我覺得與你所要處理的那些重要且困難的事務相比,我這件簡直不值一提。我自己也曾研究過稅務,但是我學到得都是書本上的知識。有時候,我真希望有一份跟你一樣的工作,那樣就可以學到更多知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