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斯·施瓦布手下有一位工廠經理,他的員工們無法完成既定的工作任務。“怎麼回事?”施瓦布問他道,“像你這麼有能力的經理,怎麼不能激發工人的幹勁,提高他們的工作效率呢?”
“我也不知道,”這位經理回答道,“我也曾對他們以利相誘,鼓舞激勵他們,我也曾起誓、詛咒,並且以處罰和開除相威脅。但都不起作用,他們就是不願意好好工作。”
當時正巧是白班下班,施瓦布管經理要了一支粉筆,然後走向離他最近的一名工人,問道:“你們白班今天生產了多少件產品?”
“6件。”
施瓦布二話沒說,就在地上寫了一個大大的數字“6”,之後就走開了。
當夜班的工人進來之後,看見了這個“6”,並詢問這是怎麼一回事。
“今天大老板來了,”白班的一名工人說道,“他問了我們今天生產了幾件產品,我告訴他說六件,然後他就在地下寫上了這個數字。”
第二天早上,施瓦布再次來到這家工廠,夜班工人已經將地上的“6”字抹去了,取而代之的是個大大的“7”字。
早上,白班的工人來上班時,當然看見了地上寫的大大的“7”,於是,他們就猜想夜班是要證明比他們強,是不是?好吧,他們也要給白班的人點顏色看看。他們投入十分的熱情,加倍努力,在那天晚上下班的時候,他們留給夜班一個大大的、神氣活現的“10”。從這以後,工廠的情況漸漸好轉。
不久,這家生產一度落後的工廠,比公司裏其他任何一家工廠生產得都要多。
整件事情的道理何在呢?
引用查理斯·施瓦布的原話,“使事情圓滿解決的辦法,”施瓦布說道,“就是激起競爭,我不是說那種卑鄙的、謀利的方式,而是好勝的欲望,超越對手的激情。”
超越對手的欲望!挑戰!拒絕鐵腕管製!這才是激勵鼓舞人的精神的最可靠的方式。
如果沒有挑戰,西奧多·羅斯福就不會當上美利堅合眾國的總統。當時,這位英勇的騎士剛剛從古巴回來,就被推選為紐約州的州長。但反對派發現他不是那個州的合法居民時,羅斯福害怕了,想要退出競選。於是,托馬斯·科利爾·普拉特,紐約州的一名議員,給羅斯福提出一項挑戰,突然轉向他,衝著他大聲嚷道:“偉大的聖茱安山的英雄難道是個懦夫嗎?”
於是,羅斯福接受了挑戰,繼續奮鬥,成就了他的輝煌事業。這項挑戰對於他來說,不僅僅改變了他的生活,同時對美國的曆史也產生了巨大影響。
“每一個人都有恐懼的時候,但是勇敢者擺脫恐懼,繼續前行,結果也許會走向死亡,但常常是通向成功。”這是古希臘一位先哲的箴言。還有什麼比戰勝恐懼更具有挑戰性呢?
當埃爾·史密斯擔任紐約州州長的時候,他也麵臨了這一情況。辛辛監獄——位於魔鬼島西岸的當時最臭名昭著的監獄,沒有監獄長。許多醜聞、黑幕在獄中漫天傳播。史密斯需要一個強硬的人——一位鐵人來治理辛辛監獄。但是找誰呢?最後決定派新漢普頓的路易斯·勞斯前往。
“去管理辛辛監獄,如何?”當勞斯站在他麵前,史密斯愉快地說道,“他們那裏需要一個經驗豐富的人。”
勞斯吃了一驚,他知道前往辛辛監獄的危險,這是一個政治性的委派,受製於變幻莫測的政治形勢,星星的監獄長一換再換——其中一位隻上任了3個星期。他必須考慮自己的前途,值得為此冒險嗎?
史密斯看出了他的猶豫,於是往椅子上一靠,微笑地說道:“年輕人,我並不責怪你的猶豫,那個地方不好管製,需要一個大人物來坐鎮。”
於是史密斯就這樣提出了一項挑戰,不是嗎?勞斯喜歡嚐試做一個“大人物”的工作。
於是,他去了,並且留了下來,成為了他那個時代最著名的監獄長。他的書《辛辛兩萬年》賣了數以百萬冊;他曾在電台講述他在獄中的生活——這被拍成了幾十部電影。他對於囚犯的“人性化”創造了監獄改革的奇跡。
“我從不相信,”哈維·範萊斯通——偉大的火石輪胎和橡膠公司的創始人,他說道:“薪水,僅靠薪水就能吸引住那些優秀人才,我想那要靠工作本身的競爭機製。”
偉大的行為科學家弗雷德裏克·赫茨伯格也同意這種說法。他對於數千人的工作態度進行深入的研究,他的研究對象從工廠工人到高級主管。你認為他所發現的最能激勵員工的因素是什麼——也就是工作中最具有刺激性的方麵?鈔票?良好的工作環境?福利待遇?不是,全都不是這些。激勵員工的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工作本身。如果某項工作令人覺得興奮、有趣,那麼工人們都會願意做,並且會努力做好它。
這正是每一個成功者所喜愛的:通過競爭尋求自我展示的機會,展現自身價值,超越他人,享受成功。為什麼會出現那麼多長跑競賽,比賽吃比薩大賽等這些比賽?那是因為人們渴望超越別人,渴望有一種重要的感覺。
規則12:向別人提出一項富有意義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