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如何批評別人,又不讓別人討厭你(1 / 2)

一天下午,查理斯·斯瓦布路過他的一家鋼鐵廠,他看見有員工在吸煙。然而,他們的頭頂上就有一條“禁止吸煙”的標語。斯瓦布有沒有指著標語,問那些員工:“你們不識字嗎?”不,他沒有。他走上前去,每人發了一支雪茄,說:“小夥子們,如果你們在外麵抽煙的話,我會十分感謝的。”這些小夥子也意識到自己違反了一條規定。他們都很敬仰他,因為他不但沒有因此斥責他們,還給了他們一點小小的禮物來讓他們覺得自己很重要。你能控製住自己不喜歡上這樣人嗎?

約翰·瓦納馬克是費城最大的百貨公司老板。他也會運用這種方法,每天都去他的百貨公司視察。

一次,他看見一位顧客站在櫃台外等著買東西。可是,售貨員卻不知道跑到哪裏去了。最後,瓦納馬克發現幾個售貨員擠在遠處的一個角落裏,談笑風生。瓦納馬克沒有說一個字,隻是自己獨自走到了櫃台後麵,親自招呼了這位顧客。然後,他隻是讓售貨員把顧客選定的商品拿去包好,自己便離開了。

公共服務人員經常因為沒有及時地提供服務而被批評。他們都很忙,而且也不願意讓那些顧客去找他們老板的麻煩,這就是錯誤的原因。

佛羅裏達奧蘭多市的市長卡爾·朗福德經常告訴他的助手,有什麼問題就讓老百姓來找他。他宣布執行了他的“開門政策”。然而,市民遇到問題想找市長的時候,卻被他的助理攔在了門外。

最後,市長終於想到了解決的辦法。他把他辦公室的門給卸了,而他的助理們也明白了市長這樣做的含義。

很多人習慣先抑後揚,然後用“但是”過渡到對別人的批評。例如,為了改變一個小孩子學習上粗心大意的壞毛病,我們可以說:“我們真想好好表揚你,你這學期成績進步了不少,但是,如果你在代數方麵再專心些的話,結果會更好的。”

在這種情況下,小孩也許會感覺到一些鼓勵,但是一聽到“但是”,就知道要受批評了。他便會開始懷疑對他的表揚是不是真心的。對他來說,開始的表揚好像是事先設計好了的,而後麵的批評才是真正的目的。這次表揚的可信性會大大減弱,很有可能最後什麼效果也起不到。

我們應該把這段話中的“但是”改成“而且”。“我們真想好好表揚你,你這學期成績進步了不少,而且,如果你在代數方麵再專心些的話,結果會更好的。”這樣的話,小孩就更容易接受這個讚揚,因為這次表揚沒有緊隨其後的批評。我們間接地讓他改掉了自己的壞毛病,而且結果很有可能達到我們的預想。

旁敲側擊地提醒別人的錯誤常常會取得很好的效果,特別是對那些敏感的人。這樣就不會刺激到他們,也不會導致他們直接的反駁和埋怨。羅德島州文所基特的麻吉·雅各布告訴我,他是如何讓一幫普通的工人在幫他做完木工活後又清理幹淨他草坪的。

這些工人剛開始工作了幾天,雅各布留意到他院子的草地上撒滿了木頭的殘屑。他並不想引起工人的不滿,因為這些工人做的木工活實在很不錯。當工人下班離開之後,他和他的孩子們一起來把草坪上的鋸木屑都掃到了院子邊的角落裏。第二天早晨,他把隊長叫過來說:“你們昨天離開時,草坪整理的很幹淨。這點,我真的很高興。你們工作得很出色,沒有影響到我的鄰居。”從那天起,每天這些工人離開之前,都會把鋸木屑都掃到牆角邊的角落邊。隊長在每天他們收工之前都會親自去檢查前麵草坪是否幹淨,希望再次獲得雅各布的讚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