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式具有以下缺點:公文格式呆板,缺乏生氣,有填“八股”的味道,影響公文必要的生動性。尤其為領導講話、述職報告、競選演講、競爭上崗演說詞等文種所忌諱。

結構繁瑣,初看層次條理清楚,細讀如同嚼蠟無味。層次過分分明的結構體係把有血有肉的文章肢解成若幹有序排列的小塊,使文章缺乏藝術美感。

盡管結構式有以上不足,但畢竟是公文的常用格式,而且公文的主要目的在於請示或布置工作,溝通或交流情況,隻是一種機關工作的工具而非藝術作品,所以結構式是主張使用的一種主要格式。

結構式的用途結構式是公文寫作實踐中最常用的一種格式,是一種萬變不離其宗的基本格式,其他所有結構布局的格式基本上都是由結構式演變過去的。除了法律條文以外,差不多所有常用的機關公文都可以改成為結構式。結構式主要用於內容較多的常規綜合性公文,如工作總結、工作計劃、工作要點、綜合性工作情況報告、法定的例行工作報告等。

條文式就是把公文需要寫作的內容按照法規性文件的章、條、款、項的層次和順序排列的條文序號來安排層次段落的一種結構格式。常規文稿使用章、條、款,較大型的文稿向上延伸到篇,章以下增加節,向下延伸到項。

條文式主要用於法律、法規、地方性法規、行政規章、地方性規章和規定、辦法、規則、細則、章程、公約、守則等規範性文件。條文式具有表述全麵、準確、精細的特點,隻適用於法規性、規範性、製度性的文種,一般不適用於其他文種。

分點式就是把公文所要寫的內容分為若幹個點來表述的一種結構格式。點的序號采用常規公文的一級層次序號,不是很正規的簡易公文也可直接使用二級層次序號甚至三級層次序號,但規範的還是隻能使用一級序號。

分點式的使用有以下四種形式:第一種是序號後麵不用標題,不用主題句,也不提行,直接書寫正文,一般每一點就是一個自然段,這是最常用的分點式;第二種是序號後加項目詞,如《關於召開會議的通知》中的“時間”、“地點”、“參加人員”、“注意事項”等,項目詞後使用冒號或空一格書寫正文,一般每一點就是一個自然段;第三種是序號後接主題句,主題句後用句號,句號後不提行直接書寫正文,一般每一點就是一個自然段;第四種是序號後使用標題,提行再書寫正文,正文盡量安排在一個自然段寫完,內容較多的,也可寫為兩個或三個自然段。

分點式的優點是結構層次簡明,許多文稿一眼即可看出文件大體寫些什麼內容,缺點是容納量很小,難以容納較多的內容。因此,分點式隻適用於事務性公文和文字較少的往來性公文,如通知、函、請示、批複、通告等。

分項式,也可叫項目式,就是指把公文需要寫的內容按照大的類別首先分為若幹的“項”,然後把內容事項依次寫入相應“項”中的一種結構格式。

分項式的特點是內容全麵係統,條理清楚,但在機關公文中使用較少,主要適用於決定、意見和按意見形式起草的規範性、政策性文件。

分部式是將公文的各個大的部分分開起草的一種結構格式。基本辦法是,先按大的部分進行分開,大的部分製作不帶公文序號的標題,大的部分內部再按公文的結構式或其他格式安排寫作。如《政府工作報告》,可以這樣分部:第一大部分為“2006年工作的回顧”;第二大部分為“2007年的主要任務”;第三大部分為“為完成2007年的目標而努力奮鬥”。需要注意,大的分部標題不使用序號,可以采用比正文大一號的黑體字並讓正文空一行起再書寫,以便分部標題顯得更加醒目。

分部式的優點是對內容特多的大型綜合性公文先行分部,把原本應該安排的一級序號讓位於第二個層次用一級序號,原本應該安排的二級序號讓位於第三個層次用二級序號,依次類推,有效地解決了公文結構層次太多太複雜的問題,缺點是在形式上割斷了分部內容之間的緊密聯係,因此,隻適用於內容特多的大型綜合性公文,如調查研究報告,法定例行文件包括黨代表大會工作報告、政府工作報告、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財政預算草案的報告等。

自然過渡式,也可叫自然分層式,是指不使用序號、不使用標題,而根據語言文字的意思自然區別層次的一種結構格式。文章的結構層次區分是由段落和語言的思想來實現的,而不是由序號和標題來區分的。可以一個自然段一層意思,也可幾個自然段一層意思。每層意思的開頭有的有主題句,有的無主題句。

自然過渡式的特點自然過渡式是與結構式相反的一種結構布局格式,其特點正好與結構式相反,即優點是公文格式不呆板,結構不繁瑣,沒有“八股”味,文章的整體感覺靈活生動,更像一篇文章。

但自然過渡式的容量小,不適合於寫內容較多的綜合性公文,層次條理不是很清楚,需要較高的語言文字駕馭能力,寫作難度較大。

自然過渡式的用途自然過渡式一是適用於內容較少、層次簡單的簡報、政務信息、部分會議紀要、工作要點、個人簡曆、自傳等文種;二是適用於綜合式結構格式中正文的具體內容。

轉承啟合式是指不使用序號、不使用標題,而運用承啟性的語言文字來實現層次、段落區分的一種結構格式。文章的結構層次區分是由段落與段落、層次與層次之間的轉承啟合來實現的,不是由序號和標題來區分的,也不完全是自然過渡的。它是與自然過渡式相似的一種結構形式,不同之處是轉承啟合式需要相應的轉承啟合語言,在層次與層次、段落與段落之間通常使用“首先”、“其次”、“另外”、“還有”、“因此”、“一方麵”、“另一方麵”、“不僅如此”、“綜上所述”、“總而言之”、“需要注意的是”、“尤其需要提到的是”等承上啟下的語言和詞彙來啟承,而自然過渡式純粹不需要任何語言文字,僅僅是靠段落和意思來區別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