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知性通告和公布法定事項的公告的情況千差萬別,沒有完全統一的格式,本節後附的例文可供大家參閱。這裏主要講一下規定性通告和宣布重大事項的公告的基本格式和主要內容。
通告大多沒有具體的受文機關,其實質受文者為社會公眾,因此多數不需要標注受文機關。
有少數通告是局限於一定範圍的,有特定受文對象的,可以采用前置標注的方式標注受文機關。
這種情況多為較低層次的行政機關發布的屬於特定專門事項的通告。
規定性通告的正文一般由引言、通告事項、結語三個部分構成。
引言需要說明發布通告的原因、目的意義和依據,要求簡短明了,直奔主題,直接引出通告的主題內容和事項,常常用“為了……,根據……,現就……通告如下”的句式引出通告的具體內容,一般數行文字即可。
通告事項是正文的主體,需要寫明要求大家遵守或執行的具體規定,多數采用分點式的表述方式來寫。每一點用一級序碼標示,序碼後麵可提煉主題句,也可不提煉主題句。
需要提煉主題句的,主題句後直接表述規定事項,不需要另提行寫。不需要提煉主題句的,序號後麵直接書寫內容。內容較少的通告也可以不用分點式,而直接采用自然過渡式,有時甚至隻有一至二個自然段。
結語部分不是通告的必需部分。如果需要寫結語部分,主要是寫遵守或執行要求,采用總括性的表述方式,文字必須簡潔凝練,幹淨利落。通告是莊重、嚴肅的規範性文件,結語不能冗長,畫蛇添足,更不能與前麵的正式條文相重複。如果不是十分必要,一般不需要寫結語。通告一般使用“特此通告”結尾,另起一行作為獨立的自然段。
通告的落款采用後置標注方式,標注於正文結束之後,靠右下側分兩行標明發文機關和發文日期。
宣布重大事項的公告的標題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為“發文機關文種”,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告”;另一種為“發文機關內容主題詞文種”,如“省人民政府關於的公告”。
公告用於向國內外宣布重大事項,其受文者為所有社會公眾,因而沒有受文機關,也就不需要標注受文機關。
宣布重大事項的公告的正文一般直接公布需要宣布的重大事項的具體內容,寫作方法根據具體情況的不同差異較大。公告內容的文字較少的,用一段文字或若幹段文字直接表述公告的內容;公告內容的文字較多的,可以采用分點式的表述方式,使用公文一級序號,具體辦法可參照規定性通告的寫作。
公告的結語多數采用“特此公告”的句式,在正文結束之後另起一自然段書寫。
公告法定事項的公告往往要在正文結束之後落款之前標明聯係方式、聯係人等事項。
公告的落款采用後置標注方式,標注於正文結束之後,靠右下側分兩行標明發文機關和發文日期。
直接書寫內容事項,不需要論述原因和說明理由。製發通告、公告的目的意義往往在引言裏作簡單的闡述即可。
一般采用分點式結構,條理清楚,篇幅簡短。為了做到這一點,分點的內容裏還可采用二級序號標列款項,使人讀起來一目了然。
意思清楚明白,語言簡潔精煉。公告什麼、通告什麼、要求什麼是十分簡潔明了的。
公報是用於公開發布重要決定或者重大事件的一種周知性公文,是《中國共產黨機關公文處理條例》規定的文種。《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雖然沒有把公報列為法定文種,但事實上國家行政機關也經常在使用公報,國家權力機關也常常使用公報來公布重要決定。
根據使用機關和用途的不同,公報可以分為以下四類:黨的機關公報。黨的公報是一種黨內公文,用於發布重要決定、重大事件或重大事項,如黨的代表大會或者委員會全體會議就作出的重大決定或者重要事項進行公報。作為黨內公文,公報這一文種主要用於黨的中央委員會機關。
行政公報。行政公報是一種國家行政機關公文,用於各級國家行政機關發布重要情況,如公布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數據、社會調查資料等。這類公報各級國家行政機關均可使用,一般由承擔該項工作的職能部門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發布。
人民代表大會公報。人民代表大會公報是一種國家權力機關公文,用於公布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作出的重要決定。人代會公報通常隻用於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即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
新聞公報。新聞公報既是一種公文,也是一種新聞文體,主要用於黨的中央委員會機關發布重大時事新聞。
根據發布的重大事項是否經過會議決定,公報還可以分為會議公報和非會議公報。會議公報就是發布經過重要會議決定的重大事項的公報,一般而言黨的機關公報、人代會公報、新聞公報都屬於會議公報。非會議公報就是發布的內容不是經過會議決定,而是按照法律法規規定和法律原則例行辦理的公報。一般而言,行政公報多屬非會議公報。
公報與其他文種相比,具有以下特點:公開性。公報是向社會公開發布的,其內容不涉及黨和國家的機密。不僅不需要保密,而且還需要廣為傳播,讓世人知曉。
新聞性。不僅新聞公報,其他所有公報都要通過新聞媒體向社會和廣大公眾發布。
它不像通告、公告那樣可以采用張貼的辦法。
權威性。除了行政公報外,公報一般都由最高機關發布,而且公報的內容往往是經過最具權威性的會議決定的重大事項,如黨的全國代表大會或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或其常務委員會會議。行政公報雖然各級行政機關均可發布,但必須依據法律法規的規定或法治精神、法律原則發布,未經法律授權的其他任何機關均不能發布公報。所以公報具有很高的權威性。
第一種為前置落款,適用於所有的公報,包括黨的機關公報、行政公報、人民代表大會公報和新聞公報,也包括會議公報和非會議公報。
第二種為後置落款,一般隻適用於行政公報和非會議公報。
第一種形式適用於黨的機關公報、人民代表大會公報和會議公報,如《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公報》、《中國共產黨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公報》、《第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次會議公報》。需要注意的是,這種形式的標題在“公報”之前不加助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