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陰、肛周皮膚有界限清楚的淡白色損害。晚期可見陰唇、陰蒂萎縮,陰道狹窄。個別的特殊體征為肛門、外陰部位的白色萎縮成啞鈴狀。自覺瘙癢、燒灼感,偶感疼痛。

■女陰固定型藥疹

好發於大小陰唇。先有局部的瘙癢、灼熱感,繼而出現圓形、橢圓形、水腫性、暗紫紅色的斑疹,中心可起大皰,直徑多在1~2厘米,邊界清楚。有明確的用藥史,再用該致敏藥物,原發部位會起更大的皮疹,其他部位也可出現新的皮疹。發作次數越多,局部皮膚色素越深,越難褪色。停藥後,皮疹可在1~2周消退。愈後遺留灰褐色色素沉著斑。

■女陰帕哲氏病(女陰濕疹樣癌)

多發於40~60歲女性。40歲以下的女性罕見。皮損為外陰部位界線清楚的紅色斑片,表麵滲液結痂、角化、脫屑,逐漸向四周擴大,數月或數年後形成浸潤性紅色斑片、斑塊的濕疹樣變。重者可形成潰瘍,常伴外陰瘙癢。外陰帕哲氏病常合並宮頸癌,據臨床表現和組織病理檢查可確診。

107.外陰瘙癢症的預防和治療

①外陰瘙癢症

●外陰瘙癢是婦科常見的症狀。常發生在陰蒂和小陰唇區域,嚴重的可累及大陰唇、整個陰道口、會陰部、肛門,甚至大腿內側。

●任何年齡的女性都可能發生。輕度瘙癢為間斷性,重度瘙癢患者多伴有憔悴、急躁。瘙癢持續難忍,而用力搔抓、摩擦或用熱水燙外陰瘙癢的部位。可引起外陰幹癢、皮膚變白、陰道外口縮小而使性交困難等。最後形成外陰白色病變。

②常見的局部病因有

●更年期後外陰瘙癢:是因為雌激素缺乏或減少,外陰皮膚在老年性退化過程中發生皺縮、硬化,刺激外陰部的末梢神經所引起。

●陰道炎症:最常見的是真菌、滴蟲感染引起的,排出帶有刺激性的分泌物刺激外陰皮膚,引起瘙癢。糖尿病人常發生嚴重的真菌感染。

●尿液刺激:尿失禁、糖尿病患者的外陰皮膚常受尿淹漬,引起瘙癢。

●藥物過敏或化學性物質刺激:衝洗陰道、外陰部塗藥、陰道內上藥等直接藥物刺激或對藥物過敏引起的瘙癢。

●用橡皮或塑料月經帶,穿尼龍內褲等,透氣性差,使外陰部濕熱、皮膚過敏引起瘙癢。

●衛生習慣:平日不注意外陰部清潔衛生,使汙垢積存在外陰皺褶裏。或過分地使用肥皂,經常用高錳酸鉀清洗外陰。

●外陰白色病變:各種因素引起的外陰皮膚及黏膜的不同程度白斑病變或粗糙,萎縮,過去叫外陰白斑。檢查可見上皮有不典型增生的,會有癌變的可能。上皮有輕度不典型增生的患者,經過治療可以治愈。白色病變麵積很大,已出現幹裂或潰瘍、藥物治療無效者,可行手術切除。

要及時去婦科接受局部和全身檢查,早診斷,早治療。要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注意保持外陰清潔。每天用溫熱水清洗外陰,但不能用熱水燙洗。無明顯感染時,不要長期用高錳酸鉀溶液清洗或坐浴。

③注意事項

●晚上睡覺時,被不要太厚,過熱會加劇局部瘙癢。平時要盡量克製,不要搔抓,特別是不要用手指搔抓陰道口和陰道內部,以免損傷陰道黏膜,感染細菌。

●不要亂塗藥物,以防過敏和損傷。內褲以棉織品為好,忌穿緊身的尼龍褲。大便以後,手紙宜從尿道向肛門方向擦拭。

●有腳氣的人,洗腳與洗外陰部的盆應分開。浴盆用後以肥皂擦洗,再用開水衝洗。內褲和浴巾要用開水煮沸10~15分鍾。被褥勤洗曬。出差住招待所,不用公共浴巾。廁所以蹲式便器為好,以免重複感染或被傳染。避免長時間使用抗生素。

●在治療滴蟲、真菌感染過程中進行性交時,性伴侶應戴避孕套阻斷傳播途徑。他如果感染了尿路滴蟲,應在醫生指導下一起治療。為避免感染複發,一般應在每次月經後3~7天開始治療,用藥7天為1個療程,連續3個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