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總沒吭氣,我繼續聊:"《購物指南》和我們在信息版上都是處女地,廣告效果還不好說,但兩大報聯手為客戶發布信息,相信讀者群覆蓋麵更寬泛,效果自然有保證。而且手裏掌握兩大資源,廣告政策製定更靈活多變,哪家報社贈送廣告,哪家報社廣告收費,買A報廣告贈B報,買幾贈幾,套餐優惠,組合降價,等等,思路不一而足,這不全由慧聰決定?試問,哪家包版公司有這等優勢?"
吳總保持沉默,沒法子,我還得繼續說:"慧聰近千名業務員每天奔波在上萬商家中間,推薦一份報也是推薦,推薦兩份也是推薦,舉手之勞,但效果卻大不同。第一,客戶會認定慧聰一舉壟斷了兩大都市報紙,實力強,信任感油然而生。第二,對那些不認可《購物指南》的客戶,慧聰業務員怎麼辦?放棄還是繼續費力公關?現在手上多件武器,誰不歡喜?哪家業務員能有這等必殺器?實在不行,還可打廣告發布組合牌嘛,以利誘之,客戶必降!第三,業務員看到公司發展,自己收益提升,團隊是否更穩定?是否走上一條良性發展道路?"
吳總依然沒開口,靠,馬上詞窮啦,沒辦法,我隻能邊想對策邊說:"還想提醒一下吳總,包我們版麵,慧聰廣告流水能提升一個台階。假設兩家公司經營利潤一樣,其中一個公司年流水100萬,而另外一個公司年流水1000萬,您說,要吸引投資,誰更受追捧?就算擔心承包我們報紙不賺錢,但有前麵那麼多好處,這個險不值得一冒?"
吳總眼睛盯著我看,靠,這哥們兒就是不表態!原本以為準備的說辭已萬無一失,誰知還是不夠用!好在我已不是剛出道的蝦米了,咱也能冒充一回大蝦。穩穩心神,臨時又憋出個觀點:"我想,如果慧聰承包我們版麵,那我們將如虎添翼,1000人每天都在強力推銷報紙,報社不會日進千裏?你們會賠錢?《購物指南》就可借鑒嘛,他們能快速發展,我們就不行?笑話。"
終於……終於,在咱彈盡糧絕時,吳總開口了:"雨總,你今天帶來了製衡說、壟斷說、發展說和效果說,我認同。好,你帶了包版文字資料嗎?"
"有,給您。"
"包版價格呢?"
"嗬嗬,我想問問《購物指南》給您開出的價碼。"
"一碼歸一碼,你就說你們報紙。"
"包版價要跟包版的數量、行業、付款條件和年限掛鉤,咱們還是把這些條件先落實完,我才好報價,您說呢?"讓我先報價?哼,那是不可能的。
吳總沒接話茬,話鋒一轉:"雨總,提個小小的建議,您談的是大項目,但這份資料準備的,嗬嗬,草率了些,還不夠打眼啊!"雖然人家說話很客氣,但聽話聽音兒,瞬間,我的臉紅到了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