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華東地區--江南風景舊曾諳(2 / 3)

河流、水巷、小船、拱橋、碼頭,再加上岸上那些青石板狹窄小道、近百座古宅院落、60多處磚雕門樓,整個周莊給人一種說不出的淡雅清新,說不出的水鄉韻味。如果遊客再能欣賞全福曉鍾、指歸春望、永慶庵、蜆江漁唱、南湖秋月、莊田落雁、急水揚帆、東莊積雪八大美景,那更是不虛此行了。

●古鎮覽勝

其他水鄉小鎮細細探究起來也是各有風情。比如黎裏古鎮以弄堂取勝:圍繞在2000多米的丁字形市河與4000多米的古駁岸周圍,保存完好的就有85條弄堂。這些弄堂又分明弄、暗弄、弄中弄等,多數都超過了60米長。甪直古鎮以水形取勝:鎮內水流通向六處,其形狀酷似“甪”字。

同裏以明清建築取勝:鎮內有明清兩代園宅38處、寺觀祠宇47座、士紳豪富住宅和名人故居數百處之多,比如耕樂堂、南園茶樓、世德堂、陳去病故居等,另外還有“東溪望月”、“南市曉煙”、“北山春眺”、“水村漁笛”、“長山嵐翠”等絕佳美景。木瀆以私家園林取勝:古鎮在明清時有私家園林30多處,迄今仍保留了10餘處。比如疏密曲折、精巧雅致的沈德潛故居、虹飲山房與靈岩山館,處處顯示出建造的匠心獨具。

浙江

西湖

浙江地處長江三角洲南翼,雖然陸域麵積較小,屬全國麵積最小的省區之一,但其海岸線總長達6400多千米,居全國首位,僅沿海島嶼就達3000多個。浙江的地貌類型比較多樣,從浙北水網密集的衝積平原,到浙東的沿海丘陵、浙南群峰林立的山區,再到舟山市的海島地貌,可謂山河湖海無所不有,水景秀美無所不具。

西子即西施,名列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首;西湖通常是指杭州西湖,豔壓國內36處大小西湖,獨領風騷。“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這千古佳句出自蘇東坡,是借西子美女代指西湖美景,可見西湖景致美到極處。

位於杭州市西處的西湖,湖岸周長15千米,水麵麵積5.66平方千米,平均深度為2.27米,最深處約5米,最淺處尚不到1米。湖麵輪廓近似於等邊多邊形,被孤山及蘇堤、白堤兩條人工堤劃分為裏湖、外湖、嶽湖、西裏湖和小南湖5個子湖區,各子湖區間橋孔相通,遙遙隔望。

西湖湖區中有三島:三潭印月、湖心亭與阮公墩,無論是遊湖時看島還是登島時覽湖,或見山影倒置湖心,或見湖光反映山際,兩者相得益彰,情境極妙。再遠眺南山、北山,十數座不足400米高的小山南北遙望,恰恰自然鑲嵌於這一湖碧水之間。如果正逢陽春三月,蘇堤白堤垂柳夾岸,沿湖一圈又綠樹成蔭,湖中蕩起幾隻翩然小舟,更顯得山色蔥蘢,水波瀲灩。西湖的美,還美在四季風光各有千秋,春天繁花絢爛,夏日蓮碧接天,秋夜月印三潭,冬雪疏影橫梅。這變幻的美景早在1000多年前就惹得白居易不忍離去,引得他留下一句“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暗自傷歎不已。

千島湖

千島湖是世界上島嶼最多的湖,位於浙江省淳安縣境內的千島湖距杭州129千米,是因新安江水力發電站攔壩蓄水而形成的一座人工湖。這座人工湖擁有1078個島嶼,庫容量極大,相當於3184個西湖的容量。

千島湖以島聞名,綠水環繞,因島嶼與湖水相接處環有一條金黃色土帶,形似金腰帶,所以人們為其賦予了“千山、秀水、金腰帶”之稱。這裏群山綿延,森林繁茂,湖水清澈,深澈度達12米,屬於國家一級水質。

湖中最高的山峰位於中心湖區西端的狀元半島上,由情園、逸園、係園、心園、夢園五座山峰相連而成,因形似梅花而得名“梅峰”。登上梅峰觀景台,可見群島星羅棋布、港灣縱橫交錯、綠蔭團團相擁、土帶婉轉而過,視野之內竟可容納300多座大小島嶼。梅峰景區是湖內最佳覽勝之處,隻要是登上此地的遊客,莫不認同一句話--“不上梅峰觀群島,不識千島真麵目”。

錢塘江

錢塘江發源於安徽省黃山,流經安徽、浙江,最後注入杭州灣。它是浙江省第一大河,全長688千米,流域麵積5.56萬平方千米,習慣上人們常將浙江下遊的杭州段稱為錢塘江。

錢塘江出名之處在於湧潮,自古錢塘江潮就被譽為“天下第一潮”。每年遊者觀潮的最佳時節是陰曆八月十五至十八幾天,最佳地點是海寧市鹽官鎮東南處。當潮頭漸起時,宛若密集成排的天鵝點動頭顱踏浪而來;臨近時,潮頭推湧,白練似的潮峰轟鳴襲近,如驚濤拍岸,驀然卷起一道三四米高的水牆,激蕩起來最高能達到9米。據說某年曾將1噸多重的“鎮海雄獅”衝出去100多米遠。

鹽官鎮東8千米處的八堡是第二觀潮點。海潮在這裏因南北地勢不同漸分為兩股,當急速推進的南潮撲向南岸被蕩回轉而又調頭向北湧去時,恰好與姍姍來遲的北潮撞個正著,兩潮相交處登時聳起千座雪峰,蔚為壯觀。

第三觀潮點位於鹽官鎮西12千米的老鹽倉,這裏看到的是“回頭潮”。潮水湧到此處時勢頭漸弱,但撞擊到此處長達660米的攔河壩後再度激蕩而起,卷起的千層浪重重拍向塘岸,聲勢驚人,常令觀潮者驚懼變色。蘇東坡還曾盛讚錢塘江大潮:“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

安徽

“安徽”一詞出自安慶、徽州兩地首字,其簡稱“皖”有美好之意,人們常說的“皖山皖水”即為錦繡河山之意。這裏地處中國南北地理過渡地帶,總麵積約13.96萬平方千米,距東海約有300千米,屬襟江近海的內陸地區。安徽整個地勢呈西南高東北低,平原、山地、丘陵、河湖均備,境內主要山脈有大別山、黃山、九華山、天柱山,河流共有2000多條,湖泊約110多個,一派山光水色,景致極為秀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