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奇古陽洞
在北魏時期雕鑿的眾多洞窟中,以古陽洞、賓陽中洞、蓮花洞和石窟寺這幾個洞窟最具代表性。古陽洞在龍門山的南段,開鑿於493年,高1120厘米,寬727厘米,深1183厘米,集中了北魏一批皇室貴族和宮廷大臣的造像,典型地反映出北魏王朝舉國崇佛的曆史狀況,是造像群中開鑿最早、佛教文化最深厚、書法藝術最高的一個洞窟。
古陽洞內正壁為一佛、二菩薩造像,主佛釋迦牟尼麵相長圓,身軀較為瘦削,著褒衣博帶式袈裟,施禪定印,結跏趺坐於方形台座上。脅侍菩薩頭戴寶冠,麵容清秀,表情文靜端莊,姿態優美。洞內四壁及窟頂佛龕琳琅滿目,所表現出的禮佛場麵生動逼真,龕飾構圖奇偉瑰麗,完美展現了當時繪畫和雕刻技巧的高超水平。
●東方雅典娜
唐代雕鑿的石窟中,奉先寺以規模宏偉、氣勢磅礴的大盧舍那像龕群雕最為著名,造像布局為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二力士九尊大像。雍容大度的主佛盧舍那大佛位於中間,通高17.14米,頭高4米,耳朵長達1.9米。
佛像麵部豐滿圓潤,頭頂為波狀發紋,雙眉彎如新月,雙耳長且略向下垂,鼻梁高直,秀目微微凝視前方,嘴角露出祥和的笑意,簡樸無華的衣服把佛像烘托得安祥而聖潔。大佛依山而坐,居高臨下,需登到半山腰才可一覽真容,增添了人們的崇敬之感,被譽為“東方雅典娜”。
傳說奉先寺是唐武則天捐出自己一年的脂粉錢而建,盧舍那大佛的麵容即吸收了武則天的外貌特征。樸素溫順的阿難、華麗端莊的菩薩、肅穆碩壯的天王、剛勁強壯的力士……這組極富情態質感的美術群體形象,將佛國世界的儀規與祥和的意境表達得淋漓盡致,是世界石刻藝術上的瑰寶。
湖南
湖南恰與湖北對稱分布,因地處洞庭湖以南而得名,又因湘江貫穿全境而簡稱為“湘”。這片古老的土地曆史極為悠久,從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活動,曆來是苗人、越人和楚人生活的地區,到了盛唐時期,中國版圖上開始出現湖南的名字。曆經千百年的滄桑變化後,現在的湖南全省麵積約21.18萬平方千米,贏得“九州糧倉”、“魚米之鄉”的美譽。
張家界
張家界又名青岩山,位於湖南省西北部,東與慈利縣索溪峪毗連,北與桑植縣天子山交界,屬武陵山脈中支。
張家界有“峰三千,水八百”之稱,最高峰“兔兒望月”海拔1334米,已開辟黃石寨、金鞭溪、鷂子寨、袁家界等精品遊覽線。風景區集雄、奇、幽、野、秀為一體,鱗次櫛比、形態各異的石峰群拔地而起,清幽的山間溪流百折千回,構成一幅幅別致的天然山水丹青。
●黃石寨淩空觀景台
●探奇古陽洞
在北魏時期雕鑿的眾多洞窟中,以古陽洞、賓陽中洞、蓮花洞和石窟寺這幾個洞窟最具代表性。古陽洞在龍門山的南段,開鑿於493年,高1120厘米,寬727厘米,深1183厘米,集中了北魏一批皇室貴族和宮廷大臣的造像,典型地反映出北魏王朝舉國崇佛的曆史狀況,是造像群中開鑿最早、佛教文化最深厚、書法藝術最高的一個洞窟。
古陽洞內正壁為一佛、二菩薩造像,主佛釋迦牟尼麵相長圓,身軀較為瘦削,著褒衣博帶式袈裟,施禪定印,結跏趺坐於方形台座上。脅侍菩薩頭戴寶冠,麵容清秀,表情文靜端莊,姿態優美。洞內四壁及窟頂佛龕琳琅滿目,所表現出的禮佛場麵生動逼真,龕飾構圖奇偉瑰麗,完美展現了當時繪畫和雕刻技巧的高超水平。
●東方雅典娜
唐代雕鑿的石窟中,奉先寺以規模宏偉、氣勢磅礴的大盧舍那像龕群雕最為著名,造像布局為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二力士九尊大像。雍容大度的主佛盧舍那大佛位於中間,通高17.14米,頭高4米,耳朵長達1.9米。
佛像麵部豐滿圓潤,頭頂為波狀發紋,雙眉彎如新月,雙耳長且略向下垂,鼻梁高直,秀目微微凝視前方,嘴角露出祥和的笑意,簡樸無華的衣服把佛像烘托得安祥而聖潔。大佛依山而坐,居高臨下,需登到半山腰才可一覽真容,增添了人們的崇敬之感,被譽為“東方雅典娜”。
傳說奉先寺是唐武則天捐出自己一年的脂粉錢而建,盧舍那大佛的麵容即吸收了武則天的外貌特征。樸素溫順的阿難、華麗端莊的菩薩、肅穆碩壯的天王、剛勁強壯的力士……這組極富情態質感的美術群體形象,將佛國世界的儀規與祥和的意境表達得淋漓盡致,是世界石刻藝術上的瑰寶。
湖南
湖南恰與湖北對稱分布,因地處洞庭湖以南而得名,又因湘江貫穿全境而簡稱為“湘”。這片古老的土地曆史極為悠久,從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活動,曆來是苗人、越人和楚人生活的地區,到了盛唐時期,中國版圖上開始出現湖南的名字。曆經千百年的滄桑變化後,現在的湖南全省麵積約21.18萬平方千米,贏得“九州糧倉”、“魚米之鄉”的美譽。
張家界
張家界又名青岩山,位於湖南省西北部,東與慈利縣索溪峪毗連,北與桑植縣天子山交界,屬武陵山脈中支。
張家界有“峰三千,水八百”之稱,最高峰“兔兒望月”海拔1334米,已開辟黃石寨、金鞭溪、鷂子寨、袁家界等精品遊覽線。風景區集雄、奇、幽、野、秀為一體,鱗次櫛比、形態各異的石峰群拔地而起,清幽的山間溪流百折千回,構成一幅幅別致的天然山水丹青。
●黃石寨淩空觀景台
位於張家界西部的黃石寨又名“黃獅寨”,景區海拔1200米,是張家界最大的淩空觀景台,四周多為懸崖絕壁,僅在南北山腳下有石梯小徑可以上下,地形極其險要,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黃石寨的氣候有異於一般高山,一年中的春、秋、冬常常霧靄彌漫,稍隔數米,目光便如被屏幕遮擋,群峰在霧靄中或明或暗,更顯變幻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