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華中地區--留在中原的傳說(2 / 3)

遊覽黃石寨可觀數十個自然景觀和風景點,涉目成趣,移步見奇,曆來有“不登黃石寨,枉到張家界”之說。風景區內有四季常綠的“杉林幽徑”、頷首迎遊客的“羅漢迎賓”、神秘難測的“天書寶匣”、時隱時現的“霧海金龜”、宛如高空跳板的“摘星台”……春有百花爭豔,夏有涼風卷山,秋有紅葉爛漫,冬有冰淩青鬆。淩晨日出氣勢磅礴,靜夜星月意境恬淡幽深。

●金鞭溪大峽穀

金鞭溪大峽穀位於張家界東部,西彙琵琶溪,東入索溪,是一條曲折幽深的峽穀,穿行於峰穀之中,蜿蜒曲折,隨山而移。金鞭溪以水見長,溪水四季清澈,兩岸石峰群立,森林茂密,林間鳥獸嬉戲,五步一個景,十步一層天,既是天然的動植物標本園,又是極富詩情畫意的山水畫廊。

沿石板遊道順溪而下,可見峰水相映成趣的“閨門倒影”、直入雲霄的“金鞭岩”、狀如雄鷹展翅的“神鷹護鞭”、詼諧有趣的“醉羅漢”、脈脈含情的“千裏相會”、魚兒成群的“跳魚潭”、河沙成丘的“水繞四門”……有綠色的迷宮、高聳的奇峰、偉岸的蒼鬆、縹緲的雲海、翡翠的林莽、遨遊的珍禽異獸、飄香的山果、絢爛的野花,被稱為“世界最美的峽穀”、“最富有詩意的溪流”。

衡山

衡山位於衡陽市,是中國五嶽中的南嶽,由海拔1300.2米的祝融峰等72座大小山峰組成。全山遠遠望去猶如聳立的巨型屏風,山上寺廟林立,千百年來,佛道兩教在此處並存不息。衡山終年林木繁茂翠綠,奇花異草四季飄香,有“南嶽獨秀”的美稱。這裏既是曆代帝王巡狩、祭祀之地,又是著名的佛教聖地;不僅有“南嶽四絕”--祝融峰之高、藏經殿之秀、方廣寺之深、水簾洞之奇,還有日出、雲海、雪景、蛙會四大自然景觀。

●南國故宮

位於南嶽古鎮的南嶽大廟,始建於唐,占地麵積98500平方米,是一組集民間祠廟、佛教寺院、道教宮觀及皇宮建築於一體的建築群,也是南方及五嶽之中規模最大的廟宇。其規模之宏大、建築之精美、結構之完整、布局之周密,實屬罕見,有“江南第一廟”、“南國故宮”之稱。

大廟坐北朝南,分為九進四重院落,依次為欞星門、盤龍亭、川門、禦碑亭、嘉應門、禦書樓、正殿、寢宮、北後門。整個建築群分布在一條貫穿南北的中軸線上,殿堂相接,四周圍以紅牆,角樓高聳。林澗山泉,繞牆流淌,頗似北京故宮風貌。

廟內東側有8個道觀,西側有8個佛寺,以示南嶽佛道平等並存。

嶽廟正殿又稱“聖帝殿”,是一座淩空屹立在帶有十六級石階的高台上的金色大殿,殿內外共有72根石柱,象征南嶽七十二峰。整個大殿雄偉壯麗,蒼鬆翠柏與琉璃碧瓦相互襯托,盤龍穿遊於屋脊、重簷鬥拱之間,丹鳳翱翔於殿壁、飛簷、畫廊之上,輝煌而壯麗。

●祝融萬丈拔地起

古人說:“不登祝融,不足以知其高。”祝融峰是南嶽的最高峰,為了紀念火神祝融而得名。峰上鬆杉密布、綠樹成蔭,山雲變幻莫測,置身雲霧中猶如騰雲駕霧,更顯南嶽之獨秀。峰下湘江如帶,銀濤滾滾翻騰,彎曲成五條白練,俗稱“五龍捧聖”。

祝融峰頂的祝融殿建築在一塊巨大的岩石上,兩進殿宇全部用花崗岩石建造,殿頂蓋著數十塊加錫鑄成的鐵瓦,曆經千年風雨仍然光潔不鏽,因此祝融殿又稱“金瓦殿”。殿內安放著南嶽聖帝的全身塑像,香煙縹緲,油燈長明。站在殿前石階台上,遠眺峰巒逶迤,俯瞰樹木蒼翠,雲煙自腳底飄浮,令人心曠神怡。

洞庭湖

洞庭湖位於湖南省北部,北通長江,南接湘江、資水、沅江、澧水四條大河,是中國第三大湖、第二大淡水湖。這片湖區水域廣闊、物產豐饒,曾經號稱“八百裏洞庭”,後因經年累月的泥沙淤塞與圍墾造田,已被分割成東洞庭湖、南洞庭湖、目平湖、七裏湖等幾部分,麵積大大縮小,難以再現舊日的壯觀景象。

洞庭湖現在的湖水麵積2691平方千米,湖區蓄水量為178億立方米。整片湖區三麵環山,唯有北部敞口,形成西北高而東南低的馬蹄形狀。偌大一片湖水中最引人注目的要算名為“君山”的孤島,君山原名“湘山”、“洞庭山”,取意“神仙洞府之庭”。這座孤零零的小島雖然麵積隻有0.96平方千米,卻有著大大小小72座山峰,零散分布著中國曆史上發現最早的摩崖石刻,還有星雲圖、新石器遺址、秦皇印、鑄鼎台、射蛟台、柳毅井、酒香亭、飛來鍾等著名古跡,史有聞名的湘妃竹也出自這裏。如此眾多的古跡異物加上周圍一派湖光山色,令小小的君山島以“集奇撮勝”而聲名遠揚。

若遊客能在不同時段前來觀賞洞庭湖,還可以親眼目睹到蓮葉接天、紅霞漫舞、漁舟唱晚等絕佳美景。

湖北

湖北位於長江中遊地區,因地處洞庭湖以北故稱“湖北”。它是一個三麵高起、中間低平、向南敞開、北有缺口的不規則盆地:西部地勢大都在海拔1000米以上,從鄂西北到鄂西南群山起伏,鄂東北與鄂東南大都是海拔10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中部地勢低平,為海拔50米以下的江漢平原。

長江三峽

舉世聞名的長江三峽位於中國湖北省境內和重慶的長江幹流上,東起湖北宜昌南津關,西至重慶奉節白帝城,全長192千米,由西陵峽、巫峽、瞿塘峽組成。三峽之美在於雄、險、奇、幽,這裏無峰不雄,無灘不險,無澗不奇,無壑不幽,無一處不成詩,無一處不入畫,是長江中上遊最為雄偉壯麗的峽穀,被譽為“山水畫廊”、“黃金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