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節(2 / 3)

且說寒江關的殘兵敗卒逃進關內,到帥府報告了戰敗的消息,樊洪一聽可撓頭了:我就指望著八卦仙和飛空僧打頭陣了,如今他們倆一死一逃,唐軍再要罵陣,靠何人出馬臨敵?想來想去無計可施,隻得再寫封書信,讓女兒回來。不管怎麼說她是我的女兒,總不能看著爹爹有難,在一旁撒手不管吧。

樊梨花接到這封信,可犯了愁了。不回去吧,爹爹兩次來信,況且寒江關確實有難,父女之情難以拋舍?回去吧,爹爹再要提起親事怎麼辦?她心裏矛盾,一時委決不下。

樊小姐正在作難呢,黎山聖母來了:“梨花呀,聽說你爹爹來信了?”

“是啊,師父。爹爹說寒江關十分危急,想要我回去。”說著話把信遞給了聖母。

聖母看罷,微微一笑:“徒兒,你的心事,為師知道。不回去吧,怕爹爹有難;回去吧,又不願嫁給那醜夫楊凡,是也不是?”

樊梨花低頭說道:“徒兒的心事,師父全然明白,您說我該怎麼辦呢?”

“梨花呀,咱先說一下眼前這場戰爭吧。西突厥與大唐朝,本來是宗主和附屬,而且兩下和好,隻因大可汗賀魯殘暴好戰,聽信二可汗赫連傑之言,興兵犯唐,才引起了這場戰爭。眼下大唐朝發人馬興師問罪,突厥是必敗無疑啊。你回去之後,要想方設法勸說樊都督,讓他認清形勢,免得寒江關的百姓跟著遭殃。關於你的終身大事,為師也為你想好了,楊凡不但說人才醜陋,而且非常殘暴,自從他做了白虎關大帥之後,虐待兵士,殘殺無辜,軍民百姓是怨聲載道啊,為師也不願你跟著這樣的人一塊兒生活。前些日子為師到王禪老祖那兒去,發現他有個關門弟子,名叫薛丁山,乃是大唐平遼王、征西元帥薛仁貴之子,這個小夥子不但說武藝出眾,更有一表人才,又與你同庚,你們倆正好匹配。我就同師兄商量,給你們定下了終身。這兒有為師和王禪老祖合寫的一封書信,你把它帶在身邊,日後見著丁山,可作為憑證。”

聖母說到這兒,把書信拿出來交給了樊梨花,然後又交代了許多言語,樊小姐這才拜別恩師,灑淚下山。

樊梨花回到寒江關,見了爹爹、哥哥,一家人十分高興。當天晚上,老樊洪特地擺了一桌家宴,招待梨花,酒席宴前,樊都督三杯酒下肚,話便多起來了。先說了些關前打仗的話,說什麼隻要女兒一回來,管保寒江關固若金湯,唐營的人馬休想西進半步。又說楊凡已經做了白虎關的大帥,隻要唐軍一退,便送她到白虎關成親,以便了結他的一樁心事。

老頭子羅羅唆唆,沒完沒了,隻說得吐沫星子亂飛,就沒注意女兒根本不愛聽。樊小姐坐在那兒頭不抬,筷不動,麵對桌案呆若木雞。

樊龍見妹妹不高興,用胳膊碰了一下老都督,樊洪這才注意到女兒的麵色有點不對,於是說道:“女兒,爹爹的話你都聽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