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小姐,我知道你對大唐忠心耿耿,沒有二意,可話又說回來了,人家不是不用咱嘛!薛丁山兩次把你趕出連營,他不來請,你也不能自己找著去呀!要那樣薛丁山不更恨你了嘛!”
“那你說我該怎麼辦呢?要這樣整天悶在家裏,還得舊病複發不可。”
“小姐,你看這樣行不行,你這病已經好利索了,體力基本上也已恢複過來了,真要覺得在家中煩悶,咱就到外地去溜溜,或是上金霞山拜見聖母,或是到名山大川觀賞風景,到外邊一轉悠,你那心情就開闊了,什麼事情也能放下了。”
樊梨花手端茶碗剛送到口邊,又放下了。沉思多會兒,對夏蓮說道:“你說出去遛達,我也同意,不過我是離了寒江關就不打算再回來了。”
夏蓮聞聽此言吃了一驚:“小姐,你要到哪兒去呀?”
“我在家中放不下前敵的事情,就是出門在外,也還會考慮這些問題,說不定就會匹馬單刀,去黑風關解圍呢。可話又說回來了,番兵數萬人馬把黑風關團團圍住,我一個人又有何用呢?他們就是排著隊讓我殺,一時半晌也殺不完哪!因此我就想,為了擺脫一切煩惱,幹脆出家修道得了。出家人跳出三界外,不在五倫中,晨鍾暮鼓,誦經讀卷,再也不想那些恩恩怨怨,也就沒有煩惱了。”·思·兔·在·線·閱·讀·
“姑娘,這,這樣行嗎?倘若我家姑爺認識到自己錯了,再來找你,怎麼辦呢?”
“薛丁山這個人固執得很,他是不見棺材不落淚,不到翻船不跳河呀!除非到他走投無路,還得有上命壓他,不然他是不可能向我認錯的。”
“那麼姑娘,我們到哪兒去呢?到金霞山去找聖母嗎?”
“不,我不能到聖母那兒去,我現在無顏去見師父。至於到哪兒去,咱們隻好走著說著了。”
兩個人商議已定,當即便脫下小姐、丫鬟的服裝,去掉頭上的翡翠,改扮成道姑裝束。樊小姐又寫了一封信放到桌上,告訴沈三多,關裏的一切事情由他做主,她同夏蓮出家修道去了,行蹤無定,也不必派人尋找。
兩個人收拾停當,趁著夜深人靜,由後花園溜出了帥府。來到城頭,樊梨花先用繩索把夏蓮吊到城外,然後自己下城,她們倆順小道直奔南山而去。
要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
第十五回 薑臘亭二請良將 樊梨花再進唐營
樊梨花和丫鬟夏蓮離開了寒江關,天光見亮的時候,來到了一座道觀,門上掛著“太平觀”三個大字。她們剛要上前叩門,山門吱呀呀——哐當,自己開了,由打院裏出來一個小道姑,看年紀也就是十四、五歲,肩挑水桶,要到泉邊打水。樊梨花急忙上前打個稽首:“無量天尊。道姑請了。”
小道姑一看,來者也是兩位年輕道姑,便以禮相還:“善哉,善哉。不知道姑有何事見教?”
“小師父,我二位乃是化緣道人,昨天貪戀山景,錯過了宿頭,在山洞中呆了一夜,現在想到寶觀歇歇腳,不知師父能容納否?”
“二位道姑要在敝觀歇腳,有何不可,隻是我要請示一下師父才行。”
“如此麻煩你了。”
小道姑放下水桶,轉身回去了。時候不大,又笑嘻嘻地來到山門:“二位道姑請進吧,我家師父答應了。隻是敝觀殿堂不寬,香火不盛,隻有我師徒二人,要委屈二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