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節(1 / 3)

“能容我們歇息片刻,已感激不盡,何談委屈二字。”

“二位道姑看著沒有?東邊那兩間屋子,就是師父的住室,我在西邊那一小間屋內歇息。你們自己去見我師父吧,我要打水去了。”

“多謝道姑。”

小道姑挑起水桶下了山,樊梨花和夏蓮進山門來到東屋門首。手掀簾籠一看,隻見一位白發蒼蒼的道姑,向東正坐,持誦經文:“黃庭玉書可精研,詠之萬遍升三天。千災以消百病痊。不憚虎狼之凶殘,亦以卻老年永延……”

樊梨花見狀,不敢打擾,等老道姑持誦完了,這才說道:“老師父,弟子這廂有禮了。”

老道姑急忙招呼:“無量天尊,善哉,善哉。道姑請坐。”

樊梨花、夏蓮一旁落座。

老道姑對她倆仔細端詳了一陣,開口說道:“二位道友,寶觀何處,今日欲向何方啊?”

樊梨花說道:“老師父,我們倆原在賀蘭山玉清觀出家,隻因去年遭了一場大火,殿閣化為灰燼。師父無奈,才把眾道友打發出來,到處化緣,打算重修殿宇啊。昨天晚上我們貪戀這兒的山景,錯過了宿頭,在石洞中過了一夜,現在來到貴觀,多有打擾了。”

老道姑聽罷,搖了搖頭:“姑娘,你說的不是實話吧!我看你們兩位麵目白嫩,體態輕盈,哪裏是走長路之人哪!再說你滿臉憂鬱,似有不悅之色。這位姑娘對你畢恭畢敬,也不象同師姐妹呀!據貧道看來,你們必是主仆二人,遇到了不順心之事,這才連夜離家出走,想要逃避紅塵,是也不是?”

樊梨花一聽,心裏對這個老道姑十分佩服,人家真有眼力,一下子就把我編的假話說穿了。她一時麵紅耳赤,無言答對。

老道姑又說:“姑娘,據貧道看來,你必是出身於世家大族,而且不事女工,專愛刀槍,武藝還不一般哪。”

樊梨花一聽,更詫異了:“師父,您說的話一點不錯。可您怎麼知道我不事女工,專愛刀槍呢?”

老道姑聞聽一陣大笑:“哈哈哈,姑娘,聽聽你走路的聲音,看看你那姿態,就與閨門秀女大不相同啊!一般女孩子走起路來嫋嫋婷婷,如春風擺柳;說出話來慢聲細語,似燕鳴鶯啼。而你呢?腳步落地有聲,站在那兒身直如鬆,說話顯出剛毅,雙目明亮如燈,再看你那太陽穴,往外鼓起,從這些外表,還看不出你是個練武之人嗎?”

樊梨花聽罷,知道這個老道姑非同一般,不禁肅然起敬,她便實話實說了:“老師父,弟子名叫樊梨花,我是這麼這麼回事啊。”她一五一十把自己的身世講說了一遍。

老道姑聽罷,口誦法號:“無量天尊。樊姑娘,貧道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啊?”

“老師父,弟子正處迷途,您若肯賜教,那是我求之不得。師父請講當麵。”

“樊姑娘,你的身世、處境,貧道也略有所聞,聽你剛才所言,知道你因諸事煩惱,這才出家。姑娘,出家這句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並不簡單哪。講究無為、柔弱、清淨、諸善、忠孝、知足、推讓,牢記遠身行,離口過,勿忘道,勿貪名,絕聲色,洗垢穢,勿妄動,戒殺生,勿盈溢,不淫想。不得敗人成功、離人骨肉,不得毀賢揚己,不得貪求無厭,不得交遊非賢,不得貪嗔癡狠,不得恃威淩物。道規森嚴,戒律甚多,必須潛心修行,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方可得無量智慧,心地光明,德充道極,天仙證果,樊姑娘,我看你凡念未盡,恩怨難消,恐怕是清福無份,紅福有緣哪。再者說你正當青春年少,又有滿身武藝,正該為國效命,建功立業,怎麼能逃避紅塵,埋沒山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