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舍利佛骨瓷(1 / 2)

“老山甲,這是你在哪兒弄的?”

“哎……哎,你小心點,別給我弄碎了,輕拿輕放。”

鄭原剛想拿起來,老山甲護犢子似的合上錦盒,等他戴上白緞手套才把錦盒打開。

鄭原拿起骨瓷盤,骨頭加上一層包瓷的重量,比普通的瓷盤略重一些,原本奶白的釉色因為從墓中出土,產生了千年土浸,略微浮現一些不美觀的褐紋,盤中描繪著胡騎駱駝像,的確是唐時漢胡交融的一種藝術風格。

他仰頭把瓷盤罩上眼睛,透過太陽光去看瓷盤,隱隱透出的光亮中用古文刻著某些文字,這種看時不顯,罩光得見的特性,也是唐朝興窯用來辯偽的看家秘法。

看來老山甲說的沒錯,這人骨瓷的確是唐朝的,那麼這也意味著他手上的人骨瓷牌至少也是出自唐朝,就是不知道為什麼會在普旺大叔的嘎烏盒。

“不對吧,老山甲,我聽人說骨瓷都是白色的,那為什麼我們手上的是黑漆金文,這不是很奇怪麼,你碰到過黑漆骨瓷嗎?”

格勒望著白瓷怔怔出神,突然的一句話把眾人的目光都吸引到瓷盤上麵。

老山甲拿過黑漆骨牌,在放大鏡下仔細摩挲:“照我來看,的確稀奇得很,剛才光顧著鑒真,沒顧上鑒別成色,諸位可能不知道唐朝瓷器講究“南青北白”,甭管是越窯還是興窯,那都以‘溫潤如玉、細膩潔白’為最佳,經過我手的青白無雜質的骨瓷那麼多,我還真沒碰到過黑釉!”

“稀罕,的確是個稀罕物件兒。”

按照老山甲的話,這瓷牌雖屬於唐朝骨瓷,卻是個異類,而且是往人骨瓷鑒賞的反方向去了,小神巫抬眼看著骨牌,像是發現了什麼,蹭地從座位站起來:“會不是是假的啊,萬一是有人故意仿冒出來擾亂咱們的視線呢!”

老山甲一聽這話,衝眾人擺擺手:“這不能夠啊,您滿昆峰鎮打聽打聽,我老山甲的奇甲古董鋪那可是響當當的招牌,哪個玩主兒從我手上收的貨也沒有假的,這要是看走眼,那就是砸祖宗招牌的事兒,別的事兒我不敢說,鑒定古玩我可是這個~”

他伸出手掌豎起大拇指,昂首挺胸的樣子略顯可愛。

看幾個人略微不相信,奪過骨牌跟眾人繼續解釋:“瓷器鑒定要看款識、器型、紋飾、 胎釉,因著您這一件又是個項鏈,則需要更進一步看包漿,別管是傳國玉璽還是陳年夜壺,包漿主要分為油沁、水沁、血沁、土沁。”

他說罷,在自己脖子裏取下一個玉佛排牌遞給眾人看:“黑漆上的一層包漿溫潤有光、亮而不賊,您這就是油沁。當然了,油沁也分兩種,一種肯定是像我一樣的“活養”,戴在脖子裏經過上十幾年前的滋養才出油沁。後一種“死養”比較驚悚,是把器物戴在屍體身上,等千百年屍體腐化幹枯,將血肉油脂完全沁進骨牌,也能養出這種溢彩油光。”

他頓了頓,旋即滿臉可惜說道:“要不是毀了可惜了,把包漿磨掉肯定能看出骨牌的材質和外釉。”

“老山甲,你要是真能通過材質和外釉確定墓主人身份,磨了也沒事

(本章未完,請翻頁)

,我們也想看看這異類骨瓷的主人到底是誰?”

“別啊,這麼好的東西,毀了多不值當啊。”

老山甲有點可惜了,但眾人堅持要磨包漿,他也沒什麼辦法。

他從偏廳拿出自己那一整套古董鑒別的小箱子,取出鑷子和放大鏡,把骨牌沒有字的那一麵固定在操作台上,目光突然變得深沉嚴肅:“各位,我得先給您幾位提個醒兒,古董鑒定裏有一種鑒定方法叫破鑒,得你們自己拿主意,無論結果好壞,我都不負責。”

“確定嗎?”

“確定。”

等眾人話音落,他用滴管取出稀釋後的腐蝕酸液,滴在骨牌表麵用棉簽輕輕擦拭,剛才還油亮的骨牌好像缺了一塊,顯出漆黑的外釉。

“瞅瞅,上好的烏泥鐵釉,我可要磨釉了,你們別心疼。”

老山甲戴著護目鏡,從小箱子裏又拿出一個小型拋光鑽,對著那塊露出表麵的黑釉下手研磨,黑釉逐漸稀疏露出釉下的胎瓷,他看到胎瓷的材質,還沒把護目鏡取下就忍不住嘖嘖稱讚。

“怪不得用烏泥黑釉,要是用了白釉根本就遮不住舍利光,原來是個佛骨舍利啊!”

鄭原接過老山甲遞來的瓷牌,裏麵並不是潔白骨瓷,而是近乎於透明的舍利骨,仔細瞅瞅還能在陽光下看到舍利自帶的琉璃佛光。

“稀奇,這可真稀奇,用舍利骨當胎瓷,我可從來沒見過,這太出乎人意料了,你們等著我要去翻翻古籍,看看舍利骨瓷的由頭是什麼。”

老山甲走進偏廳書房,往書架上翻翻找找,拿出《素瓷心經》翻來覆去看了一遍,猛地拍了一下腦袋:“鄭兄弟,咱們把包漿給磨了,雖然不能馬上查到墓主人,但線索可是越來越清晰了,自古以來真正能燒出舍利的不是聖人就是高僧,再加上唐朝骨瓷技藝,能讓高僧舍棄佛身為他引路,我敢肯定這墓主人的身份一定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