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如何,他都不能讓老夫婦晚年還要為兒子的始終而鬧心,他決定說個善意的謊言:
“我爸爸挺好的,最近已經退休了,天天在家裏喝茶看報,他讓我來高原看看你們倆,要不是腿腳不便,他肯定就自己過來了!”
老太太聽到鄭原說的話,得知兒子沒事,眉眼瞬間舒展開:“那就好,知道他過得安穩,我們老兩口也安心了。”
“你們來一次可不容易,就多住幾天吧,我也好好看看我大孫子。”
鄭原和朋友互看了一眼,他的確想在巫族部落多住幾天,不為其他,隻是想多陪陪這對老夫婦,他重重點點頭:
“好,不過我朋友比較多,奶奶你家裏房子夠住嗎?”
老太太生怕大孫子因為不夠住回去,拉著他的胳膊連連解釋:
“當然夠住,我們老兩口住的是主屋,其他五個房間都沒有住人,其中一件屋子做了你爸爸的書房,另外四間屋子是客房。”
“我看你們六個人完全夠住,家裏好久都沒那麼熱鬧過了!”
德慶上師見老太太把自己也算進來了,趕緊推脫:“老弟媳婦,我佛學院裏還有課,我住這兒誰去給我的學生上課啊,我馬上就要回去了,讓這些孩子陪你們說說話也好。”
“那行,德慶大哥你就回去吧,路上記得小心一點。”
老太太見留不住他,等德慶上師從村口出去,隨即返回部屋,給眾人收拾屋子。
鄭原剛才隻顧著說話,沒注意過薩滿部屋的結構
(本章未完,請翻頁)
,現在閑下來了終於有機會仔細觀察了:
主屋麵積大約在四十平左右,跟城市裏套一的麵積十分接近,進門就能看到五扇聯結的民俗畫屏風,神明祭祀桌恭敬放在屏風前麵。
桌麵擺著薩滿神靈圖騰,香爐、銅錢、瓜果、祭祀像一應俱全。
屏風後麵共有三個房門,可以通向主屋後的三間圓形後屋,進門左右手的牆壁也都開了門洞,連接主屋左右方向的耳屋。
他跟著老太太走進屏風後麵,老兩口說的主屋臥室,位於屏風後牆正中間。
每一間屋子裏暖炕、桌椅板凳器齊聚,基台中間鑲嵌炭火暖爐和排風煙囪,後方還有一個可以自由開合的窗戶。
他抬頭看向屋頂,厚實暖和的圓形氈毯讓整個屋子都彌漫著暖意。
老太太邊鋪床邊說:
“你們住的屋子不用怎麼收拾,我和你爺爺年紀大了,閑來無事就喜歡在家裏做做家務,鋪一床新被子就能睡了,晚上別把門窗關太死,能通風一點最好。”
“奶奶,我爸的書房是哪一間,我想去看看?”
“行,奶奶帶你去看看。”
老太太拉著大孫子的手走出屏風,穿過一層格擋來到左邊房間!
吱呀一聲,房門打開,靠窗的位置正麵擺著一套黑漆書桌,筆、墨、書籍、台燈、鋼筆、稿紙工整放置其上。
房間兩邊各有一人高的書架緊貼牆壁,碼放各種社科、哲學、文學、曆史、語言、民俗、神話類書籍。
進門左右牆壁掛滿植物標本和昆蟲保本,書桌後還放著一份罩著玻璃的世界地圖,此時頭頂鎢絲燈映照出暖黃燈光,書房立即呈現出一種書香暖意。
等鄭原坐在書桌前麵,老太太做出欲言又止的神色,很明顯是有話要對他說。
她思來想去還是決定告訴鄭原“某些事實”:“不知道你阿爸也沒有跟你說過他的身世?”
“什麼身世?”
“他不是我們親生的孩子,是我們從草原撿來的!”
奶奶的話像一記霹靂打在他腦門上,把鄭原嚇得趕緊從書桌坐起來:“不是吧,你和爺爺不是我爸爸的親生父母,那他的親生父母是誰?”
“關於這一點,我們也想知道。”
老太太頓了頓繼續說道:“我們早就想幫他找到親生父母,可是當初撿到他時,他的父母留下可供認親的證據太少了,我們努力找了幾年毫無音訊,也就放棄了。”
“您是說你們撿到我爸爸時,他身邊有可證明身份的東西?”
眼下出現的意外情況越來越多,他本來是想留下來陪陪老人幾天,沒想到一個無心決定,居然會給自己帶來那麼重要的線索。
他心想,要是搞定父親的真實身份,或許就能搞懂他失蹤的原因。
他迫不及待問道:“奶奶,您還放著撿到我爸時,他身邊放的東西嗎!”
“放著呢,我都放著呢,我給你找出來。”
老太太回到自己屋裏,翻箱倒櫃拿出一個包裹,他把包裹打開:
“這裏麵是一床小棉被、一身孩子衣裳、還有一張我們看不懂的紙,我們當時怕找不到他親生父母,反而讓你阿爸傷心,就沒有告訴他這些東西的存在,隻是在私下為他尋找家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