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論(3 / 3)

依據的、廣大擒拿技術愛好者的來信和要求,我寫了這本《中國武術擒拿技巧》從四個方麵來講述中國武術擒拿技術,分為“理部”,“力部”,“技部”與“法部”

理部—是使用擒拿技術的基礎部分。它著重從”被擒拿者“的角度,以係統論的觀點,對擒拿技術的基礎理論和機理進行分析講解。擒拿技術實施的對象是人,那麼首先要了解人。人體的生理結構,運動特點,對抗心理規律等。在此基礎上,又按人體運動鏈係統的十五個主要環節,五個運動鏈子係統,並依據人體在格鬥中的運動特點,重點講解各運動鏈子係統的組成和它的運動特點;各運動鏈子係統的主要環節和主要關節的結構、多用幅度和運動特點;各運動鏈子係統相鄰關節的效應性運動的、和鎖定效應;各運動鏈子係統之間的相互支持、呼應、製約的整體效應性特征。在此基礎上。重點講解每一個擒拿部位及關節上擒拿的基本形態及其機理。同時講述了人體的薄弱要害部位及其機理,是全麵學習掌握實用擒拿技術的基礎。

實用擒拿技術是在人與人之間進行的——“擒拿者”與“被擒拿者”,那麼“力部”“技部”與“法部”是綜合國內外各種擒拿技術的實際應用技法,著重從擒拿者的角度,以控製論的觀點分析講解實施擒拿的諸要素——力,技,法。

力部——在格鬥中實施擒拿技術,首先是雙方肢體的接觸,那麼首先是力的較量,如何合理巧妙的使用力量,製人而不被人製,就成為擒拿技術的核心之一,而使巧不使挫是擒拿技法的根本大法。因而首先要對擒拿技術中的力學結構,應用力學進行分析研究,要掌握機械力學(人體運動是以骨杠杆的運動而實現的),運動生物力學(人體的運動又此單純折雞西力學的較量中,巧妙合理地使用力量,這樣才能正確地掌握擒拿技術的級與法。

技部——是使用擒拿的應用技術。它是針對被擒拿者人體運動鏈十五個主要環節、五個運動鏈子係統的生理結構及其運動特點,而形成的相應的控製固鎖(分筋錯骨)的技術和拿法(抓筋拿脈)的技術。它是使用擒拿技術組成的基本單元。它包括擒拿的基本手法,人體各部位關節的死手擒拿 和使用擒拿技術。

擒拿的基本手法和死手擒拿技術,是依據人體肢體,關節的節拍生理及認購、運動特點和力學原理所構成的。針對人體不同部位,不同環節而形成的基本擒拿手法與技術,是學習在掌握握實用擒拿技術的基礎和關鍵。由各部位各種不同的基本技術相互組合,相互轉換亦結合踢、打、摔法而形成了絢麗多彩,浩如煙海的使用擒拿技術。因而我們要在基本手法,基本技術上狠下功夫。要掌握組成基本手法,基本技術的諸環節的實施要點,包括力的使用,手法及其機理,做到形正,技全,力活。另外還必須明確擒拿基本技術是由擒(分筋錯骨)拿(抓筋拿脈)兩個方麵所組成。缺一不可相輔而成。

使用擒拿技術是依據人體對抗運動規律和實際格鬥的主要態勢,結合踢、打、摔,由基本擒拿技術所組合而形成的。它是“活手”是在與對方格鬥過程中的擒拿技術,它不是一定要有把位(被抓住的或抓住人)。這這就說,我們學習掌握了人頭各部位、各環節的基本擒拿手法與技術,就好比學數學,你僅僅是在我人生了1、2、3、……。然而還要正負數、虛數實數,分數百分數……等(一個技術陰陽兩麵及四正四偶的變化),和加減,乘除,平方開方……等(各個技術的相互組合變化及相互轉換),並與踢打摔技法相結合,這才形成真正的實用擒拿技術,這才是實用擒拿技術的核心。因而學習實用擒拿技術不但要熟技,更重要的是要在熟枝的基礎上懂法。技—法相合方能實用。

法部——首先指的是練習的方法,包括基本功,基本手法,基本技術,實用技術的練習方法。而更重要的是指,將各個基本技術相互組合變化,相互轉換的方法,以及在實際攻防格鬥中依據對方的情況與變化使用擒拿技術的方法。概括起來講就是技法和手法。發實際上講的就是怎樣練習和怎樣使用。

格鬥中的雙方都在不斷地遠動著,變化著,相互對抗著。因而中國武術使用擒拿技術中的每一個技術,都有其依據對方變化的相應技法。因為每一擒拿技術的實施都必須創造和具備一定的條件,而不是不管具體情況,在任何情況下都能用的,如同沒有包治百病的藥一樣。因而在實施中不但要依據雙方的態勢,對方的變化;更要講究力的變化(力點,力的方向的變化)和技術的轉換,擒拿部位的轉換及踢、打、摔、拿的有機組合,這就是法。

實用擒拿技術雖千變萬化,手法極多,然究其機理,在每個擒拿部位及關節上,無非依據其生理結構和運動特點,隻有幾個擒拿基本形態,技法的變化隻不過是基本技術的組合,轉換與變化和手法的不同,因為在研究學習實用擒拿技術時,隻要掌握人體各部位環節的擒拿基本形態,明其機理,掌握相應的基本技術、基本手法,掌握技法變幻的基本原則,就能舉一反三,根據不同的情況,采用不同的手法、組合變幻出各種各樣的實用擒拿技法。

從理、力、技、法四個方麵來闡述中國武術擒拿技巧,由於自己的技術水平,學術有限可能還有很多不足之處,還望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