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論(2 / 3)

在對人體某一肢體(運動鏈子係統)實施分筋錯骨時,如果不考慮其他肢體(其他運動鏈係統)對它支持保護功能,(如對其腕實施分筋錯骨時,不考慮對其肘肩相應運動的解脫和攻擊。更不考慮其左手和非重心腳對它的保護和支持,必遭其左手和非重心腳的攻擊。)這樣必然形成“拿不如挫打”的局麵。

同時如果把對人體某一關節的各個運動方向上的擒拿技術相互割裂開來,看不到它們之間的必然的相應聯係。單純使用單一技法的話,那麼遭到對方用力反抗時,就必然會無所適從,形成死拿硬要,反遭挫打的局麵。

中國武術擒拿技術在其長期的形成實踐中,針對人體的各個對抗方向刪,對抗式上。都有一套完整的相應技術,中國古代哲理從來就講究陰陽相交,循循相生,老子曰:“一生二,二生三”以至無窮。中國武術擒拿技術也不例外,實用擒拿技術中的每一技法,都有其依據對方變化的相應技法,因為每一擒拿技術的實施都必須製造和具備一定的條件,而不是不管具體情況。在任何情況下都實用的。如同沒有包治百病的藥一樣。因而在實施中不但要講究力的變化,更要講究同意部位(關節)其各個運動方向上的擒拿技法的變化,擒拿部位的轉換,以及也踢打的有機組合,才能形成真實用的擒拿技術。如:在對其腕部實施某一擒拿技法時,如遇對方反抗,就立即轉換成在其用力反抗方向刪的另一技法,借力使力。這就叫做“陰陽相變”。也可依據對方的情況和雙方的態勢,轉換成對其指、肘或肩,甚至對其另一臂或腿以至身體軀幹的相應擒拿技術

通病之四

擒拿技術與勁力的巧妙使用與勁力的變化轉換嚴重脫節甚至分離開。也就是擒拿技術的每一技法隻講單一的用力方向。隻講單一技法,單一把位,不講擒拿的力學結構。這樣必使挫勁,無法真正實施擒拿。

擒拿技術並非蠻打硬要,巧是他的靈魂,其術巧、法巧,在使用中更講究力巧,力巧是建立在正確和借用對方之力的原則上,巧妙地使用力量,用巧勁不用挫力,這就要依據人體骨杠杆,人體運動鏈結構特征,人體運動鏈的運動特征,合理的運用“機械力學”,“運動生物力學”原理,合理巧妙地使用力量。

用巧不用挫,首先要順其勢、順其勁,依勢變化,陰翻陽轉,不頂不抗。充分利用“合力”“旋轉力”,“分力”的作用,橫能破堅,堅能破橫,順則力合,分能轉變對方的勁力方向,圓轉則力回其身,從而達到“四兩撥千斤”的功效。

二是充分利用雙方肢體接觸後所形成的態勢,合理運用“支點”、“力點”、“力臂”之間的相應力學關係,把握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點和力的大小,充分利用“對偶力”,“角速度”……等及杠杆原理,這樣才能合理地使用自己的力量,使力量通過骨傳遞集中在所擒的骨關節上。從而形成不可抗拒的力量實施分筋錯骨。

三是要力走螺旋,就是使用旋擰的混元勁,在實施擒拿技術的動作中,必須隨時保持螺旋力。出手雖似直出直入,但是隻要接觸對方的某一肢體,便顯出其是由螺旋力在上下左右旋擰壓迫,使其無所適從,亦使其肢體、關節產生旋擰。這是擒拿技術的基本勁力。

四是要明虛實,剛柔相濟,欲左先右,循壞想生。在力的使用上,就是纏裹粘勁和冷脆勁相結合的剛柔相濟的連環勁。拿而不纏裹必遭挫打,拿住又纏裹住了,還必須用十分堅剛的冷疾脆勁抖發之,連拿帶打,沉粘冷脆方能奏效。

通病之五

技,理脫節,隻講技術不講形成技術的機理,這樣使習學隻學其發而不懂其理,隻知其一,不知其他,帶有相當大的盲目性。在使用上必然蒙蒙屯屯不知所措。

使用擒拿技術千變萬化,手法極多名稱更是繁雜,但萬變不離其宗,究其機理總有規律可循,擒拿的對象是人,是在不停運動著、對抗中的人,因而首先要了解人體的解剖結構特點,在此基礎上抓住人體運動係統的規律,人體的要害薄弱部位,才能正確理解擒拿技法並掌握它。還要找我運動力學,生物運動力學的基本原則,以便掌握正確的發力,力的變換應用,正確理解掌握動作要領,合理地掌握技術、技法。

人體肢體及每個關節的運動都不是“萬向”的,而是依據其生理結構特點存在著特點的幾個運動方向和方式。因而擒拿技術究其機理,在每個擒拿部位及關節上,無非依據其生理結構和運動特點,隻有幾個擒拿的基本形態,技法的變化隻不過是手法的不同,因而在研究學習實用擒拿技術時,隻要掌握各部位的擒拿基本形態,明其機理,掌握典型技法,就可舉一反三,根據不同的情況,采用不同的手法,組合出各種各樣的使用擒拿技術。

通病之六

技,法脫節,隻講單個技術,不講在實戰中如何運用的技法,這樣的技術是一廂情願的技術,在實戰中是無法應用的。

實戰中對抗的雙反都在不斷的運動中,在不斷的對抗變化中,在這樣激烈的對抗中如何實際運用擒拿技術,有它一定是規律和法則,無數先輩在近千年的實踐中總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技法,這技法就是實施擒拿的根本大法,它也包括了擒拿基本手法的練習方法,俗語講“手法不正,技全空”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從以上六個通病讀者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有的讀者看了一些書,並照著它練習,然而實際無法應用或根本用不上,這不是中國傳統武術擒拿技術不行,而是你並沒有真正認真認識和學習到擒拿技術。當然還必須加上自己的刻苦反複練習,熟能生巧,隻有做到明理、巧力、熟技、懂法、真正做到技理相合。技法相合,在實踐中不斷地磨練,才能真正掌握實用擒拿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