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增加認知,走自己的路(1 / 1)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但丁

我們在為自己的人生進行奮鬥時,難免會用成功作為目標。然而,究竟什麼是成功?卻少有人認真思考。簡單來說,成功與否的關鍵,並不在於成就大小,而在於我們是否真正地實現了自我。什麼是自我?就是通過全麵深人地思考,確立能夠為之奮鬥終生的目標,就算最終未能成功,並且付出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甚至有可能為之犧牲,也無怨無悔。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勇往直前,即使遭遇巨變,也能夠讓內心世界處在平和當中,更不用擔心別人怎麼看,從而排解掉一切負麵信息地幹擾。

當然,所謂成功需要得到大家的認可,但是我們更加需要弄清的是,就算所有人都不認可我們的奮鬥過程,隻要你能笑到最後,還是會得到大家的認可。相反,如果你總是按照大多數人的意見去做事,也許不會被大家說三道四,卻難免深陷碌碌無為之中,最終恐怕也無法獲得成功。要知道,成功的模式不可複製,如果大多人的說法都是正確的,那麼他們都將是成功者了,也不會在那裏讓我們議論紛紛。

何況,每個人生長的環境都不一樣,對待事務的認知程度也不一樣,因而每個人的意見都會不盡相同。麵對這種情況,如果我們過於看重別人的說法,早晚會亂了陣腳。更加嚴重的問題是,如果我們總是聽別人怎麼說,就會忽略甚至放棄主動思考。尤其是對於一些年輕朋友,可能曾經得到過一些長輩的指點,並且因此而受益。從短期情況來看,這些人的境遇是很好的,但是從長期角度來看,如果他們不能及時培養出自己的個人能力,遲早會在競爭洪流中被淹沒。

相信很多人都讀過這樣一個案例:

有一位老人騎著驢子去鎮上買東西,去的時候彳艮高興,回來的時候卻出問題了。

當時,老人讓驢子馱著一袋麵粉,然後牽著它往回走。這個時候,有路人從旁議論,認為老人很不厚道,那驢子又老又瘦,還讓它馱這麼重的東西,走這麼遠的山路。老人不希望別人說自己不厚道,隻得將那袋麵粉扛在肩上,牽著光禿禿的驢子繼續趕路。

很快,又有路人議論,驢子本來就是用來馱東西的牲口,老人放著它不用,偏偏自己扛麵粉,難道是腦子害了病。老人無奈,隻能扛著麵粉跨上了驢背,就這樣一路趕回了家。等到他進入村子以後,幾乎所有人都跑出來看熱鬧,因為他們還從來沒有看到過有人這樣做。

老人隻是無奈,後悔自己最早就應該讓驢子馱著麵粉回來,完全不聽別人的議論。

其實,無論是什麼人的意見,我們僅僅拿來作為參考即可,建立自己的主觀想法才是最重要的。原因很簡單,如果我們有自己的主體思想,就能夠通過別人的意見來進行反複推敲。然後,在“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原則下,不斷讓自己的想法成熟,直到臻於完美。如若我們沒有建立自己的主體思路,那麼任何一個人的意見,都可能會讓我們推翻此前的想法,成熟思路的建設勢必將無從談起。我們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時常會不經意地陷人猶豫不決之中,就是因為無法將主體思路和參考意見分離開來。事實上,沒有任何一套方案能夠確保萬無一失,我們修補了某些漏洞的同時,可能也會打開另外一些漏洞,因而隻要盡可能地多補救一些漏洞就可以了。

眾所周知,貝多芬小時候被老師斷言,絕對成不了音樂家;達爾文決定進行科學研究的時候,被父親怒斥為不務正業;愛因斯坦提出很多創造性思想,被當時的很多同行嘲諷為滿腦子胡思亂想;牛頓把功課丟在一邊,全心全意搞科學研究,也曾被人稱為“傻子”。然而,是什麼讓他們終成一代大師呢?答案很簡單,那就是他們對別人的評價從來都充耳不聞,他們樂此不疲地做著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最終不僅完成了偉大的成績,還為全人類做出了傑出貢獻,那些曾經嘲諷過他們的人隻剩下羞愧難當的份兒。

與此同時,我們也不應把自己的目標定得過高,那非但不會對你提供幫助,還很可能會帶給你更多困擾。比如你喜歡唱歌,不必非要讓自己成為一線歌星,畢竟能夠成為一線歌星的人鳳毛麟角,而且需要各方麵的條件和因素。你要知道,自己喜歡唱歌,隻能是因為唱歌本身能夠帶給你快樂,如果非要在唱歌上強加一些不合實際的要求,最終很可能連唱歌的興趣都會被磨滅掉。當然,每個人都應該追求更好的生活和事業,但我們隻要做好準備即可,腦子裏裝滿了遠大目標,隻能讓每分每秒都過得漫長而痛苦。

很多時候,你之所以會在意別人的看法,正是因為你看重他們所說的。同樣以一線歌星為例,如果你隻是想讓自己唱歌放鬆一下,為自己同時也為朋友帶來一點歡樂,即使別人明確指出你成不了一線歌星,你也不會發脾氣。因為你根本不在乎自己能否成為一線歌星,別人對此的評論也就可以忽略不計了,而且在你的完全漠視下,他們也將很快失去議論的欲望,反之則會加大他們的議論興趣。如果有一天,幸運忽然降臨到你的頭上,讓你得到了成為一線歌星的機會,你同樣也能夠以平常心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