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國際工程承包法律服務工作手記朱宏文朱磊(1 / 3)



我們利用圖示簡單清晰地理清了EPC合同的結構,並根據法律調研和多個類似項目的經驗,說明采用這種結構模式的原因主要是考慮菲律賓當地施工工作和境外采購稅負不同、所要求的具備的主體資格不同,為合理避稅和便於在當地設立施工主體而作此安排。然後,我們對EPC合同結構存在的風險進行了分析,經審查接口協議確定的原則,我們認為盡管EPC合同部分條款方麵傾向於保護業主利益,但整體結構基本可以接受,從總體責任來說仍按一份EPC合同的原則限定;當然,也提醒在這種合同結構安排下,需重點關注兩個合同的原則和主要條款的一致性、是否有重複規定以及責任牽連等問題,還要結合項目的工作內容和成本、稅負、彙率等因素適當劃分兩個合同的價格和確定違約金比例和限額,還需預先考慮設置當地公司簽署當地施工采購合同所需時間。

在國際工程承包項目中,因當地工作和境外工作的稅負、資質要求不同等原因,除了采用單一的EPC合同外,經常將EPC合同拆分為當地施工合同和境外采購合同(如本項目EPC合同),有時甚至進一步拆分為當地采購合同、當地服務合同、境外采購合同、境外服務合同以及接口協議br統領協議(如下圖所示)。國內企業在承包國際工程時,可結合項目所在國的具體環境,安排適合的EPC合同結構,以滿足項目所在國對外國承包商的資質等要求,簡化工作環節,實現合理避稅。

圖二:

理清合同結構和審查合同內容後,我們向客戶提交了總計23頁的審查報告,除對合同結構進行分析和提示外,就合同生效與開工條件、地質勘探與地質風險、工程適用標準、合同適用法律和爭議解決、承包商應提供的4項擔保、付款、違約金和獎金、性能試驗和完工、變更、稅收和保險、質量保證責任和潛在缺陷擔保責任等多方麵內容進行了分析,包括合同中相關安排的總結、問題和風險的分析、處理的建議和對策。考慮到客戶項目人員在短時間內難以完全消化審查報告的內容,我們主動向客戶提出當麵討論和交流。在2009元旦前夕,我們與客戶專門召開了EPC合同審查討論會。會上,我們通過PPT演示,講解了EPC合同審查要點以及投標處理建議,針對EPC合同結構、拆分協議的價格劃分、責任銜接、保函、違約金以及潛在風險等問題進行了討論分析。通過麵對麵的溝通,項目人員對EPC合同有了全方位的掌握,並結合投標形勢和策略商定了擬向業主發出的澄清和偏差。會後,我們隨即將澄清和偏差意見以英文起草,客戶當天發送給了業主,為後來的EPC合同談判打下了較好的基礎。



我們利用圖示簡單清晰地理清了EPC合同的結構,並根據法律調研和多個類似項目的經驗,說明采用這種結構模式的原因主要是考慮菲律賓當地施工工作和境外采購稅負不同、所要求的具備的主體資格不同,為合理避稅和便於在當地設立施工主體而作此安排。然後,我們對EPC合同結構存在的風險進行了分析,經審查接口協議確定的原則,我們認為盡管EPC合同部分條款方麵傾向於保護業主利益,但整體結構基本可以接受,從總體責任來說仍按一份EPC合同的原則限定;當然,也提醒在這種合同結構安排下,需重點關注兩個合同的原則和主要條款的一致性、是否有重複規定以及責任牽連等問題,還要結合項目的工作內容和成本、稅負、彙率等因素適當劃分兩個合同的價格和確定違約金比例和限額,還需預先考慮設置當地公司簽署當地施工采購合同所需時間。

在國際工程承包項目中,因當地工作和境外工作的稅負、資質要求不同等原因,除了采用單一的EPC合同外,經常將EPC合同拆分為當地施工合同和境外采購合同(如本項目EPC合同),有時甚至進一步拆分為當地采購合同、當地服務合同、境外采購合同、境外服務合同以及接口協議br統領協議(如下圖所示)。國內企業在承包國際工程時,可結合項目所在國的具體環境,安排適合的EPC合同結構,以滿足項目所在國對外國承包商的資質等要求,簡化工作環節,實現合理避稅。

圖二:

理清合同結構和審查合同內容後,我們向客戶提交了總計23頁的審查報告,除對合同結構進行分析和提示外,就合同生效與開工條件、地質勘探與地質風險、工程適用標準、合同適用法律和爭議解決、承包商應提供的4項擔保、付款、違約金和獎金、性能試驗和完工、變更、稅收和保險、質量保證責任和潛在缺陷擔保責任等多方麵內容進行了分析,包括合同中相關安排的總結、問題和風險的分析、處理的建議和對策。考慮到客戶項目人員在短時間內難以完全消化審查報告的內容,我們主動向客戶提出當麵討論和交流。在2009元旦前夕,我們與客戶專門召開了EPC合同審查討論會。會上,我們通過PPT演示,講解了EPC合同審查要點以及投標處理建議,針對EPC合同結構、拆分協議的價格劃分、責任銜接、保函、違約金以及潛在風險等問題進行了討論分析。通過麵對麵的溝通,項目人員對EPC合同有了全方位的掌握,並結合投標形勢和策略商定了擬向業主發出的澄清和偏差。會後,我們隨即將澄清和偏差意見以英文起草,客戶當天發送給了業主,為後來的EPC合同談判打下了較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