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行規想了想,說:“我隻是路過而已,不想住下,現在即將前行。”他突然想盡快離開這裏。

老者說:“我勸你還是不要夜行,長安西野,山高草深,此中多盜。”

韋行規已轉身而行,並未回頭:“我有弓箭在身,沒什麼可怕的。”

老者不再說話,隻是“嗬嗬”笑了一聲。⊿思⊿兔⊿網⊿

韋行規騎行數十裏,天已黑透,兩旁草莽漸深,前路似乎走不到盡頭。除了梟鳴草動外,隻有一片獨屬於荒野的寂靜。韋行規感到有些不對,冥冥中,覺得有人在身後的草莽中潛行,一直跟著他。想到這裏,他的心忽地顫動了一下。

韋行規大聲喊道:“何人?!”

後麵沒有動靜。韋行規猛然回頭,草莽中卻有人影晃動,他連發數箭,但其人如鬼魅一般依舊不退。很快,韋行規囊中的箭已經沒了,他頓時感到恐懼,於是縱馬狂奔。沒過多長時間,風起雨至。越往前跑,雨幕愈密,韋行規下馬後,在一棵大樹下避雨。此時,空中有電光閃爍,其勢漸逼樹頂,繼而雷聲大作。韋行規覺得,電光中,樹上有黑影如人,手執長劍而舞。驚懼間,他感到樹枝木條紛紛落下,不一會兒就埋到自己的膝蓋處。

韋行規這一回是真的害怕了,扔掉手中的弓,仰空而拜。

電光漸滅,風雷亦停。韋行規再看那大樹,枝條盡落,像被長劍所削。而自己的馬鞍也沒了。

韋行規癱倒在樹下。

天快亮時,韋行規懷著沮喪的心情回到那座小店,見老者正在院子裏修理木桶,韋行規知其為異人,遂拜倒在地。

老者笑道:“你不要覺得會射弓箭就可以了,俠之大者,須知劍術。”

韋行規急忙點頭。

老者引韋行規到後院,其馬鞍正在地上。老者又指地上的一片桶板,韋行規上前觀看,昨夜他射出的箭,都插在上麵。韋行規想拜老者為師,但被拒絕。老者隻是給他講了一下俠客與劍道的關係。

韋行規拜師不得,出小店後,紅日已從遠山升起。回望京西小店,依舊掩映在秋日的寒林間……

在煙樹浩渺的中晚唐之夜,出現了江湖上的第一批劍俠。他們是後世武俠和仙劍小說的源頭。自此起,在真正的高手那裏,“俠”與“劍”已難分形影了。又如長安蘭陵裏的某位老人。

唐代宗時(公元762年~779年),黎幹任京兆尹也就是長安市長。在唐朝,他擔任這個官職的時間最長,達八年之久。此人踏入仕途的方式非常奇怪,因為他既非進士出身,也不是世家大族的後裔,而是靠星算占卜之術上位的,先被聘為翰林學士,後升任京兆尹,封壽春公。這是導致他口碑不好的一個原因,史上評價是:性情險澀,好旁門左道之術。但也有人說黎幹不錯,在長達八年的任期中,人雖刻薄,但辦事效率高,把長安治理得井井有條。

不管這些,隻說其任內發生了這樣一件事:

一年入夏,長安無雨,黎幹組織人在曲江畔祈雨,觀者數千。怎麼那麼多人?因為作為長安市長的黎幹,將親自扮演巫師,登台求雨。當黎市長的車隊開到時,眾人皆躲避,唯有一老人拄著拐杖站在那裏。黎幹大怒,叫人打了老人二十棍子,但老人似乎沒什麼反應,轉身而去。

施刑者向黎幹報告,棍子打在老人身上,就如同打在柔軟的皮革上。黎幹懷疑老人不同尋常,叫身邊的老